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
探秘爪哇島:美景與瑰寶交織的古國
陽光
爪哇國并不是一個莫須有的國度,它實際上就是千島之國印尼所屬的爪哇島。作為東南亞古老島國的爪哇,不僅海景迷人,繁花似錦,更保留著偉大的建筑婆羅浮屠,它與金字塔、吳哥窟和長城并稱為“東方四大奇跡”。
爪哇島是印尼第四大島,也是印尼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印尼首都雅加達也位于此。爪哇島曾是經聲佛號不斷、黃袍耀日的佛國,著名的婆羅浮屠佛塔虎踞在寶島的高原上。中國古代僧人法顯和義凈曾漂洋過海來到爪哇國,為了信仰九死一生。

日惹南臨印度洋,是傳說中爪哇國的中心,我們慕名來到這座城市,只為追尋南半球最大最古老的文明遺跡——婆羅浮屠。與金字塔、長城、吳哥窟一起被譽為東方四大奇跡的婆羅浮屠,在長達上千年的時間里,都被火山灰蓋得嚴嚴實實,即便是今天,比起其他三個聞名全球的奇跡,它依然顯得默默無聞。但是當你真正身臨其境的時候就會發現,這座建于公元824年的佛教遺跡,其恢弘與震撼遠遠超出你的想象。
為了朝拜心中期待已久的圣地,天還沒亮我便來到婆羅浮屠腳下,等待與它一同迎接最美日出。透過薄薄的晨霧,密林里的山丘上,一座龐大的、似塔非塔的建筑漸漸浮現出來,莊嚴而神秘。登臨塔頂,與一座座佛陀相視而對,心中變得異常平靜,別無他念,唯有癡迷地等待陽光灑滿佛陀的那一絕美瞬間。
婆羅浮屠,意即建在丘陵上的廟宇。1000多年前,為了安放釋迦牟尼的舍利,幾十萬工匠耗時75年、用200萬塊灰黑色的火山巖搭建起了這座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佛教遺址。你可以驚嘆這座建筑為神的奇跡,也可以贊嘆1000多年前的工匠居然能夠如此巧奪天工——這200萬塊石塊之間,沒有使用任何黏合物。

然而,這座令人贊嘆的建筑卻命運多舛。婆羅浮屠,是最低調的世界奇跡之一,也是最飽經磨難的世界
奇跡之一。公元1006年,一次火山爆發將婆羅浮屠埋于地下。這一埋就是806年,直到1812年,才被英國人Raffles發現,當時嚴重毀壞。婆羅浮屠分別于1814年、1834年、1907年至1911年進行了清理與維修,但情況不太理想。最終,1973~1983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協助下,才得以大事修復一番,希望它能保留下一個千年。

婆羅浮屠坐落在一個方形臺子上,10層佛塔像金字塔一樣由大到小排列。按佛教說法,10層佛塔代表10層正果,從四方的底層走向佛塔的圓頂,象征著從蒼茫大地走向天穹,凡人便由此修煉成佛、走向圓滿。
按照向導的提示,我從東面開始,按照轉山的方式從它的底部拾階而上。踏上一層臺階,便來到一個浮雕組成的靈動世界——每一層的回廊和欄桿上,都刻有上千幅浮雕,一塊一塊連起來,有4公里長。浮雕上刻的是佛教故事,有栩栩如生的佛陀、菩提樹和各種動物講述的各種傳奇,如同一部龐大的佛教史詩。令人眼花繚亂的不僅是回廊里的浮雕,每一層回廊平臺上端外側的佛龕中,一共坐落著432座佛像,佛塔的頂層還有72尊在小鐘塔里修煉的佛像,人們只能通過塔空才能一睹尊榮。這些神態各異的佛像按東南西北中不同方位,分別作指地、施與、禪定、無畏、轉法輪手印。
和多災多難的印尼一樣,婆羅浮屠也躲避不了人性里的仇恨、貪婪等黑暗面給它帶來的災難。1985年,恐怖分子將11顆定時炸藥置于孔鐘型佛塔之中,結果炸毀了9座。而東西南北各方外側的佛像,很多已失去了頭部——傳言佛像頭部藏有金子,于是被貪財的人們偷去。然而,千百年來,佛像的面部一直帶有若有似無的微笑,就這樣靜靜地看著來到這里的人們——不論他們是帶來一顆虔誠的心,還是不祥的災難。
走過長長的回廊,邁過層層石階,主佛塔終于呈現在眼前。它就代表了極樂世界。這是一個直徑10米、高16米的鐘形佛塔,塔身密不透風,塔內卻空無一物。因為人類從未到過極樂世界,所以無法憑空想象極樂世界的樣子,就把它建成了空的。這就是佛教涅槃的完美境界嗎?周圍的人們仰望著佛塔,滿臉虔誠。雖然爪哇島上的人現在大多信奉伊斯蘭教,但他們仍像來自世界各地的佛教徒一般,對婆羅浮屠充滿了崇敬。畢竟,正是印尼人的智慧和宗教文化的完美結合,才造就了如此偉大的世界奇跡。
來到爪哇島最古老的城市日惹,發現與婆羅浮屠輝煌的名聲相反,佛教在爪哇島已日漸勢微。日惹是安詳和平之城的意思。與世無爭、祥和寧靜也是這座城市的特征。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種族的人,在日惹都能和平相處。
日惹的安詳與平和,與一個人的功勞密不可分,那就是蘇丹王。正是在蘇丹的統治下,日惹古城得以保存幾個世紀以來的傳統。日惹永恒的傳統標志,就是金碧輝煌的keraton,即位于城市中央位置的蘇丹王宮。蘇丹王宮250多年前由蘇丹王一世設計并建造,蘇丹現在還居住在這里,雖然開放參觀的地方有限,但
仍能一窺爪哇古王朝的風貌。
宮內,隨處可見腰間別著格利斯短劍的侍衛,時而聽到悠揚的加美蘭音樂在宮里繚繞。侍衛和宮女一律身著傳統的“巴迪克”蠟染服飾,裹著紗籠,姿態優雅。在宮中,無論是侍奉蘇丹的宮女,還是表演加美蘭器樂的樂師,大都年事已高,卻仍然盡忠職守,成為宮內一道活的布景。他們都是蘇丹家族的忠實擁戴者,也是爪哇文化的虔誠守護人。
我選擇住在最有歷史感的殖民風情酒店——Phoenix Hotel鳳凰酒店。之所以喜歡鳳凰酒店,因為它非常有“內容”。建于1918年,百年殖民風情的余韻已經深深印刻在酒店的每個角落,每一個物件兒都有一段故事,每一處角落都在訴說一段歷史,這是任何星級土豪大酒店都無法企及的。
爪哇國,造物主似乎特別寵幸這個神奇的國度,讓它在碧藍的大海中營造出如夢似幻的美景,卻又仿佛忘記看顧于它,時時有地震、火山噴發等天災的消息傳來。也正因如此,才讓它更加神秘,更加讓人欲罷不能,它注定是一個讓人既忐忑又充滿驚喜的旅行目的地,既擁有最現代的度假設施,又完美保留了自己獨有的傳統,亦古亦今。
同在爪哇中部的中心地帶,小城梭羅的光芒卻一直被附近的著名旅游城市日惹掩蓋。但這座以巧奪天工的蠟染、神秘莫測的皮影和優雅柔美的舞蹈而聞名的小城,卻能讓你領略到更為原汁原味的爪哇文化。
爪哇的蠟染舉世聞名,并于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不過唯有現在,當我步入眼前這棟殖民風格的米白色建筑,見到展陳在爪哇古董家具中的上千塊“花布”時,才知雅尼塔“蠟染王國”的形容所言不虛,而這,只是這座私人博物館不到十分之一的收藏。
博物館主人桑淘沙?多利阿夫婦,在四十多年的收藏中積累了一萬多件不同時期的蠟染杰作,如此龐大的規模,全世界都無人能出其右。導游朱迪讓我們細看眼前的花紋,它們很規則,但因為是手工印染,完全沒有機器制品的死板?!斑@是爪哇本土的紋樣,我們稱其為kawung,指的是圓圈交叉而成的網格,普蘭巴南的寺廟墻壁上也繪有類似的紋樣。除此之外,從前還常用花紋草紋,它們也是現今最常見的?!薄斑@些呢?”“你覺得像什么?”“翅膀。”“沒錯,翅膀象征著一位印度教的神靈,他鷹頭人身,背有巨翅,名字你們并不陌生——揭路荼(Garuda)?!?/p>
朱迪告訴我們,隨著印度教和佛教傳入爪哇,蠟染中出現了孔雀、大象、許愿樹等圖案,其后伊斯蘭教占據了主導,阿拉伯書法則成為常用的紋樣。此外,我們還能從龍、云朵、鳳凰、麒麟中看出中國的影響,從蝴蝶、櫻花、菊花中看到日本的元素,在馬、城堡、自行車中找到歐洲殖民的痕跡。“一部蠟染發展史,也是一部爪哇變遷史?!?/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