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姿
為了配合本期雜志的大策劃,本期同題擂臺我們出的兩個題目都是讓大家圍繞教材中的課文寫作,也是想致敬經典的意思。
考慮到不是所有同學都對第一個題目有話說,所以我們設定了兩個題目。先來說說第二個題目。正如我們所預料,除了個別來稿想象不合理,思路混亂外,其他的作文并沒有太大失誤,但也沒能給我們過多驚喜。改寫或續寫課文的時候,角度不夠新穎,思路比較拘謹是大家寫得不出彩的主要原因。
相比較下,第一個題目的作文暴露的問題就比較多。首先,這次收到了很多偏題作文。本該是中心的“課文”,竟成“引子”,重點成了我和朋友、父母的故事。其次,從大多數失誤文來看,大家對自己喜歡的課文解讀還不夠,是為了寫作而“喜歡”,這樣寫出來的故事干癟、牽強。
難道大家真的沒有喜歡的課文嗎?難以置信!
不妨問自己幾個問題,記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課文有哪些?哪些是“我”喜歡的?它吸引“我”的地方是什么?
比如,我記得小學時我曾學過一篇課文叫《打碗碗花》,那篇課文的具體內容我已經記不清了,但課文中的一個細節我卻記得——誰摸了打碗碗花,誰就要打破碗。我甚至記得當時在課堂上大聲讀到那一段文字時心里的那種好奇感。事隔20余年,我又翻出那篇小學課文來讀,還是喜歡得不得了,心里對“打碗碗花”的好奇更濃了。當然,我喜歡的課文可不止這一篇。作為一個吃貨來說,好多關于吃的課文都是我的心頭愛,比如喜歡《孔乙己》是因為里面的茴香豆,喜歡《臘八粥》是因為愛喝臘八粥。我印象最深的是《高郵的鴨蛋》,那“吱”一聲冒出來的紅油,我想那個畫面一定深深震撼過每一個吃貨的心。后來有一次,雖然我不顧價格執拗地買了一盒高郵鴨蛋,嘗到了它的美味,但始終覺得沒有課文中寫的那么誘人。
看到了嗎?藏在這個題目里可以寫的內容多著呢!你還可以寫喜歡一篇課文,是因為它喚起了你童年的記憶,比如《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喜歡一篇課文,是因為它里面各種有意思的聲音,比如《吆喝》;喜歡一篇課文,是因為它讓你瞠目結舌,比如《口技》;喜歡一篇課文,還可以是因為一個老師與眾不同的授課,因為這篇課文讓你獲得了自信,因為這篇課文精湛的寫作技藝,又或許,僅僅是因為它是一個足夠打動你的故事……
課堂內外·創新作文初中版2016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