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凱榮
讓黨建工作在企業基層黨支部落地
文/黃凱榮

江門供電局水步供電所黨支部召開支部專題組織生活會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價值觀的多元化,企業基層黨支部的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出現一些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情況,基層黨支部在企業運行中找不準定位,支部組織生活會流于形式,黨建工作與企業中心工作“兩張皮”等問題日益凸顯。這些問題,一方面渙散了黨組織、弱化了黨的領導;另一方面嚴重削弱了基層黨支部的凝聚力、戰斗力,使基層黨支部的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未能有效發揮,亟須以新的思路、新的機制去適應新形勢,應對新任務。
支部組織生活會作為黨組織生活的重要內容,是黨支部(黨小組)以交流思想、總結經驗教訓、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為中心內容的組織活動制度,是黨組織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監督的重要形式。它主要依托黨支部、黨小組等基層黨組織開展活動。主要形式有黨員大會、支部委員會、黨小組會、黨員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以及黨課、民主評議黨員、評選先進黨員和黨組織等。而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通過組織生活會來統一思想、凝聚人心,并促進團結的例子舉不勝舉,比如說1942年開始的延安整風運動,積極倡導并踐行批評和自我批評的黨內民主生活方式,有效改進了黨員的作風,增強了黨組織的戰斗力,為后續取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如何將中國共產黨在支部組織生活會的寶貴歷史經驗,與企業當前的中心工作加以結合,與黨員、員工的作風改進加以結合,探索黨建工作與企業中心工作有機結合的方法,使之成為一種新的現代管理工具,是本次研究最核心的切入點和研究重心所在。
作為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之一,為什么組織生活會會有如此強大的威力呢?根據現代心理學理論分析,主要是組織生活會非常適合我國的國情和中國文化特點。研究發現,中國人是集體主義文化導向為主的,而美國人則更傾向于個人主義。所謂集體主義文化導向,其特點是“集體的融洽優先于個人的愿望,自我常在相互關系或社會背景下被加以界定”。比方說,中國人可能更習慣于把自己表述為“我是供電局的員工,我是農民的兒子等”,而個人主義更傾向于把自己表述為“我是開朗的,令人愉快的,有抱負的”等等。而集體主義文化成員的特點是,把自己定義為群體中互相依賴的部分,崇尚群體和諧、責任、義務、安全,相比于個人態度,更重視群體規范,關心群體成員的需要。而組織生活會,就是在支部這一群體范圍內,營造一種互相學習促進提高,坦誠的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氛圍,把實事求是和敢于直面問題變成支部的習慣和規范,使很多原來似是而非的思想認識和作風問題通過思想碰撞而得以澄清,使原來礙于情面難以啟齒的批評意見也能夠提出來。而敢于直面問題、實事求是又是各項工作能夠不斷前進的基石。
支部專題組織生活會工作法,其核心就是聚焦于支部的某一個突出的問題,如黨組織作風的問題、業務工作的難題等,并以此作為主題,系統策劃并組織召開支部的專題組織生活會,并借此達成支部內黨員的共識,形成從黨員到員工層層落實的閉環管理機制,推動人員作風的改變直至主營業務指標提升的工作方法。具體而言,包括以下程序:
會前準備階段。主要是選定“專題”,一般有兩種途徑,即由上級指定或由支部自選。上級指定一般是根據在工作推進中發現的支部所存在的問題,如黨組織作風的問題、一些在檢查中出現的容易屢查屢犯的問題等。支部自選則往往基于業務工作的實際,針對某些需要迫切改進的工作點進行選題。在操作上一般有以下三步:第一步,黨支部組織黨員和專業人員對本支部“存在的問題”進行專題專業分析,并把本支部的分析送上級部門或業務管理部門審議,確定找出影響問題的主要原因。第二步,黨支部書記召集全體支委召開支委會(如:沒有設支委時召集全體黨員召開支部大會),會上針對黨支部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討論,并確定支部組織生活會的主題和內容。第三步,開展會前溝通交流,支部書記會前通過班組會議和個人訪談,深入征求黨員和其他同志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提高認識、溝通思想,深入查找存在的問題,剖析思想根源,提出整改措施。同時,督促每個黨員對照問題認真準備。
會中召開階段。這主要是組織召開專題組織生活會,一般有以下三步:第一步,按組織生活會的要求和程序,聚焦于“問題”專題,支部書記帶頭開展自我批評,然后各位黨員對其進行批評、幫助。第二步,各位黨員結合“問題”專題帶頭開展自我批評,然后其他黨員對其進行批評、幫助。第三步,支部書記作總結和點評。全過程要做到緊緊圍繞“問題”主題,結合自身的思想和實際工作,見人見事見思想,認真進行自我對照檢查和相互批評,實事求是地剖析、查找自身存在的主要問題和不足,明確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會后跟進階段。這主要是專題組織生活會的會后跟進,共分四步:第一步,支部書記依據黨員崗位工作職責把改進措施逐條落實到黨員,黨員形成個人承諾,并把落實情況列入年度黨員先進性評價。第二步,向支部所在部門的員工作出公開承諾。第三步,支部每月回顧支部承諾和黨員承諾的落實情況,上級黨組織則對承諾的落實情況及效果進行評價,并納入考核。
而在具體問題“專題”的選擇上,較常用的一般有以下三種情況:一是黨建工作的問題,如黨組織作風問題等;二是黨員容易觸碰的紀律、規矩問題,如屢查屢犯的問題等;三是主營業務的問題,如指標短板等。具體實例詳述如下:
黨建工作的問題。2015年11月13日下午,江門供電局黨建部和臺山供電局黨群部的人員組織了一次突擊檢查,到臺山水步供電所黨支部檢查黨建工作的落實情況,在現場的檢查中,發現水步供電所黨支部的黨建工作不達標,因此給予掛“黃旗”(黨建工作不達標的標志)并要求水步供電所黨支部針對黨建工作不達標的問題組織一次專題組織生活會并落實整改措施。12月17日,在會前認真準備的基礎上,水步供電所黨支部組織召開專題組織生活會,針對黨建工作不達標的問題組織全體黨員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會議由水步供電所黨支部書記黃杰佐主持,江門供電局黨建部主任和臺山供電局黨委書記均列席了會議。會后,水步供電所支部書記黃杰佐感嘆道,“剛被掛黃旗時,壓力很大,連續好幾周都沒睡好。但通過召開支部的專題組織生活認真反思之后,感覺主要是自己的思想認識出了問題。比如說發展黨員,就不應為了發展而發展,去做資料,更重要的是在發展黨員的過程中給所里培養更多的骨干,彌補所里人手的不足,感覺認識有了很大的提升。”之后,支部黨員根據對照檢查所發現的問題,分別作出黨員承諾,支部書記組織推進并落實整改。
黨員容易觸碰的紀律、規矩問題。
2016年第34周,江門供電局某基層黨支部的支部組織生活會上,支部書記按“兩點一批評”組織開展“紅臉出汗”的環節,先是對案例進行介紹,“2015年7月8日晚,李某,中共黨員,某局副科長,飲酒后駕車,被執勤民警當場查獲,并抽取體內靜脈血留存。后經司法鑒定,李某血液中酒精含量已達到國家規定的醉酒標準。2016年1月5日,某人民法院作出刑事判決,認定李某的行為已構成危險駕駛罪,依法對其從輕處罰并適用緩刑。李某未提起上訴,判決已生效。假如你是該單位紀檢工作人員,應該給予李某怎樣的黨紀處分?依據是什么?”。接下來向全體黨員對李某的違紀行為進行了分析,“本案例中李某已經觸犯法律,《條例》對違法犯罪黨員的紀律處分有相關規定。根據《條例》第三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關于“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處刑法規定的主刑(含宣告緩刑)的”應當給予開除黨籍處分的規定,李某作為黨員干部,飲酒后駕車,構成危險駕駛罪,并經法院依法作出判決,根據黨紀規定,對李某應給予其開除黨籍處分。”接下來,再組織全體黨員就以下三個問題展開討論,“1.我在工作和生活中是否有“明知故犯”的思想或行為?2.我身邊的黨員在工作和生活中是否有“明知故犯”的思想或行為?3.我所在的黨支部在工作和生活中是否有“明知故犯”的思想或行為?”支部書記帶頭開展自我批評:“對照第一點,我在工作中還存在‘明知故犯’的行為,例如:我在假期值班期間,有時沒有穿工作服,只穿著便服到現場指揮等‘明知故犯’的行為;對照第二點,我身邊的黨員在工作中也有‘明知故犯’的行為,例如:在參加會議時,有個別黨員偷偷地玩手機,沒有嚴格遵守紀律……”黨員逐一對照,剖析自己之余,也給黨員同志提個醒,最后,支部書記就剛才討論的情況作了小結,明確大家在日常工作中必須要避免觸碰的紅線和底線。
主營業務的問題。2016年半年工作會議后,江門供電局黨委結合“兩學一做”,在基層供電所黨支部全面組織開展“上半年工作績效評價與指標對標改進”專題組織生活會。某供電所黨支部根據該所半年績效評價報告,找出影響該所的主要短板,并召開支委會確定具體指標或任務的改進主題。接下來是按組織生活會的程序和要求召開支部黨員大會,每個黨員結合主題,開展崗位工作的自我批評并提出改進措施,然后相互批評。支部書記根據黨員崗位工作職責把改進措施逐條落實到每一位黨員,黨員形成個人承諾。支部將黨員承諾的落實情況,黨委將支部承諾的落實情況列入考核。
通過聚焦于支部的某一個突出的問題,支部的專題組織生活會作為一項管理工具,對支部作風和主營業務指標的改進作用是明顯的。其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真正將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有效融合。
通過支部專題組織生活會,聚焦業務主題,以黨建的工作方式促進工作的提升,真正將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融合,提升了黨建工作的活力。從方式方法上破解了企業基層黨支部存在的“黨建工作”和“中心工作”“兩張皮”,組織生活會形式主義、效果差的問題。
促動黨員思想,提升了支部凝聚力。根據支部專題組織生活會后的抽樣調查,黨員都反映專題組織生活會對他們的心里震動較大,加深了對黨員義務的認識和黨員的責任感,體會深刻。例如,有的支部書記說:平時忙于工作,自己也不知道做得好不好、群眾評價怎么樣,通過支部組織生活會,聽到了黨員和群眾的意見,知道了不足,也知道了需要改進的地方,促進了成長;有的黨員說:平時埋頭干事,以自己為主,只關心自己負責的工作,只顧按自己思路安排和開展工作,大局意識淡薄,沒有考慮到工作配合的重要性,通過專題組織生活會提高了思想認識,今后要落實改進。支部組織生活會,對黨員立足崗位達到“合格黨員”的標準,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促進支部主營業務指標有效提升。前述案例中的水步供電所黨支部在半年之后,即2016年7月,從江門供電局供電所的業績分析數據可見,水步供電所黨支部發生了質的改變,業績考核指標從第三梯隊13名,一下子躍升到第一梯隊的第5名,整個所的精神面貌和作風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這樣的例子還有江門恩平東成供電所黨支部,從掛“黃旗”前的第三梯隊22名,一下子躍升到第一梯隊的第7名,通過“支部專題組織生活會”抓實了黨建工作,供電所業績指標也取得了明顯的提升。
經過實踐檢驗,通過圍繞中心工作,聚焦單一問題作為主題,支部專題組織生活會是推動主營業務提升的一項非常有效的管理工具。能規范和深化支部黨建活動日的內容,能引導黨支部圍繞中心開展黨建活動,能有效提升黨建工作的活力。支部專題組織生活會開好了,支部的黨性、凝聚力、戰斗力就會增強,主營業務指標也會一并提升,對落實“黨的建設與企業改革發展深度融合”具有很好的現實實踐價值和意義。這種工作方法在江門供電局黨委推行一年多來,有效提升了支部組織生活會的質量和效果,有效推動了中心工作的落地,有效破解了基層黨支部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兩張皮”的問題,使基層黨支部的組織生活會成為企業中心工作落地強有力的管理工具,顯示出基層支部黨建對推動中心工作的強大作用。

江門供電局水步供電所黨支部召開支部專題組織生活會
(責任編輯:陳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