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宗保
有話請你說出來
文/朱宗保

朱宗保,70年代生人,三級警督,安徽省公安作家協會會員,現為安徽省淮南市公安局淮舜分局政治處副主任,業余愛好有寫作、足球等。
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是衡量公安工作的重要標尺。按理說,群眾的評價,來源于公安工作的成效。可是最近,有家公安機關卻遭遇了尷尬,他們的業務成績相當優秀,但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測評卻低得可憐。也就是說,他們的百般付出和努力,老百姓并不買賬。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先說兩個真實的小故事。
一起特大盜竊案件,多警種鏖戰數月終于成功破案,各種痛苦和艱辛也化作了欣慰與解脫。可記者來采訪時,一位邏輯思維能力很強、訊問嫌疑人既穩又準的刑警臉卻紅成了柿子。他說話磕磕巴巴,前言不搭后語,和辦案中的犀利相比,簡直判若兩人。記者走后,這名刑警擦了擦汗說:“我寧愿辦十起重案,也不想對著錄音筆說話,太遭罪了。”
接下來的這位派出所民警則更加干脆直接。他們在接處警路上救助了一位患病老人,緊急送醫、查找家屬、多方聯系,最終老人轉危為安,家屬感激涕零。這本是件充滿正能量的好事情,可媒體找到民警時,他卻唯恐避之不及地說:“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不要采訪我,算了算了。”
現在,我們似乎明白了一些事情。無論公安機關打擊違法犯罪多么盡心盡力,無論服務群眾多么熱情周到,要想在更大范圍內讓群眾體會到安全感,提升群眾滿意度,公安機關不單單要做,還得要說。舉個例子,某小區老李家中被盜,警笛一響,警察一到,其他住戶都會知道,這個小區進了賊,不安全,并且會在一定范圍內傳播。可當警察破了案,抓住了嫌疑人返還了失物,小區其他住戶卻未必知曉,因為他們不知道,也沒人說。不對稱的信息獲取,造成了不對稱的評價結果,最終可能只有老李夸贊警方破案神速,而更多的住戶也許在說警察是笨蛋,指望不上。
如果當事群眾是一棵樹,社會大眾便是整片森林。公安機關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良好的業績,不愿說、不會說、不敢說,那就缺失了和社會大眾的交流、溝通與互動,就容易使人出現認知上的誤區:我不了解你,如何評價你;我想了解你,你卻不說話。
當下,是新媒體時代,輿論的時代。只顧埋頭拉車,從不抬頭看路的“老黃牛”固然可敬,但也需要學會適應這個時代。畢竟拉車是公事,做公事就要一心為公,該高調時要高調,不能把高調做事和低調做人混為一談。公安機關歷來是輿論關注的焦點,你不說,總有別人說,并且未必都是贊美之詞。與其這樣,不如自己主動、認真、規范地說,在充分發揮宣傳作用的同時,正確引導輿論,最大限度傳遞和增加正能量。
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鮮明地指出了做好新媒體時代政法宣傳工作的極端重要性。他說:“過去我們做得多說得少,現在要學會既做又說。我們要敢說,更要會說,要講究藝術、講究分寸,遵循現代新聞傳播規律,在第一時間發出權威信息,壓縮謠言空間,搶抓輿論主動權。”
因此,要做到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的“雙提升”,抓好公安本職工作是基礎,而加強公安宣傳工作便是有效途徑。不要讓重視宣傳停留在嘴巴和文件上,不要讓工作業績淹沒在數據和報表中,更不要讓眼界局限于點對點的交流和溝通里。
有話,請你大聲說出來。
讓死者家人從無助、悲傷、憤怒轉化為理解、信服、感謝,這是對我最大的認可。
——江蘇省泗洪縣公安局刑警大隊技術中隊指導員 謝京
謝京從一名鄉衛生院醫生轉變為公安局法醫,從警18年,無怨無悔,盡心盡責,出具鑒定文書5000余份,均無差錯,在法醫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葛衛星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