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娟
河北省永清縣第一中學
?
初中思想品德課探究活動的開展策略
劉俊娟
河北省永清縣第一中學
新課程理念倡導學生“學中做”、“做中學”,將學生實踐探究能力的培養作為學科教育的首要目標。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發揮探究活動的作用,引導學生在思考與實踐中收獲知識、增強體驗、發展能力,從而順利實現三維教學目標。
思想品德課;探究活動;教學設計
探究活動是指教學過程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在探究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升能力的學習活動。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中,以探究活動為中心開展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課堂活力,充分體現新課標“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與道德實踐。”的宗旨。
1.從教材中來。
思想品德課的教科書中,每一個新知點之前都會有一個小方框,由材料、圖片、小問題構成,可以據此設計探究活動。例如,七年級下冊《珍惜無價的自尊》這一課教材中有陶行知校長“四塊糖的故事”可以據此設計探究活動。
設計意圖:在閱讀經典故事中,幫助學生理解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明確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的最基本表現。活動步驟:
(1)講述故事。請學生講述或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了解關于陶行知校長四塊糖的故事。
(2)交流體會。結合故事情節,就為什么犯了錯誤還給糖、此故事給我們的啟示等問題進行交流,體會如何尊重他人。
(3)總結經驗。搜集自己身邊和生活中的類似事例,從實例分析中理解善于尊重他人才能獲得尊重。
2.從媒體刊物資料中來。
作為思想品德課教師,要引導學生關心時事,有針對性地讀書和上網,看電視和閱讀,同時,教師便可以選擇和手機相應的和新鮮的素材來設計探究活動,以促實效。
3.從學生的生活實際中來。
探究活動的設計,還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有針對性地進行設計。初中思品課的編排與學生的成長軌跡是相吻合的,所以學生遇到的實際問題可以有目的地進行設計。
比如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在成長的過程中,最容易產生逆反心理,我們就可以針對這一心理現象,結合學生與父母在交往中遇到的一些矛盾、沖突,設計探究問題。
1.明確設計意圖。
探究活動的設計必須有相應的目標,也就是設計意圖,側重于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明確意圖,設計的時候就可以有的放矢,達到預期的效果。
2.設計好具體步驟。
探究活動的具體步驟一般是三個環節:
第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可以通過閱讀故事,小品表演,設計表格等形式引導學生進入相應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思考的動機和參與的愿望。
第二、觀點交鋒,討論交流。
這是探究活動的中心環節,是思緒的萌發,是情感的交流與碰撞,是個性的張揚,是情感態度價值觀達成的環節,一定要用心設計,適度調節,圓滿完成。
第三:總結歸納,展示成果。
本環節是此次探究活動的圓滿總結與落幕,目標達成,分享交流,求同存異,思想升華。
有效的探究活動要在良好的設計的基礎上精心安排,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首先,分組要注意,四人為宜,不超過六人,還要注意個人基礎、學習能力、性格因素等方面的搭配要均衡。
其次,選材精當,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避免冷場或漫無邊際。注意時間的控制,以免跑題或空泛。
再次,一定要注意實效。探究活動有相應的學習目標,切忌只圖場面熱鬧的作秀,一定要結合學生實際,目標明確,有條不紊地去實施。
我在《人生難免有挫折》這一課的教學中,設計了如下探究活動——一只青蛙掉進鮮奶桶
(1)情境設疑。我們的主人公小明,在參加了一次“青蛙掉進鮮奶桶”的情境體驗后,對自己的人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現在,讓我們一起參與到這個體驗中來吧。
(2)情境設置。一只青蛙掉進鮮奶桶中。
(3)分組討論。現在給同學們五分鐘的時間,分組討論嗎,展開想象,把故事補充完整。
A.青蛙說,這是命,于是盤起后腿,一動不動地等待死亡的降臨。
B.青蛙用腿蹬了兩下,然后說,這桶太深了,我不可能跳出去,今天死定啦。
C.青蛙打量四周,說:“真是不幸,但我的后腿還有勁,我要找到墊腳的東西,跳出這可怕的桶”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通過開展探究活動,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他們更愿意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思考、分析問題、交流討論,從而最終完成知識的自我構建。我們相信,這種以尊重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學習形式必將使思品課堂煥然一新。
[1]吳光平,初中思想品德活動式課堂教學討論[J].新課程·中學.2014年9期.
[2]秦利廣,淺談思想品德活動化教學中學生資源的運用[J].神州(下旬刊).2012年4期.
[3]姜殿友,初中思想品德“活動”教學初探[J].中小學教學研究.2006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