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周刊》記者 趙慧
加快構建供應鏈金融聯盟
——中國金融創新與安全發展高峰論壇舉辦
□ 《民生周刊》記者 趙慧
作為傳統金融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的新興領域,互聯網金融近年來蓬勃發展,也衍生出風險高、不夠規范、監管不足等問題。11月27日,以“創新、監管、規范、安全”為主題的中國金融創新與安全發展高峰論壇暨全國創新商業模式優秀企業(平臺)圓桌對話在北京舉辦。
原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懷西,《民生周刊》雜志社副總編輯張巨龍,原中國人民銀行參事、研究局副局長李德,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師王遠鴻,國務院研究室公共貿易司司長唐元等出席論壇。
論壇圍繞互聯網金融合規與創新發展、風險防控、監管政策等議題進行研討,并舉行了中國供應鏈金融產業聯盟啟動儀式和中健保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新品啟動儀式。
《民生周刊》雜志社副總編輯張巨龍在演講中表示,近年來,在大數據、云技術、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推動下,以互聯網支付、網絡借貸、互聯網保險、股權眾籌等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發展迅速,業務形態日趨多元,在提高金融服務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滿足多元化投資需求、提升金融服務普遍性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互聯網金融在快速發展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某些行業業態偏離正確的創新方向,部分企業的風險意識、合規意識、消費者權益保護意識不強,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規范互聯網金融發展已成為廣泛共識。
國務院研究室公共貿易司司長唐元則就加快發展供應鏈金融聯盟發表演講。
唐元說,當前我國金融領域一個重大的問題是金融與實體經濟脫節,一方面,金融生態惡化,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不夠,大量資金在金融系統內部空轉;另一方面,大量實體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導致實體經濟企業經營困難,民間投資動力不足,整體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我們處于互聯網時代,怎樣借助互聯網優勢把實體經濟和金融融為一體,是目前必須解決的問題,“互聯網+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路子一定要走出來。供應鏈金融實現了金融與實體企業融合共生發展,可以改善實體經濟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發展供應鏈金融也是規避金融危機、推進我國走向全球貿易強國的需要,因此,應加快構建國內及全球供應鏈金融聯盟。
本次論壇由《民生周刊》雜志社、《中國金融家》雜志社、中國電子商務協會、中國投資協會投資咨詢專業委員會、中國企業文化促進會金融文化專業委員會及中國電子商務協會互聯網金融研究院聯合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