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衛紅
山西省垣曲縣高級職業中學
?
藝術生數學課堂的幾點反思
石衛紅
山西省垣曲縣高級職業中學
眾所周知,職業高中的藝術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中的大部分學生都是因為中考成績低才選擇走藝術道路的。數學課上,睡覺、說話、不學習的現象是常有的事,課堂效果差是一個不爭事實。但目前,仍有一部分教師,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不能正確面對這類學生,總會把這些上課不聽、下課不練,基礎很差、習慣很壞的學生視為打擊或放棄的對象,并給他們冠以“孺子不可教也”的罪名。我覺得這種做法對學生是不公平的,也是違背新的教學理念的。古人云: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我倒覺得,作為教師,教而時思之,不亦說乎?改進課堂,反思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嗎?下面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我們的數學課堂該反思些什么?
常言道:萬事開頭難。一節好課,導入非常關鍵,它不僅僅是對舊的教學活動的總結和概括,也是新的教學活動的開始。好的導入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思考和關注,使學生興趣盎然,還能讓學生按照教師指定的方向,漸入課堂佳境,有機地配合教師互動,共同達成課堂目標。尤其是職業高中的藝術生,他們天生愛動,注意力不集中,如果沒有一個好的故事情節或有趣的問題牽引他們,他們的思維很快就會脫離課堂,我行我素。因此,我們在教學導入中,可以設置一個學生不易回答的懸念或者有趣的故事,去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起到啟示、誘導的作用。比如,我們在講等差數列求和公式時,就可以講德國的數學家高斯在讀小學的時候,老師出了一道算術題“1+2+3+…+100=?”,老師剛讀完題目,高斯就在他的小黑板上寫出了答案5050,而其他學生還在一個數一個數挨個相加呢。那么,高斯怎么算那么快呢?在學生百思不得其解時,老師就可引出要講的內容,在學生的期待中,教學活動自然也會更加順暢。當然,由于每節課的內容不同、目標各異,導入的方法也不盡相同。比如,還可以根據本節課的重點、難點設疑,問題式導入等。
荷蘭著名的一位數學家曾經說過,學習數學最自然、最有效的方法是“再創造”或“數字化”。這個“化”的過程必須是由學習者自己主動去完成,而不是外界強加的。因此,我們在課堂設計上,要留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去閱讀、去探索,使學生體驗到挫折的艱辛和成功的快樂。再通過教師的引導、解說,指導學生做什么,怎么去做,如何總結自己的想法。在指導的過程中,可一步一步地進行啟發、誘導。如教材內容的大標題、小標題、某個概念、原理的意思、公式的識記特點與方法,能解決什么樣的問題,并將所學內容分解,便于學生自主。這種設計引導能讓不同數學基礎的學生都可以參與,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性、責任感和自尊心,使學生逐漸養成匯聚知識、積累經驗的習慣,有效地完成學習任務。例如,講雙曲線的幾何性質時,教師可以通過對比橢圓幾何性質的學習過程,給出學習內容的具體目標、要求和方式。同時,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和狀況給予引導,要求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做到:明確雙曲線的范圍、對稱性、頂點、離心率、漸近線等幾何性質與橢圓的區別,以及這部分知識的習題類型和解決策略。這對接下來要學習的拋物線也可起到一個引導學習的作用。
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上,會經常出現課堂混亂、睡倒一片的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聽不懂,對老師的講授內容不感興趣。藝術生的文化基礎決定了教學難度要降低,教學重心要下移。因此,在教學內容設計上,要有必要性、針對性、層次性、價值性,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因材施教,不能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去設置。要降低要求,刪減教材,學生有能力學會的就留,學生實在無能為力的內容要減,同時淡化知識體系的完整,邏輯結構的嚴密,那些繁瑣的計算、推理證明,沒有必要擠占學生的學習時間,更不能用偏題、難題來為難學生。教師應引導學生把更多的時間、精力用到基礎知識的動手實踐、演練上,對基本概念的理解上,對數學思想方法的提煉上,數學建模及運算能力的培養上。不要讓課堂變成了教師的口才表演陣地,教師講得天花亂墜,學生聽得昏昏欲睡。比如,在講圓錐曲線時,我們只要把圓錐曲線的定義、方程、簡單的幾何性質教給學生就行了,沒有必要給學生拓寬、引深,講什么第二定義、焦半徑、準線等概念,以便不給學生帶來更大的心理負擔。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只顧完成自己的教學內容,忽視了學生的認知情感,把學生當作接受知識的容器,不斷地講新內容,同時又要鞏固舊知識,導致新舊積壓,新的學不會,舊的學不實。同時,藝術生個體差異很明顯,作為教師,不能一刀切,要給每一個學生充分的發展空間和發展動力,不能顧此失彼,要以人為本,分層教學,對不同基礎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練習題及作業都要有不同程度上的區分和體現。同時,在教學評價上,要給基礎差的學生以傾斜,多聽他們的聲音,讓學生敢想、敢說,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只要他們有微小進步,就要及時表揚鼓勵,讓他們時常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以利再戰。
藝術生的數學課堂上,教學環節的安排是否銜接、是否得力也直接影響著這節課的成敗。因為藝術生學習的注意力時間是有限的,一旦環節脫節,失去了引領,學生就會走神。因此,在課堂環節設計上:首先,要注意一堂課的設計流程,注意每個環節的銜接,每個環節的解釋。出示問題、例題、習題首先要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其次,教師要準備充分,對所講的東西要特別熟練,要有預見性,隨時應對學生突發的情況,也許有同學是這里不理解,也許有同學是那里不清楚,要照顧到大多數的同學。出示問題、例題、習題之后就要想著如何啟發學生,如何給學生釋疑,并且釋疑時需要注意語言貼切,不要講了半天抓不住重點,學生越聽越糊涂。
總之,藝術生的數學課堂對我們數學教師而言,確實是一種新的挑戰。作為教師,我們必須更新觀念,不能一味地埋怨學生的基礎差,應該積極地改革教學、反思課堂中的不足并及時改進,在反思中積累經驗,更好的服務于教學,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收獲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