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
“平均睡眠時間”一直和我沒關系
我女兒小時候不怎么喜歡睡覺。我肯定沒享受過傳說中新生兒要呼呼睡上十幾個小時的好日子。娃不愛睡覺+母乳喂養,就更是雙重折磨。對此,估計每一位母乳媽媽也都深有感觸:哺乳期的睡眠是一堆堆的碎片,從未睡過一個自然醒的整覺。我同事在這期雜志的一篇文章里問:“喂奶,看寶寶還是看鐘表?”其實,我覺得我們那時候看鐘表,是想知道自己剛剛只睡了多少分鐘……
等女兒大一些,能睡整覺了,卻總是晚睡早起,精神抖擻,秀目圓睜,還極少午睡,完全不顧及她媽已經在旁邊哈欠連天灰頭土臉困得像狗。
然后,終于盼著她過上了必須早睡的上學生涯,可她睡了,我又不舍得睡了。那是多么適合看書、看電影、做手工的時光啊!但睡得太晚,早早起床給她做早飯,又成了每天的酷刑,戰勝自我的巨大考驗!
總之,我是個一直很困的媽。
我覺得我周圍的媽也都沒好到哪兒去。那些喜歡睡覺,睡眠習慣特別好,睡眠時間又特別長的娃,真是少之又少。只不過有些媽天生覺少,有些媽靠咖啡、濃茶各種提著神兒,所以看起來都還是女強人罷了。
所以,在看這期“成長里程碑”關于睡眠習慣的文章時,也希望新媽媽們首先了解,睡眠時間只是一個“平均數”。也許你家寶寶離這個“平均值”可能還有一定距離。記得還是崔玉濤醫生在我們這兒出版“崔玉濤自然養育系列”的第一本書的工作會時,和我們說過: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各種發育上是那個平均值,但如果孩子間沒有較大的差異,又何來平均值呢?養孩子又不是批量生產的事。想想看,可不!我家娃就是那個拉低平均數的孩子!
所以,當還是養育新手的你,看到很多無論是睡眠時間,還是每天應該喝多少毫升的奶、吃多少克的食物的數據時,都應該知道,它們是平均值!它們可以成為你的養育參考,但不一定是你家娃的養育標準,更不應該成為讓你焦慮的一道魔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