朱曉敏
情商對個人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評判標準,對于學生情商的培養應該成為素質教育的主要突破方向,而這也是有別于傳統教學最為突出的表現。為了有效的促進旅游管理學生工作能力的提升,本文從情商角度對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教育進行深入探析。
一、情商培育是促進學生適應未來旅游工作實踐的必然要求
(一)旅游業涉及到的內容繁多,旅游工作者需要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
因為旅游工作者需要接觸的人各色各樣,需要接待和服務的人不管是在年齡上還是教學水平都有很大的差別,所以表現出來的素質以及不同的服務要求,會使得工作者難以招架。甚至存在有些顧客故意刁難的現象,從業者難免受到這些事情的影響,而使得情緒出現不小的變動。旅游工作者需要處理各種各樣的社會人際關系,與工作同時的交流、與服務單位的協商、上下級關系的處理等都非常的復雜。這就需要從業者培養良好的職業素質,做事要細心更加需要耐心,情商在這個過程中就能起到很好的幫助,盡快適應從業的環境。
(二)旅游業提供的是整套的服務,所以相互之間的關聯會非常的緊密
旅游業中涉及到的吃住行、消費等之間都是有著巨大聯系的,對旅游從業者來說是無法滿足顧客所有需求的,就需要與其他行業的人進行交流,形成一整套的服務體系,滿足旅游者的內在需求,將服務做到精細化,使自己表達的東西能被別人接受,創建良好的工作環境,處理好于周圍人的關系,取得顧客的信任與好感。所以旅游業作為相關性很高的工作,需求有清楚的認知,得到大家的肯定。
(三)旅游工作需要承擔的壓力非常大,從業者的心理素質要具有較強的抗壓和自我調節的能力
旅游工作者不管是在哪個單位工作,不管是什么崗位,其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工作量十分繁重,程序化的要求和制度的規范非常嚴格,有時會受到顧客的諷刺,也要做好相應的服務。尤其是在自己休息的時間,會因為工作的事情而使得休假無法進行。工作需要及時性解決的問題太多,很容易產生焦慮的思想,心理上的調節就顯得十分必要,把自己的情緒很好的進行控制,順利的完成工作。
(四)工作環境的多樣與復雜性要求工作者應對問題需要有條理的處理
復雜與多變性主要表現在:事件出現沒有預兆,應對措施無法起到有效的效果,需要工作采取必要的舉措將問題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工作的流動性較大,工作的方式與方法需要不斷的去調節。應對這種環境應該使自己有一個清楚的認知,能夠果斷的采取策略,如果處理不好甚至無法在旅游行業中生存。
二、旅游管理專業“重理論情情商”的培育模式亟待改革
(一)要清楚的認識到情商的培養對一個人發展的重要性
旅游業發展的認知在多數情況不被人理解,對于市場的需求沒有足夠的調查,在高校教學過程中往往側重點落在了對理論知識的傳授上,并沒有把旅游業復雜多變的性質,以及需要實踐的特性納入到教學中,學生的工作能力以及素質的培養得不到很好的提高,純理論的教學無法培養學生的情商。所以在教學環節應該加入實踐類的東西,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和與人溝通的能力,并在這個過程中找到處理事情和與人交往的技巧。不斷的對自己的心理進行調節,適應周圍環境的變化,塑造良好的情商。
(二)對情商的培養要形成一整套的教學體系
旅游管理專業課程的設計對旅游服務業來說體現的是對業務的認知,而情商的培養在與對旅游業理性的思考,而這種思考正是現階段旅游行業中十分缺乏的,教育措施的改善,對情商培養的正確認知,將培養的方向向著實踐化、有形化和有神化的方向發展。
(三)對于情商的培養需要一支強勁的師資隊伍
旅游管理專業老師的教學往往都是把情商的認知與培養納入到理論教學之中,學生對于情商的理解也只停留在表面的認知,無法進行有效的運用,也就無從談起對學生情商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師的教學能力需要得到改善,情商的培養應該被重視起來,而不是旅游業理論教學的補充。在課程安排上,老師應該把情商的教學納入到具體的實踐當中,提升學生感性認知的同時,還能創造性的在具體的環境提升學生的素質,將情商的培養作為需要重點以及長期實踐的科目。
三、總結
綜上所述,對于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情商培養應該提高到較高的認知水平上,情商能力的培養能夠讓從業者很快適應旅游服務行業,并快速的成長起來。面對日益復雜的社會環境,以及旅游行業復雜多變的特性,單純的理論教學培養出來的高校學生無法適應社會的具體需求,對情商的培養要作為重點的項目進行實施,旅游業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需要一批有著高情商的人來提供保障。
(作者單位:集寧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