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曹鈺華
南通水警開啟全新綜合治理模式
文、圖/曹鈺華

水上治安綜合治理,不是公安機關獨自在戰斗
江蘇省水域占總面積的16.9%;內河航道2900多條,航道通航里程24248公里,占全國航道總里程的24%;長江橫貫東西,運河縱貫南北;在全國五大淡水湖泊中,江蘇省位居第二,水運經濟舉足輕重。據史料記載,早在1905年,江蘇的江南巡警總局、江蘇省警察總局就設立了水上巡警機關,管理轄區的水上治安。南通航運歷來四通八達,作為蘇南蘇北物資交流的重要門戶,水上治安至關重要。
近年來,南通市公安局水警支隊聯合水利部門和地方派出所共摧毀長江非法采砂團伙四個,刑事打擊涉案人員25人。此外,由于各項工作出色,該支隊被公安部表彰為“2015年度全國水上治安工作先進單位”。
在副支隊長顧明祥看來,“水上治安綜合治理,不是公安機關獨自在戰斗”。
南通長江黃金水道江岸線達238公里,現有萬噸級以上泊位29座,五萬噸級碼頭四座,年貨物吞吐量超過4500萬噸,船舶年均流量120萬艘次,日斷面流量2700艘次,高峰時超過5000艘次。
為解決涉水行政部門多頭管理、資源難以整合等問題,水警支隊先后會同海事、邊檢、邊防、海關、水利、長航、漁政、城鄉建設等涉水行政部門對大型涉水單位開展走訪調研,并建立了以“聯勤、聯治、聯防”為主要內容的24小時響應聯動協作機制,堅持裝備共享、信息互通、協作配合,構建起全新的水上綜合治理模式。
2016年4月12日,支隊聯合漁政、海事等部門,出動20余名執法人員、三艘執法巡邏艇,對非法停泊在滬通長江大橋施工水域的漁船開展集中整治行動,教育勸離了12條漁船。
“點多、線長、貨物和人員流動頻繁,南通水域安全管理形勢十分嚴峻。”民警倪進說,像這樣的執法行動是常態化的。
2015年7月15日夜,水警支隊與水利、海事等部門開展例行聯合執法巡查時,在長江南通段23號浮水域查獲一起非法采砂案,現場查獲涉案采砂船兩艘、運砂船兩艘,抓獲涉案人員十余名。最終查明,2014年初以來,以林某舉、林某濤為首的兩個采砂團伙分別駕駛采砂船在長江南通段從事非法采砂活動,嚴重破壞了長江生態和航道安全,涉案價值上百萬元。
長江南通段的石油化工企業比較多,危險品碼頭多,每日停泊各類危險品船舶不計其數。為此,支隊加強了對沿江堤防、危險品碼頭、水上加油站點等要害部位的安全監管,并啟用了“船舶AIS動態監控系統”,實現所有靠港、停泊及過境船只的24小時實時動態管控。
特別是重大節日安保期間,支隊聯合海事部門、長航公安機關結合轄區水域實際,重點構建了碼頭管控、航道巡控、“雜船”管理三道防線,著力加強對沿江電廠、危化品碼頭、水上服務區、加油躉船等重點部位和等級航道、各類船舶的安全監管,同時對過江汽渡、水上交易市場、大型船舶集聚區、水上大型工程等安全事故高發區域,逐一明確具體監管責任人員,實施常態化安全巡查,確保每個環節都不留安全隱患。
“小米,別報警!”阿姆連忙拉住小米的手,哀求說,“眼球是我自己送給它的。最近一段時間,它的視覺系統老是出問題,它的主人又不肯花錢帶它去維修,想把它淘汰了。可它還想繼續工作下去,所以我就……其實之前那些東西也不是無故丟失的,而是我擅自做主,送給別的有需要的機器人了……小米,我是個沒用的機器人,又給你增添了這么多麻煩,你還是把我送去強拆所吧!”
“南通長江水域不僅僅是黃金水道,還是南通最重要的飲用水水源地。”顧明祥說,南通每天從長江取水數百萬噸,長江水源地的生態安全直接關系到群眾飲水安全。水警每天定點對取水口水域開展巡防,同時,會同環保局、海事局等六家單位建立長江南通飲用水源地保護與管理聯席機制。
“這里是110指揮中心,剛才有兩艘交通船在南通船閘長江水域發生了碰撞,有群眾落水!請火速救援!”不久前,隨著110指揮中心的“命令”,一場由南通市公安局水警支隊、南通地方海事局等單位參加的水上救援演練拉開了序幕。

水上警務站既是搶險救援的屯兵點、船民的報警點和矛盾的調解點,也是與海事、水利、航道等行政執法力量和義務巡防的聯勤聯防站
顧明祥說,僅2015年一年,像這樣的演練就有六次。水警支隊主動對接長江12米深水航道升級改造、連申線三級建設、滬通大橋建設、通呂和通揚運河航道建設、九圩港復線船閘建設等多個重大工程項目,先后指導并參與江海庫區化工原料泄漏、汽渡人員落水、滬通大橋安全事故、取水口污染等多種模擬情況下的應急演練,并牽頭制定《飲用水源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的處置預案》,排查各類水域安全隱患231處,確保安全無事故。
“水上警務站既是搶險救援的屯兵點、船民的報警點和矛盾的調解點,也是與海事、水利、航道等行政執法力量和義務巡防的聯勤聯防站。”顧明祥說,2015年7月,他們在江蘇省率先開展水上警務服務站建設,以大型船閘、滬通大橋、濠河風景區為服務點,設立五個固定式水上警務服務站,依托水上巡邏艇設立了一個流動式水上警務服務站。按照“動中備勤、處巡一體、快速反應”的勤務運行模式,集打擊服務為一體,極大地提升了服務保障船民群眾的能力水平。
2015年深秋的一天,在南通九圩港水域船舶工業區的江堤下草叢里,一雙雙犀利的眼睛死死地盯著江堤上的一舉一動,正當三個黑影興奮地拿著“戰利品”滿載而歸時,被伏擊的民警逮了個正著。
由于造船企業處在低谷時期,很多企業由于資金問題處在停工、半停工狀態,犯罪分子利用這一時機大肆盜竊船企的鋼板、電纜線等生產物資。為此,水警支隊專門成立夜間巡防隊,在重點時段和重點區域開展伏擊守候。
據了解,針對水域治安特點和規律,水警支隊還充分發揮基層組織、治安志愿者、治安信息員、保安聯防“四支力量”的作用,嚴密社會面巡邏防控。一伙來自鹽城阜寧、揚州寶應等地的犯罪嫌疑人在南通落網,該團伙繼 2007年5月之后,瘋狂盜竊上海、蘇州、南通等地沿江碼頭的工業電纜,先后作案40余起,直接經濟損失超400萬元,間接損失難以估算。
“生人來,莫開門;離電火,遠一點;有危險,喊救命……”2016年4月10日,星期日,在南通市公安局水警支隊警務碼頭上傳來了孩子們的瑯瑯讀書聲。
這是支隊民警在為船民子女上安全教育課。
由于船舶流動性強,不少船民子女成了留守兒童,缺少父母的日常看管和關懷。為幫助船民解決實際困難,支隊開辦了船民子女“春芽班”,在節假日和寒暑假期間,船民便可將子女送到支隊警務碼頭,由民警為他們看管孩子、輔導功課。2016年3月18日,支隊還與附近的西郊小學簽訂了共建協議,解決船民子女上學的問題。
“過去,辦一個證件要跑好幾個地方,而現如今,非常省事。”支隊政委唐愛東說,針對船民反映較為突出的“辦證難”問題,水警支隊聯合漁政、邊防等部門設立了一站式辦證窗口,開通“綠色通道”,建立水面13個固定申報辦證點和三個流動服務點。同時,依托互聯網“警民e家”服務大廳,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代辦各類證件291本、涉及船民群眾293人,并建立水警微博客、“水警之家”等博群,加強與水域各界的網上互動交流。
該支隊還從構建一體化值班體系入手,“三班兩運轉”“探組制度”和值班警力合理調配,創新水上管理五項舉措、十個重點建設項目和四大工作戰法,開展“船民回家過年、水警為其護船”“與民同行、保民平安”“江上志愿者服務”等活動,以解決水域群眾最關心、最迫切的問題。
“在這兒生活,我們很放心。不比不知道,南通的治安真好。”安徽籍貨船主李老板就是南通水警惠民舉措的一個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