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婷
江西省共青城市中學
?
將審美教育融入高中語文課堂
周 婷
江西省共青城市中學
高中語文教學不僅可以傳授給學生語文知識和語文技能,而且具有更多地陶冶學生情操的條件。本文通過對高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進行簡要的分析,提出了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有效策略。
高中語文;審美教育
語文學科不僅是訓練學生分析和運用語言的能力,而且是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的生活情趣,逐步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的特殊學科。語文教育是一種美的事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審美中獲得知識。美的具體性、情感性決定了我們在教學中,必須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去創造美,指導學生去觀察生活中的人和事,鑒別生活中的真、善、美。語文不僅是交際工具,也是文化的組成部分,其人文教育功能和內蘊豐厚的藝術魅力是學生精神生活、情感培養和智力發展的動力。可以說,語文教學的本質就是審美教育。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呢?
語文審美教育是素質教育、愉快教育的需要,豐富學生美感,發展其創造智慧,最終實現人文關懷的需要語文教材中充滿了自然美、人性美、哲理美等,成為學生流連忘返的勝景。素質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讓學生喜歡學習、熱愛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提高自己的知識、技能和品格性情,在愉快的氛圍中各方面都得到健康發展。有人認為語文教學多元化、層次化,顧此失彼,對教學質量提高沒有多大幫助。著名的教育家語言學家葉圣陶指出,進行審美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感是“語文教學懸著的明晰的目標”,強調學生有了審美能力和情趣,對葉圣陶先生的話,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語文教學與審美教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審美教育不僅是語文教學的必定目標之一,而且有助于促進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審美想象力,對學生創造力的發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文學作品的藝術美同現實社會相聯系,能激發學生的再造想象力,能激活學生的創造思維,鍛煉其審美想象。語文教育本身承載著教育下一代的歷史重任,它通過充滿豐富人文情懷和教育內涵的文章,教育學生,鼓勵學生,從而實現其對真善美的追求。
“文以載道”。語言是溝通的鑰匙,是文學創作的主要手段。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體悟文章、品味文章語言之美是非常重要的,這就好比我們與人交流,要在適當的場合說出適合的話,語言的美也就是在適當的時候說出了美的語言。如學習《鄉土情結》,文中用了大量的修辭手法來展現語言的美。如失根的蘭花、逐浪的浮萍、飛舞的秋蓬、因風四散的蒲公英這四個比喻,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遠離鄉土的游子們漂泊無定、孤苦無依的境遇。恰當的引用也使文章語言更富古韻,如引用韋莊的“未老先還鄉,還鄉須斷腸”寫出了離鄉闖蕩的人怕歸鄉的心態;孟浩然的“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寫出不得志后的思鄉之情和少年豪情的消滅;項羽的“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寫出闖蕩有成者志得意滿,意欲回鄉炫耀的迫切心情。文章融文、白和書面語、口語于一爐。提倡雕琢而無痕跡,刻意求工而又顯天然。如寫自己數十年的沉浮、甘苦與艱險:象牙塔、十字街、青云路、地獄門、相隔一層紙。語言之美是一篇文章的靈魂所在,引導學生體悟語言之美,是滲透審美教育的關鍵。
努力培養學生理解美,鑒賞美的能力,當代青年學生在生活中自覺地進行對他人的評價和自我評價,自覺地尋求生活如何美,人生如何美,此時他們的思想與感受最為敏銳,能深入到社會人生最細微的瑕疵中,但他們缺乏艱苦生活的磨練,閱歷淺,知識單一,對事物的鑒別能力比較差。在審美教育中,我們必須幫助學生練就一雙“慧眼”,鍛煉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剖析美的本質屬性,了解美的現象與美的本質的關系,從而獲得對美的正確認識和理解。
語文教材中的許多文學作品,其情感和美質往往是內涵的。這樣,在體味鑒賞文學作品時,可根據審美對象和審美主體的特點,輔之以情感內涵相近的音樂,創設一種和諧的情感意境,渲染出濃郁的審美氛圍,使學生在不知不覺的潛移默化中得到美感體驗和審美陶冶。如講授《大堰河——我的保姆》時,為了表現大堰河凄苦的人生,我們特地播放了二胡演奏曲《二泉映月》,哀婉悲涼的旋律再加上教師充滿感情的范讀.渲染出了強烈的傷感氛圍。許多學生不由得潸然淚下,真切地感到詩人對大堰河的同情、感激、摯愛以及對那個“可詛咒時代”的憎恨等感情.靈魂得到凈化和升華。這樣的教學能很自然地把學生引向文章的情感世界,讓他們帶著一種審美情感,自覺地有創造性地進入審美天地。
語文課堂中的審美教育是課程目標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依據教材的思想性、藝術性,寓教于樂的知、情、意的統一,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的審美觀,進而影響學生的生活態度以及人生觀、價值觀等。在語文課堂中滲透審美教育是每個高中語文教師應盡的職責。在生活中,美與丑就是一個矛盾的統一結合體,高中語文學的審美教育就是讓學生能夠對美學認識和感悟,通過教師的肢體語言,情感表述,啟發學生發現美,起到審美教育的作用。審美教育可陶冶人的情操,培養人的審美能力,在語文審美教育中獲得知識儲備。
[1]狄卓,陳樹生.高中語文古代詩歌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語文學刊.2010(02).
[2]陳會朝.高中語文教學要加強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教師.2009(12).
[3]肖純.試論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成才之路.2009(04).
[4]宋美琴.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素養之我見[J].考試周刊.2008(28).
[5]杜德印.高中語文教學中的美育[J].教育實踐與研究(中學版).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