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碰撞和振動的輕量化轎車車身結構設計
基于置換材料和多學科優化設計策略設計輕量化車身結構,在保證其能滿足碰撞和振動標準條件下,最大限度地減輕質量。通過有限元分析,對完整汽車模型的正碰、偏碰和側碰進行研究,分析其峰值加速度、入侵距離及結構部件內部能量吸收。此外,將前3階固有頻率與碰撞指標相結合,形成設計約束;將22個部件的壁厚作為設計變量。采用拉丁方抽樣方法(LHS)進行設計空間抽樣,利用徑向基函數(RBF)方法求解多點碰撞響應及前3階固有頻率的替代模型。在碰撞和振動約束條件下,提出一種基于非線性化理論的部件優化問題。使用序列二次規劃(SQP)求解設計優化問題,結果與有限元分析比較驗證。與原設計部件相比,優化后的鎂合金部件具有明顯的減重效果和更好的性能。
研究了輕質材料的應用、替代建模及結構優化技術,對汽車進行輕量化設計,改進結構性能。22個鋼制部件來源于1996道奇霓虹,采用鎂合金AZ31替代。為獲得碰撞響應,利用LSDYNA軟件對道奇霓虹的3種碰撞情況進行有限元模型分析。為滿足振動的設計要求,對該車白車身(BIW)模型有限元碰撞模型進行改進,利用MSC Nastran進行振動分析,比較其一致性。
在前3階固有頻率下進行振動分析,研究結構的響應。使用LHS生成138個設計點,并得到相應的響應。為了降低計算成本,采用代理模型技術求解各點的響應。對振動的其它問題研究,可以改進結構剛度以及汽車耐撞性能。采用鎂合金替代和優化設計,整體可減重46.7kg,與采用鋼制部件相比減重約44.3%。
刊名: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英)
刊期:2014年第2期
作者:Morteza Kiani et al
編譯: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