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雜二號高產栽培技術規程

茄雜二號為早熟、高產、抗病茄子品種。該品種始花節位8 ~9節,果實紫紅、有光澤,果肉淺綠白,單果重8 0 0 ~1 0 0 0 g,最大2 0 0 0 g,膨果快,連續坐果能力強,畝產1 萬k g以上。適宜早春保護地、露地栽培。
畝用種量3 0 ~4 0 g。苗齡7 0 ~9 0 d。溫湯浸種,2 8℃~3 0℃催芽,露白播種。取未種過茄科蔬菜的園土與腐熟有機肥按6∶4混勻,每5 0 k g床土加入殺菌劑金雷2 g或適樂時1 0 m g。出苗適溫為2 5 ℃ ~2 8℃,及時間苗。幼苗2 ~3葉時按1 0 c m行株距分苗。當株高 1 6 ~2 0 c m、莖稈粗壯、根系發達、7 ~9片葉、剛現蕾時定植。
冬前深耕,解凍后畝施腐熟雞糞2 ~3方,或腐熟圈糞5 ~6方,三元復合肥3 0 ~5 0 k g 。
棚內氣溫穩定在1 2℃以上、露地終霜后即可定植,大小行栽培,畝密度1 3 0 0 ~1 5 0 0株。
4.1 水肥管理。緩苗水后,中耕2 ~3次。當門茄核桃大小時隨水追尿素1 0 k g、硫酸鉀8 k g。以后保持土壤見干見濕,隔一水追肥一次。盛果期可用0.2%尿素+0.2%磷酸二氫鉀+0.1%膨果素的混合液葉面追肥2 ~3次。
4.2 溫度管理。開花結果期白天為2 2℃~2 8℃,夜間1 2℃~1 8℃。逐漸通風,夜溫15℃以上撤棚。
4.3 濕度管理。相對濕度掌握在75%以下,采用澆水及放風等措施調節。
及時打掉門茄以下側枝及植株下部老葉、病葉,四門斗采收后剪去徒長枝和過長枝條,不留空枝,集中營養使其連續坐果。
6.1 綿疫病、褐紋病。可選用阿米西達、世高、達科寧等藥劑防治。
6.2 黃枯、萎病。①進行輪作。②用萎菌凈、敵萎靈噴霧或灌根防治。
6.3 紅蜘蛛、茶黃螨。可用阿維菌素、滅螨猛、克螨特等藥劑防治。
6.4 潛葉蠅、蚜蟲。用吡蟲啉、斑潛凈、阿克泰等藥劑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