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電子商務在農業中的作用
隨著社會的進步,互聯網在人們生活中的角色愈來愈重要。人們利用互聯網進行工作、學習,還可以娛樂、交友、購物等。可以說,互聯網幾乎覆蓋了人們的整個生活,甚至思維方式。而這種方式尤其在智能手機出現后,在農業方面,不僅給農業帶來了新挑戰,同時,為農業的發展也帶來了很多好處。
首先,電子商務能夠使農民在獲得各種農業信息方式中,降低風險,減少很多盲目性。
農業信息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地域性、綜合性的特點。季節性要求農業信息要具有較強的時間觀念;地域性要求農業信息要有較為準確的地域觀念;綜合性要求農業信息要有全面性。農業信息的這三個特點,在傳統農業中常常因為信息不暢,使得農民往往根據經驗盲目生產,因此,常常出現生產的農產品數量與人們的實際需求量相脫節。從而,影響農民的經濟收入和生產積極性。電子商務綜合了各種農業信息,跨越了時間和地域的障礙,使得農產品供需雙方能夠及時溝通,全方位及時了解市場信息,從而,減少乃至消除了農業市場信息的不對稱現象,能夠使農民準確把握市場需求,減少生產盲目性,降低風險。
其次,電子商務綜合了各種農業信息,能快速形成信息共享,從而拓寬了農產品的銷售渠道,減少了流通環節,提高了農業效益。
農業信息的不對稱常常是農民缺乏對市場需求的了解。因而,不時發生某地的某種農產品大量囤貨,供大于求;而另一地的同類農產品非常短缺,求大于供。電子商務打破了區域的局限性,能夠把市場信息準確及時地傳遞給各方,既能為供應者提供銷路,又能為需求者找到供貨商,從而使供銷雙方達到了雙贏。同時,電子商務提供的交易自動撮合、網上支付等,大大降低了供應成本,因而提高了效益。
再次,農業電子商務促進了相關行業的發展。
傳統的農業信息來源主要依靠書籍、雜志、報刊等媒介,這種方式往往使農民錯失了信息的最佳時機。同時,由于信息的有限性,農業生產的盲目跟風現象嚴重,加上傳統的一對一現貨交易方式,農產品的賣難現象不斷出現。農業電子商務實現了農業信息的公開透明,保證了農產品的銷路暢通。當然,這種暢通不僅需要有專業人員的服務。同時,還要有與之相關的金融、物流、交通運輸、電信等行業的通力合作,這樣,才能加快農業產業化的進程。
電子商務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也使得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多彩。而電子商務對農業的介入,也會大大地降低農產品的交易成本,擴大農產品的銷售范圍。當然,電子商務在我國尤其在農業上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只要有良好的發展環境,電子商務將會在農業中大顯身手,給農業獲得越來越大的效益。
050200 河北省石家莊市鹿泉區農廣校 侯翠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