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素娟+伍愛春+潘穎
摘 要:高校的非政府采購是高校物資采購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提出當前高校的非政府采購存在信息發布具有局限性、招標文件編寫缺乏規范性、評標委員會自行確定等問題,探索高校非政府采購行為有效監管的手段,如制定規章制度,完善采購流程,提高采購透明度;建立物資管理數據系統,多方共享采購信息,等等,以保證高校非政府采購健康有序地發展。
關鍵詞:高校 非政府采購 管理對策
高校物資采購是一項具有專業性和技術性的活動,過程復雜且嚴謹,是學校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高校的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教育資金投入越來越多,高校物資采購的規模也大幅度增長。隨著在校學生人數的不斷增多,越來越多的學校增加了對學校建設的投入,自發加大了辦學條件的硬件設備建設,改善教學質量和校園環境。而高校物資采購呈現數量大、品種多、金額高、對象復雜等眾多特點,高校已然成為一個巨大的買方市場。在高校物資采購中,除了政府采購外,還有非政府采購行為。在本文中,所提及的非政府采購行為便是校內實行的自行采購,即是學院各部門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的政府集中采購目錄以外且在采購限額標準以下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而在采購過程中規范高校物資非政府采購的行為,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對于學校建設來說具有重大意義。
一、高校非政府采購項目存在的問題
(一)信息發布具有局限性
學校非政府采購的物資,一般方式主要有競爭性談判、公開競投、定點采購、詢價等,不同的高校所制定的規則不盡相同。但采取面向社會發布采購公告的,采購招標公告一般掛在學校官方網站或是粘貼于校內公告欄,這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公告信息的發布范圍。多數投標人并不習慣于關注高校網站,加之高校數量眾多,招標信息選擇的盲目性使得投標人在沒有收到提醒的前提下很少主動去關注某學校的信息網。因此,各高校所發布的招標采購信息收悉面窄,專業收視率低下,受眾分布不合理,存在行業局限性,缺乏一定的競爭性,這直接影響了潛在投標人的數量及廣泛性,從而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性價比更優的物資未能參與競選。
(二)招標文件編寫缺乏規范性
在自行采購招標項目上,就會涉及到編寫招標文件,但瀏覽一些網站,發現部分高校自行采購招標的文件編寫較為簡單,缺乏統一規范模板,內容不夠詳盡,經常是將主要需求注明,而沒有合同主要條款,編寫不夠規范。有時連具體的評標方法也未體現。
(三)評標委員會自行確定
高校在自行組織采購招標時,符合開標的項目所確定的評標專家組成員一般由采購申請部門代表及經濟、技術方面專家 3人以上(含 3人)單數組成。評標專家組為一次性臨時組織,從評標活動開始時組建,到評標活動結束時解散。有的高校選擇的評標專家組成員往往由采購部門、使用部門、審計部門等相關部門人員組成,在資質方面缺乏審查。
(四)采購透明度不高
有的高校在一些自行采購的過程中不夠公開透明是當前的一個主要問題。在開展的一些校內招標中,一般是由采購專門部門工作人員、紀檢監察相關人員以及使用部門的相關人員或專家參與,校內其他老師對采購渠道的選擇、物品價格的確定以及中標商家的產生等環節并不清楚,會存在較多的疑惑與猜忌。甚至還可能存在招標過程的記錄或談判記錄檔案并不完整的情況。這都說明了物資采購過程透明度不高等問題,有時會使得采購工作處于被動的局面。
(五)采購合同的簽訂不規范
有的高校確定了采購商家后,在進行合同簽訂時,往往由商家提供合同。一般情況來說,很多公司所做的合同比較規范,但是有的商家所提供的合同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合同要素不全,行文不規范。甚至有的時候,雙方將合同僅作為一項備案材料,合同的履行不夠嚴肅,往往由于物品的需求特性,商家與需求單位在簽訂合同后,還會進行一些“靈活”的變動。
二、高校非政府采購項目遵循的原則
作為高校物資采購的重要組成部分,非政府采購項目應遵循一定的原則。
(一)制度為本,程序至上
完善的規章制度是學校物資有序且有效采購的重要保障。制定完善的制度,對采購規則建章立制,使得學校申請采購部門按照規章辦事,依據程序辦事,才能嚴格有序地完成采購的每一項流程。
(二)樹立“服務學校”的利益觀
在物資采購過程中,需要把“有利于學校的發展、有利于學校資金的有效利用”擺在首位。這就需要采購人員堅守職業道德,樹立正確的利益觀,在采購過程中做到不以權謀私,正確地使用手中的權力,用好手中的權力。
三、加強高校非政府采購項目管理的對策
高校的自行招標采購等非政府采購方式,可以縮短采購招標時間,在價格上也容易壓降,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但需要完善制度、建立數據共享平臺等舉措,規范高校的非政府采購,充分發揮其作用,并做到有效監管。
(一)完善規章制度,規范采購流程,提高采購透明度
完善的規章制度是學校物資有序且有效采購的重要保障。制定完善的制度,對采購規則建章立制,規范物資采購計劃審批程序,使得學校申請采購部門按照規章辦事,依據程序辦事,才能嚴格有序地完成采購的每一項流程。比如制定符合學校實際的采購管理辦法、標準或細則,對物資從購置計劃到審批到驗收入庫都要有規范的要求。而采購所進行的所有有關活動都必須公開進行,如采購信息、采購過程以及采購結果須在校內甚至是向社會公開,以便接受學校教職工和社會的監督。
(二)建立物資管理數據系統,多方共享信息資源
在當前信息化發展迅猛的時代,借助網絡優勢對物資采購及信息管理是必要的。建立完善的數據庫系統,將分散的數據信息進行處理、分析和整合,實現信息的有效利用和共享,這對物資采購過程的各項環節,諸如立項、審批、招標、評標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信息庫包含供貨商信息、合同、評審專家、審批模板等,有助于需求部門從申請到中標合同的簽訂、驗收等工作高效完成。如建立起商家信息庫,可縮短物資采購過程的供應商的查找和詢價時間,提高時效性;按照采購需求的分類,建立相關學科的采購專家庫或評審專家庫,擴充專家庫,充分利用高校資源,同時按照評標委員會的成立標準,借鑒政府采購的方式從專家庫中選擇,進一步提高評標委員會的專業度。通過網絡資源的共享,可以加強各種信息的利用程度,從而實現各部門之間的多層面監督,提高工作效率和專業化的水平。
為便于物資采購的選擇,在數據庫系統中還應整理相關常用設備價格表,建立設備產品資料庫,確保產品質量。如果可以,根據昀近幾年對同一種產品的需求,把不同供應商的報價建成數據圖表,這樣,就便于需求單位在自己的理想價位選取性價比高的產品,采購人員根據統計的數據來挑出價格合理的供應商,也使得采購的渠道有依據。
(三)集中零星采購,嚴格執行各種采購方式的驗收制度
在高校的非政府采購項目中,經常會出現零星采購。而越是分散采購就越容易滋生腐敗或者說為腐敗提供溫床。如果能將一些零星采購轉為集中采購,就可以集合批量采購,降低采購成本,采購的過程和管理也相對專業化和規范化。通過集中采購實行重點的監控,減少腐敗問題的發生,從而提高采購效益。同時,將零星采購集合,可以在有關部門的共同參與和決策下,減少失誤。
對于零星采購項目的驗收,不能簡單查驗了之。在物品采購回來后,仍要嚴格執行驗收制度,對所簽合同加強后續監督。應由資產處工作人員、使用單位負責人、專家、使用人、紀檢監督工作人員等組成驗收小組進行仔細驗收。驗收完畢后,驗收人員應在驗收書上共同簽字。
(四)加強培訓學習,提高采購人員業務水平
采購本身的重要性和復雜性,決定了采購工作人員在專業和職業素質上需要有較高的水平。通過為采購人員提供一些專業知識和相關知識的業務培訓,定期參加一些專業學習,或考取相關資格證書,讓采購人員不僅要懂得采購的相關政策和具體流程,還要提高業務水平、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在具體的工作操作中,可以編寫規范的招標文件,發現合同上的紕漏,便于解決合同簽訂中出現的采購問題,具備一定的管理、溝通和協調能力,對一些常用設備的市場行情較為熟悉。
采購工作也是學校招標采購部門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內容。因此,要加強采購人員的防腐倡廉教育和法制教育,樹立遵紀守法觀念,杜絕腐敗。采購工作及其工作人員應自覺接受學校紀檢部門的審計和監督。做到廉潔采購,其實就是在保護學校利益和物資采購人的合法權益。
參考文獻:
[1]何文婷,基于網絡模式下的高校物資采購管理工作
[J],技術與創新管理,2014.7.
[2]馮雅琴,高校物資采購中的廉正風險與防控機制建設
[J],西南科技大學《高教研究》,2015 年第 2 期(總第 115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