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健
摘 要: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推進,賦予了林業責任和任務更加繁重,建設生態林業,珍愛青山綠水,保護森林資源已成為社會共識,森林防火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出,各種措施和管理制度也進一步提升和完善。但隨著旅游踏青人員增多、流動人員頻繁、林下可燃物的不斷增加,森林防火形勢也更加嚴峻。本文以介紹修水森林防火基本情況,指出了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森林防火管理措施,以促進森林防火能力提升,為生態屏障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
關鍵詞:林業資源;防火;管理
中圖分類號:S76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159
1 森林防火現狀
1.1 基本情況
修水位于江西省西北部,與湘鄂贛三省九縣接壤,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之稱,屬南方48個重點林業縣之一。是江西省林地面積最大的縣和國家一級火險單位,也是國家新一輪扶貧縣,全縣林地面積35.33萬hm2,森林覆蓋率73.1%,人口86萬,37個鄉鎮,4個國有林場,專業森林消防隊1支,半專業撲火隊40支,村急應急隊伍365支,專職兼職護林員700多人。由于地域廣闊,人口眾多,森林防火難度特別大,森林火災發生較多。
1.2 存在問題
1.2.1 區位環境復雜
修水是江西省林地面積最大的縣,山勢地形復雜,芭茅山、荒山不少,林下枯枝落葉厚,特別與湘鄂贛三省九縣交界處全部是高山連綿,線路長達200km。
1.2.2 農事用火壓力大
修水是一個典型的傳統農業大縣,全縣農業人口達到60多萬人,再加上林業、農業產業化迅速發展,煉山燒荒一時難以杜絕。
1.3 主要表現形式
1.3.1 防火責任制落實不到位
少數地方層層責任落實嚴重脫節,特別是少數部門包村工作組、鄉鎮駐村干部、村組包片干部和巡山護林員責任僅停留在紙上、墻上,履責成為一句空話。
1.3.2 是火災撲救不及時
少數鄉鎮對出現火情意識不強,撲救組織措施遲緩,科學安排調度不力,抱僥幸心態,甚至有些鄉鎮怕追究責任,瞞報、遲報火情,造成小火釀成大災。
1.3.3 野外用火屢禁不止
一些地方落實“五個禁止”態度不堅決,措施不得力,在林區吸煙、燒荒、燒田埂、上墳燒紙等違規用火處罰不嚴,特別是部分鄉鎮私自違規“煉山”現象仍然比較突出。
1.3.4 防火經費投入不足
部分鄉鎮輕預防、重撲救,在預防上不愿意多花錢,造成撲火裝備嚴重不足,隊伍保障嚴重偏低,防火專職人員工作積極性下降,甚至有些村全年防火投入嚴重偏低,極大地制約了森林防火。
2 清醒認識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來,修水縣委、縣政府提出“生態立縣,綠色發展”戰略,把森林防火列入森林資源保護工作中首要地位,要求各級政府和林業部門要高度重視森林防火工作,充分認清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嚴峻性和重要性,全縣上下要履職盡責,采取各種措施防止森林火災的發生,確保森林資源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2.1 森林防火事關生態立縣戰略成敗
近年來,修水縣提出了生態立縣,綠色發展戰略,突出生態這一最大特色,賦予了林業在保護和建設修水良好生態環境中的特殊歷史地位,也給森林防火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如果森林防火工作做不好,到處發生火災,生態立縣就會成為一句空話。
2.2 森林防火工作事關青山綠水的持續
近幾年意識到森林對于子孫后代的長遠發展,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越加重視,森林資源也更加豐富,目前,青山綠水是修水最大的品牌,綠色旅游是修水吸引游客一張靚麗名片,做好這些地方的森林防火工作,任務更加繁重,意義更加重大。因此,做好森林防火不僅是為了發展修水縣的林業資源,更主要的是保護修水縣的生態環境。
2.3 森林防火工作事關和諧穩定的大局
一旦發生森林火災,不僅容易造成森林資源和人員傷亡事故,而且可能釀成國家災難。2007年的希臘森林大火波及一半以上的國土,致使全國進入緊急狀態。
3 落實森林防火管理措施
3.1 強化責任意識,加強組織領導
大力推行“黨政同責”領導責任機制,明確鄉鎮黨委一把手也是森林防火工作第一責任人,落實鄉鎮書記、鄉鎮長為主要責任人,鄉鎮分管領導為直接責任人,鄉鎮駐村(片)干部、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為具體責任人領導責任制。推進森林防火“十三”包責任制,明確縣領導包片,縣直部門包鄉鎮,鄉鎮書記、鄉鎮長包片,鄉鎮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組長黨員包戶,戶主包全家,責任山主包責任山場,廠長包職工,校長包學生,監管人包監護對象,車主包乘客,森林公安派出所包火案查處,將森林防火責任狀簽訂到村、組、戶及山頭地塊;確保責任落實到每個人、每個山頭地塊。推行《森林防火重點管理辦法》,對出現森林火災達到重點管理要求的給予鄉鎮實施重點管理,取消鄉鎮評先評優資格,鄉鎮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在重點管理期內不得提拔重用。
3.2 嚴控火源管理,杜絕野外用火
切實消除火險隱患,加大巡護管控力度,要緊盯重點人員、重點部位和清明節、春節等重要時節的火源管控,嚴禁野外用火。控制生產性火源,對燒荒燒灰、造林煉山等生產性用火,必須嚴格執行野外生產性用火審批制度,嚴禁私自放火,嚴防失火。
3.3 加大資金投入,提高防火保障能力
開展森林防火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等具有重要的意義,與此同時森林防火也是一項公益性事業,必須要加大投入,近幾年,修水縣在防火投入了持續增加,實現了森林防火逐年好轉,森林火災也逐年減少。
3.3.1 財政投入加大
多渠道多方面籌集資金,優化資金結構,提高資金利用效率。
3.3.2 隊伍建設加快
近幾年,先后投入500多萬元組建了全省一流的撲火專業隊伍,配齊配全先進撲火隊裝備,特別是在加強村應急撲火隊伍建設中,全縣從2014年起每年投入50多萬元為村應急隊伍配置裝備。
3.3.3 防火項目逐步實施
近3a,修水縣先后爭取并實施了《江西省九嶺山森林防火綜合治理工程項目》和《江西省修河源森林防火綜合治理工程二期項目》,項目投入資金1100多萬元,先后建成了高標準營房、監控等,有效地減少了森林火災損失.
3.4 加大宣傳發動,提升火情監測水平
森林防火突發性強,危害性大,一刻也不能松懈。加強防火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防火意識。搞好森林防火工作,基礎是群眾,重點在基層。森林防火必須面向千家萬戶,要把工作重點放在基層和農村。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多渠道、多形式開展森林防火宣傳教育,切實提高廣大群眾的森林防火意識,形成群防群治的新格局。重點在3個方面下功夫:在突出宣傳重點上下功夫;在豐富宣傳形式上下功夫;在深化宣傳實效上下功夫。建立火情監測網絡,及時反饋火情信息。通常瞭望塔、地面巡護、視頻監控多層次進行實時監測,及時掌握和反饋火情信息,并積極組織森林火災撲救。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避免發生森林火災,保護林業資源,必須履行防火職責,強化防火宣傳教育,加強火源管理,加大防火投入及防火隊伍的建設,從而提高森林防火管理質量,從根本上保證林業資源和生態的安全性,有效地推動林業的科學化、合理化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德傳,徐有琪,梅盛根,等.淺談森林火災的防范措施與對策[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1(4):128-129.
[2]金國紅,陳開偉.淺談林火綜合防治的幾項措施[J].北京農業,2012(6):176-177.
農業與技術2016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