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江華
江西省星子中學
?
如何創建新型的歷史課堂教學模式
張江華
江西省星子中學
初中歷史教學作為中學教育的重要環節,承擔著培育高素質的“四有”公民的重任。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如何創建新型的歷史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綜合歷史素養,建立高效課堂,是我們每位中學歷史教師面對的重要課題。
初中歷史;高效課堂
歷史課程作為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重要學科載體,其位置極為重要。課改浪潮中,探索該學科的高效課堂之法研究者也不乏少數。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逐一闡述。
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整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歷史是人類曾走過的路,不管路程多么漫長,過程多么艱難,結果是否成功,它都給后人留下無窮的思考。歷史存在的意義正在于從中反觀出個體、社會乃至人類的某種基本規律。中學歷史教學的教育目的對這種借鑒進行了細化,新課程大綱提出了明確的教育目的:進行愛國主義,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國際主義,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優秀品德和革命傳統,優秀道德情操,堅持真理獻身科學,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社會發展等教育。因此,充分利用歷史,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思想教育,從而使學生從歷史中學習到各種優秀品質,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正確的社會發展觀,是我們歷史教育的終極意義。
課堂教學既是培養學生濃厚興趣的主陣地,也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主渠道。要想在四十五分鐘的課堂上獲取最大的成功,教師必須認真備課,鉆研教材,講究教法,還要對學生了如指掌。針對教材內容要緊緊把握住歷史教學的脈搏,旁征博引,貫通中外,不折不扣地做到精講多練,在講練結合中要突出重點,還要克服難點,另外也要分清知識的交匯點,抓住歷史知識的特點。正如德國著名詩人歌德所說的:“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币驗楦咧袣v史學科具有綜合性,還有一些其他的獨特功能。這就要求高中歷史教師務必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覺悟,提高業務水平,講課藝術也要更上一層樓。
1.運用各種多媒體和文史資料豐富課堂。
歷史是過去的客觀存在,具有不可復制的特點。因此很多的歷史事件單單靠一張嘴是很難讓學生明白其前因后果的。尤其是遇到時事激蕩的時代,往往風云際會,在相同的時間各個國家、各位英雄相互影響,彼此交錯。而這時候往往是學生最為感到困難的時候。由難而惑,惑而無趣,正是歷史課堂難以吸引學生的原因。借助較為符合史實的電影和電視劇就可以把困難的事情變得簡單而有趣。同時再利用多媒體等多種手段,分析尋找電影中所存在的與歷史教材和知識體系相矛盾的細節,更進一步的加深了歷史知識,在趣味中鞏固所學。同時小說是學生中普及率非常高的一類書籍。學生不但喜歡看而且有些學生還有非常的研究,只要加以合理的運用,完全可以成為讓歷史課堂有趣起來的得力工具。
2.采用各種方法來幫助學生準確記憶歷史史實。
面對應試的壓力,歷史課所以讓學生感到困難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歷史史實的記憶問題。從古至今,從國內到國際,太多的歷史史實需要記憶。有意識的采用多種方法來幫助學生記憶就成為活躍課堂的必要措施。讓歷史課堂不再是枯燥的說教,不再是歷史教材的朗讀和簡單重復,不再是一部死記硬背的單調工作,是我們作為史學工作者的責任。
3.注重語言的優美、生動、形象,語調的抑揚頓挫。
由于歷史學科具有時間性的特點,所以對歷史既不能直接觀察,也不能實踐,而初中生思維還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用優美、生動、形象鮮明準確的語言,講述歷史現象,歷史人物,這樣就能夠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加深學生對歷史理解和記憶。
對歷史課程資源的積極開發與充分利用,是歷史教學順利進行的基礎條件。在歷史課程的實施中,教師要強化歷史課程資源意識,因地制宜地開發和有效利用各種課程資源。
1.合理使用歷史教科書。
教材是教學的基本依據,但不是唯一的依據,突破教材原有的以課為單位的框架結構,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從而實現對教材的再創造。
2.綜合利用各類物質資源。
與各個學科相比,歷史課程資源具有豐富性、生動性和現實性的特點。教師在教學中要敢于突破教材的束縛,以三維目標為出發點,靈活運用各類視頻、實物、文學作品、互聯網等不同類型的物質資源,通過多變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教學的質量。
歷史教育的關鍵并不僅僅在于讓學生掌握多少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歷史的學習,使學生養成正確的歷史思維習慣,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從而為學生人格、個性的健康發展和學習能力的挖掘奠定基礎。
新課程標準要求歷史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和思考歷史問題,以利于學生的探究式學習,鍛煉學生發散性思維。如在學習明清經濟發展時,教師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明朝末年,廣東學子從廣州出發沿內河赴京趕考,沿途經過哪些地方?會看到明末社會的哪些情況?教師可要求學生展開合理想象,講述旅途見聞。這個問題使學生的思維情緒明顯活躍,學生就會從所學過的內容的回顧與思考中得出結論。
初中歷史的教學沒有固定方法,但要貴在得法,教師要抓住不同課型的不同特征,對癥下藥,一石激起千層浪,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保證讓學生進入角色,獲得成功的體驗,既明白了歷史道理,又學習得輕松自如,最終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優化歷史教學。
[1]宗陽.初中歷史學習型課堂構建的研究[J].中學課程資源.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