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欣華 盧素花 藺海艷
(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遼寧 沈陽 110043)
六西格瑪工具在提高密封套合格率中的應用
田欣華 盧素花 藺海艷
(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遼寧 沈陽 110043)
本文以密封套零件為載體,介紹了過程能力分析、測量系統分析、單因子方差分析、一般線形模型、控制圖、雙樣本T實驗等典型六西格瑪工具在提高零件合格率中的應用。
六西格瑪工具;單因子方差分析;一般線形模型;控制圖
將密封套零件合格率提高至95%。
從人、機、料、法、環、測6個方面查找造成φ1990-0.029尺寸超差的原因,確定出4個可能的末端因素,分別是:測量系統誤差、裝夾方式、操作者經驗和切削深度。
4.1測量系統誤差
由2名操作者和1名檢驗員每人對10個零件重復測量3次。利用軟件對記錄的數據進行測量系統分析,得出測量系統的誤差占零件公差的16.62%,小于零件公差的30%,說明測量系統誤差不是顯著影響因素,測量數據可用。
4.2裝夾方式單因子方差分析
經過分析,得出P值為0.000,P值小于0.05,說明裝夾方式是影響尺寸不合格的顯著因素,如圖1所示。
4.3操作者單因子方差分析
經過分析,得出P值為0.081(圖略),P值大于0.05,說明操作者不是顯著影響因素。
4.4切削深度單因子方差分析
經過分析,得出P值為0.195(圖略),P值大于0.05,說明切削深度不是顯著影響因素。
4.5一般線性模型分析
通過一般線性模型分析,更加確定裝夾方式是影響尺寸的顯著因素,影響程度為69%,是關鍵的X,是項目的改進方向,如圖2所示。
一次裝夾,完成內孔外圓大余量切削的這種裝夾方式,使內應力得不到釋放,導致零件在自由狀態下變形是產生變異的因素。采取的改進措施是在精車內孔工步后,松壓板,讓零件釋放應力,二次裝夾,重新找正后再精車外圓。
應用控制圖對改進前后數據進行監控,如圖3所示。
控制圖顯示,改進后尺寸分布更加集中,波動幅度變小,無異常趨勢。
對改進前后收集的數據進行雙樣本T實驗,得出P為0.000(圖略),P值小于0.05,說明改進對合格率影響顯著,改進效果顯著。

圖1 裝夾方式單因子方差分析圖

圖2 一般線性模型分析圖

圖3 改進前后控制圖
應用過程能力分析、測量系統分析、單因子方差分析、一般線形模型、控制圖、雙樣本T實驗等典型六西格瑪工具可以系統、有效地對連續型數據進行測量、分析、改進和控制,從而達到質量改進的預期效果。
[1]馬林何楨.六西格瑪管理(第二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2]全國質量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辦公室組織編寫.質量專業理論與實務:中級.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12.
F27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