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標準
1標準背景
《服裝成品出廠檢驗規則》標準是用來指導服裝生產企業如何正確、規范的對出廠前的成品進行質量檢驗,確保出廠的成品達到合格水平。但是,由于近年來我國服裝行業發展的速度相當快,許多服裝產品標準都進行了修訂和完善,對服裝產品的整體質量水平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對成品的質量檢驗也有了更加明確、具體的規定。從目前的使用情況來看,原標準已不能滿足服裝生產企業對成品的出廠檢驗要求,需要進行一些修改和補充。
2標準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服裝成品出廠檢驗的規則。
本標準適用于以紡織織物為主要原料,成批生產的服裝成品的出廠檢驗。
3標準重點
相對于FZ/T 80004─2006《服裝成品出廠檢驗規則》的主要修改內容:
(1)更新了引用文件
如GB/T 250《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評定變色用灰色樣卡》、GB 5296.4《消費品使用說明第4部分:紡織品和服裝》等對標準編號和標準名均作了修改。
(2)增加了檢驗依據
補充了地方標準、供需雙方的合同、協議作為檢驗依據。增加了“凡供需雙方另有合同或協議約定的,按合同或協議規定進行檢驗,但應符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及技術標準的規定”。
(3)修改了檢驗條件
修改了檢驗人員受訓的相關內容,刪除了相應教育培訓部門的限制,增加了取得授權即可成為出廠檢驗人員的要求。將工作臺臺面顏色的要求修改為灰色。將光源的要求從測定色差程度擴大為對所有外觀檢驗的要求。
(4)取消了合格證明
按照最新GB 5296.4─2012《消費品使用說明第4部分:紡織品和服裝》的修改內容,取消了合格證要求,取消2006年版中“對檢驗合格的成品,應在其相應的標識上加蓋檢驗合格章或檢驗員工號”的要求,與強制性標準保持一致。
(5)增加了檢驗記錄
成品出廠時,可按記錄表對成品進行檢驗并作記錄。
(6)補充了附錄A“成品出廠記錄表”
服裝成品出廠時,企業可按照記錄表對成品進行出廠檢驗。本標準提供了記錄表供企業參考。
1標準背景
機織人造革服裝在我國有巨大的市場,目前尚無相關評定標準,對機織人造革服裝的評價除企業自己制定企標外,就是參考FZ/T 73028─2009《針織人造革服裝》??紤]到我國機織人造革服裝越來越大的市場需求,有必要制定相關標準以規范機織人造革服裝的生產和銷售。
2標準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機織人造革服裝產品的要求、檢測方法、檢驗分類規則,以及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等全部技術特征。
本標準適用于以人造革(紡織機織物為基布)為主要面料生產的服裝。
本標準不適用于年齡在36個月及以下的嬰幼兒服裝。
3標準重點
(1)范圍
范圍確定為適用于以人造革(紡織機織物為基布)為主要面料生產的服裝。
(2)使用說明
人造革面料應標注涂層的主體種類,其余成品使用說明按GB 5296.4規定。
(3)原材料
在原材料里對面料、里料、輔料涉及的襯布、墊肩、縫線以及鈕扣、拉鏈和其他附件都作了相關標準符合性的規定。
(4)外觀質量
主要針對各個主要部位的外觀質量、縫制、規格允許偏差等作了相關的描述和規定。
(5)理化性能
安全性能:所采用的面料和里料均需符合強制性標準GB 18401《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若面料為聚氯乙烯人造革面料,應符合GB 21550《聚氯乙烯人造革有害物質限量》的要求。
理化性能:對于機織人造革面料,起草小組從起草單位綜合管理系統和質檢報告系統中共抽取400多份機織人造革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并對60件不同厚度和涂層種類(以聚氨酯涂層面料為主)的機織人造革服裝進行測試,統計不同項目的檢測結果,經過分析確定了不同技術指標的考核水平,見表1~表2。

表1 服裝機械強力的測試指標要求

表2 服裝耐折牢度和抗黏連性的測試指標要求
白色或淺色人造革面料經日光照射后易發生黃變現象,因此對優等品和一等品的白色或淺色人造革服裝考核耐黃變性能。
對里料的考核按照GB 18401的要求,并且考核機織物里料的縫子紕裂程度。
1標準背景
文胸產品行業向來是以針織面料為主進行生產的,但隨著紡織技術的發展與進步,目前機織面料已經在舒適性、透氣性和彈性等方面接近于針織面料。因此市場上也出現了一批以紡織機織物為主要原料生產的文胸產品,但是相關的文胸產品標準卻未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本標準的制定對機織文胸行業的發展有著引領作用,在規范生產的同時,也將為機織文胸生產企業指明前進的方向。
2標準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機織文胸的要求、檢測方法、檢驗分類規則,以及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等全部技術特征。
本標準適用于以紡織機織物為主要面料生產的文胸,包括有襯墊和無襯墊兩類文胸。
3標準重點
(1)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機織文胸的要求、檢測方法、檢驗分類規則,以及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等全部技術特征。
本標準適用于以紡織機織物為主要面料生產的文胸,包括有襯墊和無襯墊兩類文胸。
(2)規范性引用文件
規定了標準引用的國家強制性標準、方法標準、產品標準等。
(3)使用說明
使用說明按GB 5296.4─2012《消費品使用說明第4部分:紡織品和服裝》規定執行。
(4)規定了號型規格、原材料、外觀疵點、規格允許偏差等技術要求
(5)理化指標
明確了理化指標的考核項目,包括甲醛含量、pH值、異味、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原料的成分和含量、紕裂、色牢度(耐皂洗、耐水、耐汗漬、耐摩擦)等。
起草小組對上下包邊橡根的14只機織文胸樣品進行了拉伸彈性回復率測試,試驗方法參照FZ/T70006─2004《針織物拉伸彈性回復率試驗方法》8.3.2.1“定力一次拉伸彈性回復率和塑性變形率的測定”規定執行。定負荷值為15 N,預加張力0.1 N,試樣的取樣部位為文胸側翼部位的上/下包邊彈性橡根帶的長度方向,試樣有效長度10 cm。測試結果表明,所有試樣的拉伸彈性回復率在90%以上,所以將優等品拉伸彈性回復率的考核指標定為85%及以上,一等品、合格品的定為80%及以上。
起草小組按照不同顏色的文胸樣品隨即抽取50件對耐皂洗和耐濕摩擦指標進行了檢測與分析,結果見表3。
(6)檢測方法
以GB/T 21294《服裝理化性能的檢驗方法》為主要依據,對檢驗測試方法作了規定。
(7)規定了成品質量缺陷判定內容

表3 試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