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檢測
2016年9月27日質監總局發布公告,2016年第3季度總局組織開展了童車等31種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涉及日用及紡織品、電子電器、建筑和裝飾裝修材料、農業生產資料、機械及安防、電工及材料等6類產品。
本次共抽查了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等11個省、直轄市200家企業生產的200批次運動(休閑)服裝產品,包括運動服裝、休閑服裝和泳裝3個品種。
本次抽查依據GB 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等標準的要求,對運動(休閑)服裝產品的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纖維含量、耐水色牢度、耐酸汗漬色牢度、耐堿汗漬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光、汗復合色牢度,耐海水色牢度,耐氯化水(游泳池水)色牢度、耐氯化水(游泳池水)拉伸彈性回復率等12個項目進行了檢驗。
抽查發現有11批次產品不符合標準的規定,涉及纖維含量、pH值和耐光、汗復合色牢度項目。
2016年10月8日廣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發布了省內流通領域兒童及嬰幼兒服裝商品質量抽查檢驗報告。廣東省工商部門在深圳、佛山和中山等6個市(區)共抽取了34家經銷單位的200款兒童及嬰幼兒服裝商品,涉及生產企業116家。經檢驗判定為不合格的兒童及嬰幼兒服裝商品共有102款,抽檢不合格率為51.0%。
據悉,兒童及嬰幼兒服裝商品抽檢不合格率從2014~2015年度的55.0%降至2015~2016年度的51.0%,降低了4.0個百分點。發現的主要不合格項目及不合格率為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2.0%、甲醛含量0.5%、可萃取的重金屬0.5%、纖維含量24.0%、色牢度9.0%、pH值4.0%和標識38.5%。本次抽檢有4款商品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不合格,涉及4個品牌,其中2款商品在超市類銷售場所抽取,另外2款商品抽樣場所分別為商場和個體戶;有13款商品色牢度不符合標準要求,涉及品牌12個,其中有8款商品抽樣場所為個體戶,4款商品抽樣場所為商場,1款商品抽樣場所為超市;有48款商品纖維含量不合格,涉及品牌39個,其中有18款商品抽樣場所為個體戶,16款商品抽樣場所為商場,14款商品抽樣場所為超市。此外,本次抽檢有77款商品標識不符合標準要求,涉及品牌57個。
2016年9月廣東省工商局對省內運動鞋領域商品進行抽檢,結果顯示抽檢不合格率為50%,其中百思圖、playboy、阿迪達斯、鴻星爾克、new balance、喬丹、361°等知名品牌存在不合格現象。
消費者多認為知名品牌銷售的運動鞋質量更加有保證,但結果并不理想。據悉,playboy一款生活休閑鞋的鞋外底與外中底黏著強度不合格,一款紅蜻蜓男單鞋的耐折性能不合格。查詢發現,耐折度不佳直接造成鞋子不耐穿,黏合度差,易導致鞋開裂,影響穿著。百思圖的一款油蠟牛皮革女休閑鞋被檢出襯里和內墊摩擦色牢度不合格。據了解,襯里和內墊摩擦色牢度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生產制鞋過程中鞋內染色使用了劣質染料或由染色后水洗不充分造成,而脫落后的染色劑和一些重金屬分子會通過皮膚吸收,危害人體健康。
本次抽檢中有44款鞋的標識項目不符合標準,涉及品牌25個,不合格品牌包括阿迪達斯運動鞋、new balance、361°、喬丹、鴻星爾克、特步等。
2016年第三季度浙江省工商局對杭州、湖州、舟山和麗水的重要商場、超市、專賣店銷售的服裝、鞋及兒童用品開展了商品質量抽檢。抽檢結果顯示,33家經銷單位銷售的160批次商品中,總體不合格23批次,批次合格率85.6%。服裝類商品批次合格率91.7%,鞋類商品批次合格率為60.0%,兒童用品類商品批次合格率為96.7%。
浙江省工商局抽檢了40批次鞋類商品(成人鞋20批次,童鞋20批次),其中合格24批次,合格率為60%。不合格鞋類商品的問題主要包括化學安全性能方面,如甲醛、鄰苯二甲酸酯超標;物理機械安全性能方面,如幫底剝離強度、成鞋耐折性能、鋼勾心和標識不合格。兩批次童鞋被檢出甲醛/鄰苯二甲酸酯超標,其中一批為標稱“上海中靈童鞋廠”生產的、由“百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百貨大樓”經銷的“ZhongLing”品牌童鞋(貨號F15202B),甲醛測試值為220.8 mg/kg(大號童鞋標準要求甲醛含量≤75 mg/kg)。另一批次為“英氏嬰童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由“杭州大廈有限公司”經銷的“YEEHOO”品牌男嬰皮鞋(貨號1014012021162282),經檢測鄰苯二甲酸酯含量為2.237%(標準要求鄰苯二甲酸酯含量≤0.1%)。
服裝總體合格率91.7%,較往年大幅提升。本次抽檢服裝類商品有牛仔褲、連衣裙、針織衫、短袖T恤等,合格率91.7%。不合格服裝商品的主要問題為pH值和纖維含量不合格。涉及pH值不合格的商品包括標稱“上海英模特制衣有限公司”生產的、由“安吉浙北購物有限責任公司購物中心”經銷的“EtamWEEKEND”品牌牛仔褲(貨號01202230983642),經檢測pH值達到8.9 (標準范圍是4.0~7.5)。標稱“海恩斯莫里斯(上海)商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由“海恩斯莫里斯(上海)商業有限公司杭州百大分公司”經銷的“H&MDIVIDED”品牌背帶短褲,經檢測pH值達到9.2(標準范圍是4.0~8.5)。
針對本次抽檢發現的甲醛、鄰苯二甲酸酯和鋇含量超標商品,浙江省工商部門已對相關當事人進行立案查處,責令停止銷售。對其他判定為不合格的商品,工商部門已責令經營者立即停止銷售,消費者可以要求經營者退貨。
2016年第二季度遼寧省省內流通領域的兒童服裝商品進行了質量抽查,共發現不合格商品42組。
據工商部門介紹,本次抽檢依照的國家、行業等標準分別為國家強制性標準GB 5296.4─2012《消費品使用說明第4部分:紡織品和服裝》、GB 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GB/T 29862─2013《紡織品纖維含量的標識》及商品明示產品標準。測試項目主要涉及纖維含量、pH值、甲醛含量、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異味、耐汗漬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濕摩擦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唾液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耐光色牢度、鈕扣/衣帶縫紉強力、接縫性能、縫子紕裂允許程度、起毛起球和商品使用說明(標識)。
本次抽檢的兒童服裝類樣品中共發現不合格商品42組,涉及使用說明(標識)、纖維含量、色牢度等項目。不合格商品中,使用說明(標識)不合格>50%,國家強制性標準規定的使用說明內容應包括制造者的名稱和地址、產品名稱、產品號型或規格、纖維成分及含量、維護方法和安全類別等內容。許多商品的標識并未涵蓋其全部內容或標注內容有誤。這反映一些企業對使用說明不重視,同時存在以次充好、混淆概念的僥幸心理。
纖維含量標注問題嚴重,誤導消費者。該項不合格商品共36組。許多標識為100%棉的面料檢測結果往往只有20%~30%。標注不規范誤導了消費者對真實原料成分的了解,使消費者買到質低價高的產品,并有可能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損害,同時也會影響服裝使用后的洗滌和保養。
另外,有3組商品色牢度不合格。色牢度包括耐濕摩擦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酸汗漬色牢度、耐堿汗漬色牢度。色牢度不合格的商品除了影響美觀以外,更重要的是在使用中容易通過汗液、摩擦等方式導致染料從商品轉移到人體皮膚上,染料分子和重金屬離子等都有可能通過皮膚被人體吸收而危害健康,直接影響人體的健康安全。
本次公布的不合格商品,標稱商標涉及逗童酷褲仔、以太兒、歡樂小馬、BB.T蚌蚌唐、星宇酷兒、新瑞一族、拓童、藍威石、杰尼小熊、千紅靚子、世紀星、1001夜、嬰蓓樂、ZARA、安奈兒、F&F、aimiaimen、因否、巴柯拉、津貝、豆豆衣櫥、棉之子、親親洋娃娃、今貝旺、童戈、柏怡軒子、掌上明珠、東方之子、金龍世家、唯妮蓓愛、韓e果兒、小豆叮、逍遙浪子、DAHUAFU大華夫、嘜媛蜜、夢茜之夢、非凡獅等。其中3組商品不合格情況“嚴重”,標稱鄭州市酷褲仔兒童服飾有限公司生產的1組“逗童酷褲仔”童褲樣品被檢出pH值、纖維含量(%)、使用說明項目不合格;標稱北京市蘭之諾服裝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1組“以太兒”連衣裙樣品被檢出pH值(里料)、纖維含量(%)、使用說明項目不合格;標稱東莞市童戈服裝有限公司生產的1組“歡樂小馬”女小童連衣裙(長袖)被檢出pH值(里料)、使用說明項目不合格。
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兒童服裝類商品時,首先應考慮確保孩子穿著舒適、安全,將設計簡單、面料柔軟的商品作為首選,最好不要購買衣服上繩、帶、鈕扣較多、設計繁瑣的服裝,同時在孩子穿新衣前要注意檢查鈕扣等附件是否牢固,衣服上繩、帶長度是否對孩子構成潛在威脅等,確保安全后再穿。另外,注意服裝上明示的安全警示,區分好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服裝,按需購買;檢查服裝上生產廠家的廠名、廠址、合格證等相關信息,拒絕購買無合法來源的商品。鑒于深色布料色牢度不合格率較高且容易掉色,建議消費者將淺色、天然纖維的服裝作為購買首選。對新購置的兒童服裝類商品洗滌后再穿。
2016年9月20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2016年8月進口工業產品不合格信息,此次共有57批次進口服裝產品被退運或銷毀,涉及安姬奧、范思哲、依戀、Levi's等十幾個品牌。
質檢總局公布的信息顯示,北京世紀東方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從意大利進口的25件范思哲女式襯衫因色牢度不合格被退運;永興東潤(中國)服飾有限公司進口的128件Levi's嬰兒梭織連體衣因pH值不合格被退運。此次被退運或銷毀的進口服裝不合格原因還包括甲醛含量超標、無安全類別標識、纖維成分與標簽不符、檢出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據國家質檢總局介紹,此次公布的進口不合格工業品信息僅指口岸檢出的所列批次商品。所列批次產品的問題是入境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實施檢驗檢疫時發現的,未在國內市場銷售。
2016年9月廣東省質監局公布兒童及嬰幼兒服裝、床上用品、木制家具等14種產品的全國聯動監督抽查結果。此次共抽查了120批次的兒童及嬰幼兒服裝產品,17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14.2%,其中貴族童話、維尼叮當、嬰姿坊等品牌相關批次不合格;60批次床上用品產品,8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13.3%,其中遠夢家居生產的三件套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不合格,經整改已復查合格。共抽查了120批次木制家具產品,31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25.8%。
本次抽查了廣州、深圳、佛山、惠州、東莞、中山、珠海、汕頭、江門、順德等10個地市(區)120家企業生產的120批次兒童及嬰幼兒服裝產品。經檢驗,17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14.2%。本次抽查檢驗發現不合格產品涉及兒童及嬰幼兒服裝產品的纖維含量、pH值、耐濕摩擦色牢度、附件抗拉強力、繩帶要求和縫紉強力等6個項目,其中貴族童話、維尼叮當和嬰姿坊等品牌相關批次不合格。
本次還抽查了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惠州、中山、珠海、江門、順德9個地市(區)60家企業生產的60批次床上用品產品。經檢驗,8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13.3%。本次抽查檢驗涉及到床上用品的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pH值、纖維含量3個項目。遠夢家居生產的戀戀花預純棉三件套以及中山市南朗溫馨床上用品廠生產的枕頭套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其中遠夢家居的產品已整改復查合格。
2016年9月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公布的2016年第二批服裝紡織品產品質量省級監督抽查結果,涉及364批次產品,其中不合格10批次。
據本次公布的《2016年第二批服裝紡織品產品質量省級監督抽查結果統計表》,3批次蠶絲被不合格,主要包括四川閬中狀元宏福蠶絲坊的1批次“狀元宏福”200 cm×230 cm 1.0 kg型純天然蠶絲被(2016.4.10)被檢出pH值(胎套)項目不合格、閬中市恒利絲棉坊的1批次“張飛”200 cm×230 cm 1.0 kg型天然蠶絲被(2016.4.10)被檢出纖維成分及含量(胎套)項目不合格、四川嘉佳繭絲綢有限公司的1批次“家利來”200 cm× 230 cm 1.5 kg型純天然蠶絲被(2016.4.10)被檢出pH值(胎套)項目不合格。不合格樣品還包括綿陽高新區萬家福棉胎加工廠的1批次床單、四川省綿陽市金象制衣有限公司的1批次單夾服裝被檢出耐干摩擦色牢度項目不合格、遂寧市安居區雅博服裝廠的1批次機織學生服(上裝)和1批次針織學生服(下裝)分別被檢出纖維成分及含量(面料)和纖維含量(凈干含量)項目不合格、遂寧市博華紡織有限公司的1批次色織棉布被檢出密度偏差率(緯向)、斷裂強力(緯向)和水洗尺寸變化率項目不合格、射洪凱華紡織有限公司的1批次棉本色布和四川佐魯銀華紡織有限責任公司的1批次棉本色布被檢出斷裂強力項目不合格。
2016年9月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對本市生產及銷售的針織T恤衫產品進行了專項監督抽查。本次共抽查80批次產品,經檢驗不合格10批次。
本次監督抽查依據GB 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GB/T 22849─2014《針織T恤衫》、FZ/T 73020─2012《針織休閑服裝》、FZ/T 43015─2011《桑蠶絲針織服裝》、FZ/T 73010─2008《針織工藝衫》、SHCCJSGF 201.3─2012《上海市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技術規范針織T恤衫》等國家標準及相關標準要求,對產品的下列項目進行了檢測: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耐水色牢度、耐酸、堿汗漬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纖維成分含量、耐光、汗復合色牢度。
本次抽查發現10批次產品不合格,涉及不合格項目為纖維成分含量。
2016年9月黃山市工商局開展了兒童服裝商品的抽檢。抽檢結果顯示,10組10個批次樣品中有8組不合格,不合格率高達80%。
此次抽檢市工商局共對黟縣城區銷售的兒童服裝商品隨機抽樣10組,涉及6個品牌10個批次。主要針對兒童服裝的纖維含量、耐唾液色牢度、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縫紉強力、產品標識等13個檢驗項目,不合格產品項目分別為纖維含量、耐唾液色牢度、pH值、縫紉強力和產品標識。
市工商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自2016年6月1日GB 31701─2015《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范》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首個針對童裝的強制性標準。按安全要求的不同,標準將童裝安全技術類別分為A、B、C三類,A類最佳,B類次之,C類是基本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家長給孩子選擇衣服時盡量選擇款式簡單的服裝,查看衣服的外觀質量和拉鏈、鈕扣的牢固程度,確定邊緣光滑沒有銳利物;應選擇吸濕性、透氣性和保暖性好的面料,檢查服裝的使用說明標簽標注的內容與貨品的現狀是否相符。新購買的貼身衣物一定要先洗才能穿,去除衣物內部分甲醛和褪色染料,更好地保護兒童安全。
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最新通報的2016年廣東省女士服裝產品質量專項監督抽查結果顯示,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48.1%。
本次抽查依據GB 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GB 5296.4—2012《消費品使用說明第4部分:紡織品和服裝》、GB/T 29862—2013《紡織品纖維含量的標識》、GB/T 22849—2014《針織T恤衫》、GB/T 18132—2008《絲綢服裝》、GB/T22700—2008《水洗整理服裝》、GB/T 26385—2011《針織拼接服裝》、FZ/T 81004—2012《連衣裙、裙套》、FZ/T 81006—2007《牛仔服裝》、FZ/T 81007—2012《單、夾服裝》、FZ/T 73005—2012《低含毛混紡及仿毛針織品》、FZ/T 73018—2012《毛針織品》、FZ/T 73020—2012《針織休閑服裝》、FZ/T 73026—2014《針織裙、裙套》、FZ/T 73032—2009《針織牛仔服裝》、FZ/T 73010—2008《針織工藝衫》和經備案現行有效的企業標準及產品明示質量指標和要求等對女士服裝產品的纖維成分及含量、使用說明、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耐汗漬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耐干洗色牢度、耐光色牢度、拼接互染程度、接縫性能13個項目進行了檢驗。
本次抽查了廣州、深圳、汕頭、佛山、惠州、汕尾、東莞、中山、湛江、肇慶10個地市185家企業生產的310批次女士服裝產品。經檢驗,149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48.1%,不合格涉及使用說明、纖維成分及含量、pH值、耐水色牢度、耐汗漬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耐光色牢度、接縫性能等9個項目。剔除僅標識不合格39批次,實物質量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35.5%。
在纖維成分及含量一項149批次不合格產品中有94批次產品不合格。據了解,纖維成分含量是服裝產品的重要品質指標之一,也是決定產品價值的重要因素之一,消費者往往依據明示纖維成分含量來選購產品。纖維含量與標稱含量不符或無纖維成分標識將直接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在色牢度一項有15批次產品不合格。色牢度是指經過染色的紡織品在加工和使用過程中紡織品上的染料經各種因素作用(如日曬、水洗、汗浸、摩擦等)而在不同程度上能保持其原來色澤的性能。色牢度差的紡織產品,染料容易脫落和褪色,影響美觀,且脫落的染料分子或重金屬離子可能通過皮膚被人體吸收而危害健康。
在pH值一項有3批次產品不合格。pH值是反映物品酸堿度的一個指標,由于人體皮膚表面呈弱酸性,服裝產品的pH值過高或過低,均有可能破壞人體皮膚酸堿度平衡,引起皮膚過敏或感染,使皮膚易受到其他病菌的侵害。
從不合格名單中發現,廣州市原上服飾實業有限公司(標稱)生產的1批次歐尚尼Osnic長休閑風衣被檢出接縫性能項目不合格;廣東自由鳥服裝有限公司(標稱)生產的1批次FERRBIRD自由鳥女裝裙被檢出pH值項目不合格;廣州樺楹時裝有限公司(標稱)生產的1批次莎蓮奴短袖上衣被檢出使用說明、纖維成分及含量、pH值項目不合格;深圳市法拉鳴歌服飾有限公司(標稱)生產的1批次法拉鳴歌上衣被檢出使用說明、纖維成分及含量項目不合格;湛江市瑪雅旅游用品有限公司(標稱)生產的1批次凱樂石女款越野超輕速干長褲被檢出耐光色牢度、耐水色牢度和耐汗漬色牢度項目不合格。
新學期開學南寧市衛生學校給新生們準備了3 000份生活用品包,每份包含兩床棉胎以及蚊帳、床單等九類生活用品,沒想到隨后學校卻發布告示稱暫緩發放。原來這批物品本來是學校通過政府采購渠道采購的,但棉被被有關部門查出不合格,其材質可能是“黑心棉”。這一事件引發網民廣泛關注。多位網民稱,每年秋季高校新生入學前后,絮用纖維制品需求量普遍增大,也給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機。有網友曬出自己此前入學時懷疑買到“黑心棉”的經歷,花100多元買的新棉被,蓋了一晚后全身起紅點、皮膚瘙癢。
無錫檢驗檢疫局公布了網絡交易平臺商品質量抽測的結果。抽測結果顯示,兒童服裝的質量情況不容樂觀,在抽檢的51批次兒童服裝中,共有8批次質量不合格,占抽檢批次的16%。
2016年7月下旬以來,無錫檢驗檢疫局公共質量技術中心配合江蘇省工商,對京東、天貓等網絡交易平臺及網店銷售的兒童服裝和化妝品共計60個批次的商品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質量抽測。在這次的抽測中,對樣品購買、快遞拆包、樣品封樣等全程各個都實行了網絡監控,確保了樣品的準確性和一致性。
根據抽測結果的統計,網售兒童服裝的質量令人“堪憂”,被檢查出來的不合格兒童服裝主要存在使用說明標識不規范,纖維含量、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濕摩擦色牢度等檢測項目的不達標。“這跟企業質量意識淡薄,制作過程中不關注國家相關生產規范標準要求是密不可分的”談及不合格服裝出現的深層原因,工作人員分析,同時也和企業的經營心理有直接關系,部分企業是看準了兒童市場的利潤,為了穩準狠地實現獲利而購買了廉價原材料進行加工生產。
對此,紡檢中心相關人員向企業發出提醒,國家強制性標準GB 31701─2015《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范》已于2016年6月1日正式實施了。制造商在2016年6月1日前生產并符合相關標準要求的產品允許在市場上繼續銷售至2018年5月31日,屆時14歲及以下的兒童及嬰幼兒服裝及紡織產品都應符合該標準要求。
此外,一年一度的“雙十一”大戰開戰在即,根據近年來抽查結果,紡檢中心工作人員特別建議消費者,網上選購時“購買渠道”很重要,應當優先購買國有企業、大型企業、三資企業以及認證、知名品牌的網售產品,通常質量相對比較穩定而且有保證。同時保留相關網上購貨憑證、信息和購物發票,甚至與客服人員溝通的信息,一旦遇到糾紛應及時向消協部門投訴,用法律手段來維護自身的消費權益。
2016年9月2日,歐盟委員會非食品類快速預警系統(RAPEX)對中國產“VDFASHION”牌女童運動衫發出消費者警告(預警編號:A12/1080/16)。本案的通報國為保加利亞。此次通報的產品為適合7歲以上女童的運動衫,兜帽拉繩款,尺碼為110~116。產品的款式/型號為TL-21。條形碼未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產業分類碼(OECDPortalCategory)為67000000-Clothing(服裝)。
上述運動衫兜帽的帽繩在兒童活動中可能會對其造成纏繞,導致勒頸或受傷的危險。該產品不符合相關歐洲標準EN14682的要求。目前,保加利亞當局已對上述產品采取了退市的措施。為此,建議國內有關生產和出口企業對此予以高度重視。
2016年10月17日從江蘇昆山檢驗檢疫局獲悉,日前歐盟委員會非食品類快速預警系統(RAPEX)對中國產“ARMATA MILITARE”牌女童T恤衫發出消費者警告。該產品為適合6歲以上女童的灰色T恤衫,背部的綁繩在兒童活動中可能會對其造成纏繞,導致受傷,不符合相關歐洲標準EN 14682的要求,已被退市。
江蘇昆山檢驗檢疫局服裝檢驗專家陳芹表示,兒童喜動且安全意識薄弱,服裝拉帶、繩索的設計或構件布局不當,可能導致機械安全性危害,包括勾住、勒傷、纏絆、摔倒、局部性組織缺血或窒息等。如玩滑梯時帽子或頸部的繩帶容易鉤住,導致兒童窒息;腰部、褲腳的拉帶則會鉤住移動的車輛或其他物體造成危險。今年中消協在一次檢測中,從實體店隨機購買40款嬰幼兒及兒童服裝,有18款的繩帶設計存在安全隱患。
陳芹提醒消費者,國家對兒童服裝有嚴格的強制性標準,購買時應注意衣服的頭部和頸部不應該有任何繩帶,其他繩帶(如飄帶等)不能有超過7.5 cm的自由端。且繩帶末端不能打結或有裝飾物。嬰幼兒及7歲以下兒童服裝固著在腰部的繩帶,從固著點伸出的長度不應超過36 cm,且不應超出服裝底邊。除腰帶外,背部不應有繩帶伸出或系著。長至臀圍線以下的服裝,底邊處的繩帶不應超出服裝下邊緣。長至腳踝處的服裝,底邊處的繩帶應該完全置于服裝內。此外,7歲以上兒童服裝則要求短袖袖子平攤至最大尺寸時,袖口處繩帶的伸出長度不應超過14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