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文華
河北省武邑縣清涼店中學
?
初中音樂課堂情境的營造
信文華
河北省武邑縣清涼店中學
多少年以來,傳統的教育觀念認為,音樂是一種技藝課。老師只要把課本上的知識傳授給學生,這樣就算是目的達到。其實,整個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的一個過程,現代的教學不在局限于傳統的單向活動方式,而是強調教學時一種多邊的活動,提倡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多邊互動。傳統的教學,關注老師怎么教,而現在的教育理念則是關注學生怎么學,老師只起到引導的作用,教學的主題則是學生。新課程標準要求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師生要共同營造和諧、愉快、合作的教學氛圍。在此理念下,教師要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濃厚興趣,變“厭學”為“樂學”,從“被動學習”走向“主動學習”,最終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根據新課程“互動”的理念,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我結合多年教學實踐,進行了“師生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索。
1.情境創設能激起學生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學習。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只要有了興趣,孩子們就會產生學習的欲望和熱情,就能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如果教師善于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創造一種生動的教學情景,引導學生進入這種情景,學習就變得不再枯燥無味,學習音樂的興趣才會被激起。
2.情境創設能營造氛圍,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情境,是能喚起學生心底情感一個環境。通過它把學生帶入與教材內容相應的氛圍中,師生在此情此景中進行情景交融的教學活動,從而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3.情境創設能啟發想象,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音樂。學生對音樂的感知是比較抽象的,既看不見也摸不著,因此,在欣賞音樂時必須要有活躍的思維,大膽想象音樂描繪的畫面,并隨著音樂情緒的起伏不斷變幻。如果教學形式呆板生硬,學生的思想就會被束縛,對音樂欣賞的想象力、創造力便無法充分發揮。因此,需要教師用生動的語言和畫面營造一個與音樂形象相適應的意境,引導學生去想象,學生才能深入理解音樂情感。
4.情境創設能豐富學生情感體驗,陶冶情操。我國著名的音樂家冼星海說:“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教師要是能創設適合音樂教育的美的環境,讓學生積極參與歌唱、欣賞、表演等音樂活動,學生就能從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感受和領悟音樂的美妙和音樂的力量,陶冶情操。
烏申斯基說:“沒有興趣,被迫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愛因斯坦也曾講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音樂創新教學的基礎和源泉,課堂教學中的愉悅,會極大地引發學生學習的沖動,喚起學生的創新熱情。教師恰當的評價會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師生互動式”教學模式,就是要求為創設與教學內容相符合的情境,來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如:在教唱歌曲《茉莉花》時,我一改以往教學風格,不讓學生聽著音樂進教室。事先準備一些茉莉花,塑料的也行,帶領學生像搞節日活動那樣,扎起彩綢,吊起花籃(茉莉花),伴以歡快、熱烈的秧歌音樂,要求學生扭著秧歌進教室。學生興趣盎然,自我表現自然就強烈了。
為了營造更為強烈的音樂氛圍,可以將傳統的成排成行的座次形式改變成“弧形”“圓形”的座位形式。這樣可以消除了師生間相互交往,相互合作的心理障礙,大大地縮短了師生間的心理距離,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師生之間溝通也并不僅僅非要說話,在開放的音樂教學中,和諧、合作、愉快的氛圍,可以拉近師生的距離,融洽師生的關系。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是導演,引領著學生走進音樂的殿堂,學生汲取著音樂的滋養,身心得到了發展。教師是演員,師生合作載歌載舞,歡歌娛樂,在實踐中愉悅身心,有效教學得到了很好體現。大膽說、大膽想、大膽唱、大膽演,就可以樹立學生進步的信心,讓美飄逸在教室,讓美走進每個學生的心靈。
1.給學生一個舞臺。新課程理念要求師生平等,才能構建“師生互動式”教學課堂。這也就啟發我們,初中音樂教學中要堅持以學生為主,教師作為合作者,只能通過適當點撥,發揮向導作用,這樣才能構建師生間相互交往和愉快合作的和諧關系,堅持下去,就可以挖掘學生的聰明才智和培養學生健康的個性。隨著學生不斷地的參與,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循環往復,學生素質不斷得到提高。
2.讓大賽走進課堂。好勝心強是學生的主要性格特點之一,保護好學生的好勝心,也就是保護了學生的積極性。如讓學生在課堂上“表演唱”就是利用學生這一性格特點,從而完成教學任務。每次上音樂課,為了激勵學生上臺來表演唱,我準備了很獎品來鼓勵大膽的學生。效果很好,學生熱情也很高,一展他們的歌喉。我深刻的感受到,音樂教學中樂理知識的講解是最枯燥、最乏味的,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事先設計,采用分組搶答的方式來奪紅旗,效果并不比表演唱差。這樣,愉快、和諧的教學氛圍就營造得濃濃的了。
3.提高活動的有效性。每門學科都有活動課。音樂活動課是音樂課堂理論教學的補充。活動課也有基本教學任務,更多的是學生自己動手。如上器樂課時,在必要的理論輔導基礎上,教師也要與學生一起齊奏、合奏。需要配打擊樂時,教師設計好相關的鑼鼓點后,和學生一起合作演奏各種打擊樂器,必要時為學生演唱歌曲作伴奏。此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設計合適的伴奏音型,讓他們用自己的樂器為教師演奏的樂曲進行伴奏……師生合作,共同參與,不但使課堂變得生機勃勃,而且營造出和諧、愉快的良好教學氛圍。
由此看來,在音樂教學中實施自主學習,放手讓學生在音樂的環境中學習音樂、理解音樂、感悟音樂、表現音樂。真正給學生一個展示的舞臺,一個鍛煉的機會,一個成功的體驗。讓學生由教育教學的“被動角色”躍為“主動角色”,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通過師生共同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進而體現“互動”為音樂課堂所帶來的最佳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