儉林
為什么你結束忙碌工作后,睡了10個小時仍然覺得很累?我們休息對了嗎?
休息的真正含義是修復疲勞,放松神經,當你重新投入工作學習時覺得自己又是一個精力充沛的人。如果你的休息方式并不能為你帶來這些,那么,無論這些方法看上去多有趣,它都是一種錯誤。
生理學家謝切諾夫做過一個實驗。為消除右手的疲勞,他采取兩種方式:一種是讓兩只手靜止休息,另一種是在右手靜止的同時讓左手適當活動,然后在疲勞測量器上對右手的握力進行測試。結果表明,在左手活動的情況下,右手的疲勞消除得更快,這證明變換人的活動內容確實是積極的休息方式。

一天忙碌的工作之后,你嘆道:“太累了,今晚我要睡個好覺。”我們對疲勞的第一反應往往是“去躺躺吧”,但這是一個陷阱。睡眠的確是一種有效的休息方式,但它主要對睡眠不足者或體力勞動者適用,而對于腦力勞動者來說,可以在床上躺一躺,閉目養神,讓全身肌肉和神經完全放松后,再起來活動活動。
科學研究顯示,腦力勞動者一周至少要有2次有氧運動,這比“補瞌睡”的休息效果更好。既然單純睡覺不能幫助我們休息大腦,那什么辦法才可以?答案是不停止活動,只是改變活動的內容。大腦皮質的100多億神經細胞,功能都不一樣,它們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組合成各不相同的聯合功能區,這一區域活動,另一區域就休息。
你可以這樣休息
越到周末越早睡覺。10點入睡,然后在7點起床,去沒有人的街上走走,你會發現這一天可以和過去的千萬個周末都不相同。
走一條陌生的胡同。找一條你從沒去過的胡同,把它走完。你會發現這個你感到膩味的城市,其實你并沒有完全體會到它的妙處。
做點困難的事。心理學家發現,如果你是精神容易緊張的人,壓力特別大的時候,可以為自己再找份工作,但不要和你的職業類似。比如去孤兒院做義工或者做一道超級復雜的數學題。
我們的疲憊主要來自對現有的一成不變的生活的厭倦。所以最好的休息項目就是那些讓我們重新找到生活和工作熱情的活動。如果你干完一件事,能夠幸福地感嘆“明天又是新的一天”,那這件事對你來說,就是最好的恢復熱情、調節情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