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冬
江西省鄱陽縣古南初中
?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張冬冬
江西省鄱陽縣古南初中
心理學告訴我們,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比較持久的認識某種對象的知覺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是初中美術教學的重點內容。無論是造型表現、設計應用,還是欣賞評述和綜合探索,觀察能力的培養都是教學展開的重要基礎。初中的美術教學,不是要培養藝術家,而是要培養學生具有像藝術家那樣的觀察、創造和審美能力。
初中美術;課堂教學;觀察能力
美術作品的任何一種形式表達都起始于觀察。在美術教學中,觀察是視覺藝術最基礎的活動,是繪畫訓練的起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對于提高美術課的課時效率,提高學生認識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那么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呢?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好一切知識的動力,沒有興趣什么都不會去思考探究。因此,想讓學生學得知識,就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的求知欲得到膨脹,學生就會積極主動的發揮主觀能動性。比如,用非常新穎的方式進行有趣導言就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執教《空間的魅力》一課時,利用一個學生非常感興趣的問題向學生發問:狗為什么會越來越小呢?學生感到生活中的這個問題非常有意思,于是就產生了興趣,由此引出了生活中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由于學生有預習,就回答得非常好,老師也就鼓勵和表揚了這些學生,從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得到了充分地調動。我乘勢把平行透視與成角透視這兩難點進行了突破解決。當然還可以在美術教學中采取多種教學手段,比如影視、錄像、多媒體、范畫甚至故事、游戲、音樂等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同時更能使學生積極地去觀察思考。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提高觀察興趣的過程中,要重視對學生的鼓勵,對觀察能力的提高要肯定;在觀察不成功時,要鼓勵學生增強信心,進行引導,不可挫傷培養觀察能力的信心和積極性,這樣才能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烏申斯基曾經說過:“好習慣是人在神經系統中存放的資本,這個資本會不斷增長,一個人畢生都可以享用到它的利息。而壞習慣是道德上無法償清的債務,這種債務能以不斷增長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創舉失敗,并把他引到人生破產的地步。”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視知覺活動。因此,人們在觀察事物的時候,若是沒有明確觀察的目的,他們就會一味地去認真研究觀察細節的東西而卻忽視了全局的問題,這樣就會導致不能把握主次。這樣就要求我們廣大美術教師在教學中,要認真去指導學生進行有目的的觀察,防止學生那種盲目地走馬觀花,將問題融進觀察之中,這樣才會帶著所思考的問題進行探究,從而學生就會尋找出事物的規律性,掌握其特征,更加懂得觀察事物的重要意義。也要引導他們知道只有勤于觀察、善于觀察才能能夠發現新的問題,并且有所提高和收獲,以激勵學生觀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在教學中,我們要認真去研究和引導學生觀察的方法,真正打開學生觀察的慧眼,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就會使學生注意留心那些所要觀察的事物,長此以往,就會培養學生觀察的習慣。同時,還要引領學生進行課外實踐觀察,對周圍的一切事物都要進行觀察后的描繪記錄,形成對素材的積累和創造,他們也會潛移默化地形成觀察習慣。
美術作品的欣賞與臨摹教學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也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尤其是對學生美術觀察能力之精確程度的提高。與寫生訓練教學不同,欣賞、臨摹教學中的觀察對象已經是既定的美術作品。那么欣賞與臨摹教學中的觀察就不僅僅只限于作品本身,在很多時候,還要體驗作者的情感,這是觀察的最高境界,即通過靜止的美術作品觀察體會作者生動、鮮活而強烈的情感。在臨摹教學中,還存在一個表現“體驗”這一重要的教學課題。
初中的美術教學,在欣賞與臨摹的實踐中,雖沒有上述那樣高的美學要求和鑒賞難度,但其過程我們仍要注意,尤其是對作者情感的體驗這一環節。在欣賞教學中,我利用電腦的有利條件,將圖片進行放大處理,學生們就會看到許多在課本上模糊不清的地方。例如在欣賞《阿爾諾芬尼夫婦像》的教學中,兩個主人翁之間的鏡子里的圖象,將其放大后,學生驚訝的表情出現了,他們體會到原來原畫是這樣的精細入微。在臨摹教學的展開中,我把教學的目的定位在以形式美的臨摹為主,以作者情感的體驗性臨摹為輔。對于畫的形式的臨摹,我要求他們可以選擇三種方式:第一種是用坐標格作準確臨摹;第二種是自由而準確的臨摹;第三種則是純自由的臨摹。我所選的一些范本基本上屬于現實主義作品,例如米勒的《農婦對話》、希施金的《橡樹》等。在體驗性臨摹中我選擇的是一些寫意類的繪畫作品,例如馬蒂斯的小速寫、中國的寫意畫范本等,主要是要他們體驗用筆繪畫時的情緒與情感投入。有時候,我還要求大家進行變形式的臨摹,即對原作進行夸張、變形的處理。不過在形式上的變形、夸張與新的構成不能脫離原作的風格面貌。這些在教學實踐中都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
觀察能力的提高也在于鍛煉。畫速寫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基本功,是記錄生活、積累繪畫素材的手段,是鍛煉人們繪畫的概括能力、默寫能力的最好方法。我在學生樂觀察、會觀察的基礎上,指導他們把每日觀察到的見聞、人物、動物、風景、建筑物等,用速寫的形式表現出來,并定期開展作品展覽活動,這不僅培養了學生敏銳的觀察力,也錘煉了繪畫技能,還潛移默化地提高了他們的思想意識,培養了良好的觀察習慣。
總之,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是很重要的。觀察能力人人都有,教師只有將蘊藏在學生身上的寶貴資源,積極開發,才能培養出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態度,鍛造出具有科學精神和藝術修養的新一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