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高陽 李偉杰 圖/本刊記者 卞瑞鶴 凌崎猛
共謀大數據時代下河南現代農業發展之路——2016河南現代農業發展高層論壇在鄭州舉行

論壇現場
文/本刊記者高陽李偉杰圖/本刊記者卞瑞鶴凌崎猛
11月17日,由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河南省農業科學院主辦,河南省現代農業研究會、農村農業農民雜志社、河南電視臺新農村頻道等單位承辦的“2016河南現代農業發展高層論壇”在鄭州舉行。來自省內外的專家學者、農業企業家、家庭農場主匯聚一堂,共同探討大數據時代下河南現代農業發展之路,共謀智慧農業發展之策。
本屆高層論壇是農村農業農民雜志社舉辦的第四屆“三農高端發展論壇”。河南省原副省長、河南省現代農業研究會會長劉新民,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谷建全參加會議并致辭。河南省現代農業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同立、河南省現代農業研究會副會長井劍國參加會議。
河南省現代農業研究會會長劉新民在致辭中說,現代農業的發展,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和重中之重。河南作為國家重要的糧食生產和現代農業基地,在糧食產量、畜牧業產值、農產品加工、農業產業化等方面,在全國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剛剛召開的河南省十次黨代會提出河南要“建設現代農業強省”,為河南現代農業提質增效、跨越升級指明了發展方向。本次論壇的召開,為落實河南省委“三農”決策,推動全省現代農業的發展作出了實質性的努力。
民以食為天。作為傳統農業大國,中國擁有燦爛的農耕文明。過去由于沒有足夠的人力、資本和意識充分收集、利用日常耕種中所獲得的數據,導致在選種、種植等生產關鍵環節完全憑借經驗,缺乏科學指導。時代在前進,我國現代農業又將如何發展?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谷建全在致辭中說,河南正在積極推動國家大數據(河南)綜合實驗區的建設,計劃到2018年,基本建成國家交通物流大數據創新應用示范區、國家農業糧食大數據創新應用先行區、國家中部數據匯聚交互基地、全國重要的大數據創新創業基地。加快農業大數據建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趨勢,是推進我省農業現代化的新動力。從這些方面看,本次論壇選的主題很及時,也很有意義。希望相關部門的領導、專家、學者以及企業家們,要持續關注農業大數據建設發展,圍繞加強頂層設計、做好規劃,加強數據應用、發現商機,運用大數據、發展智慧農業。同時,也希望通過論壇的召開,廣開言路,提煉出來更多好想法、好建議、好思路,為河南現代農業的更好、更快發展奉獻智慧與力量。

河南省原副省長、河南省現代農業研究會會長劉新民致辭

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谷建全致辭

河南省現代農業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同立宣讀獲獎名單

河南省現代農業研究會副會長井劍國介紹國家涉農政策及項目申報管理中的問題

鄭州手拉手有限公司董事長賈長明發言

河南省原副省長、河南省現代農業研究會會長劉新民(中)和“2016河南現代農業十大創新人物”合影

河南省農科院農業經濟與信息研究中心主任鄭國清作主題演講

河南永達食業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王光燦發言

河南省現代農業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同立(左一)在農村農業農民雜志社總編輯楊秋意(右一)的陪同下參觀河南優秀農產品展區
論壇上,河南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信息研究中心主任鄭國清作了《農業大數據研究與應用展望》的發言,從四個方面大數據的有關特征,農業大數據的內涵、作用、認識,農業大數據研究與應用現狀介紹,農業大數據的應用展望四個方面,就如何在大數據背景下推進河南現代農業發展進行探討。河南省現代農業研究會副會長井劍國作了《農業項目申報指南》的報告,為與會人員介紹“十三五”國家和河南省重大涉農政策信息、“十三五”國家和河南省項目投資安排情況,以及項目申報對接與管理的幾個重要問題。鄭州手拉手集團有限公司、河南永達食業有限公司等企業代表,在一二三產的融合共贏及產業扶貧方面,同與會者分享了企業成長升級的成功經驗和未來愿景。為河南現代農業在未來的整體發展,為我國農業的長遠發展貢獻了智慧。
本屆論壇全面展示了河南現代農業的發展成果,并推介了一部分優秀農產品及農業投入品的最新科研成果。鄭州手拉手有限公司董事長賈長明等榮獲“2016河南現代農業十大創新人物”,“雛牧香”等品牌榮獲“2016河南農產品十大優秀品牌”。
河南日報、中新社河南分社、河南日報農村版、大河報、河南商報、河南科技報、河南經濟報、大公報,河南廣播電臺新聞廣播、農村廣播,河南電視臺新聞頻道、民生頻道、新農村頻道,人民網、新華網、中新網、中國網、央廣網、大河網等20余家媒體對本次論壇進行了現場報道。
鏈接
智慧農業,國外怎么做
眼下,信息技術、“互聯網+”、大數據等新名詞在我國農業領域已不陌生。國外“智慧農業”發展現狀如何,將為我國現代農業發展提供哪些借鑒?
英國:大數據整合精準農業
英國全國農業協會呼吁:一是要求政府在農村地區實現寬帶全覆蓋,二是要求建立適當的平臺和渠道,將農業生產準確信息進行匯總和分析。在削減開支的大背景下,英國政府在2015年春季預算中仍為該項目撥款1200萬英鎊。
美國:信息化支撐農業發展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美國政府每年撥款10多億美元建設農業信息網絡,進行技術推廣和在線應用,農村高速上網日益普及。農業信息化體系日益完善,大量涉農信息化企業應運而生。這些企業利用政府公開發布的農業大數據進行分析、預測,并提供給農業生產者用于農場生產管理及精細化耕作,提高生產效率。
法國:打造大農業數據體系
法國是歐盟內部最大的農業生產國,也是世界第二大農業食品出口國。經過多年發展,法國農業信息數據庫目前十分完備,涵蓋種植、漁業、畜牧、農產品加工等領域。同時,一個集高新技術研發、商業市場咨詢、法律政策保障以及互聯網應用等在內的“大農業”數據體系正在打造中。農民足不出戶,便能在網上了解基礎農業信息行情。
德國:積極扶持數字農業
據德國機械和設備制造聯合會統計,德國2015年在農業技術方面的投入為54億歐元。在今年的漢諾威消費電子、信息及通信博覽會上,德國軟件供應商SAP公司推出“數字農業”解決方案,能在電腦上實時顯示多種生產信息,如某塊土地上種植何種作物、作物接受光照強度如何、土壤中水分和肥料分布情況,農民可據此優化生產,實現增產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