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精益汽車制造的動力總成機電一體化系統改進
排放標準的日益嚴格迫使汽車制造商將額外的機電元件集成到動力傳動系統中,包括傳感器、執行器和控制元件等,但這些元件要符合不同區域市場的法規和限制。開發傳感器、執行器和ECU之間的通信標準時可開發具有不同配置的獨特軟件,從制造觀點看,設計過程大大簡化。而新的軟件必須保證適當地反饋到ECU,以確保符合不同的排放標準和合理的發動機行為。
提出不同動力總成集成和生產線限制下的配置方案。該配置方案在維持較高控制精度和提高工藝的同時可確保精益生產和降低生產成本。
創新策略分為兩步。①希望使用的ECU軟件適應Autosar標準(汽車開放系統架構);對制造商的利益可在短中期達成,因為軟件組件可以在不同配置間共享,不會被鏈接到特定的傳感器和執行器,也允許制造商對新項目有可用的軟件。軟件設計師可忽略基本代碼部分的重建,把工作重心放在新功能研究和算法及性能改進上。②ECU軟件一旦適應Autosar標準(該軟件包所含代碼的互換性很強),則重點應進行軟件性能的改進,而其性能很大程度上依賴算法的開發和集成。因此,算法的開發成功應具有可靠性、實時性、安全性、資源占用小等特點。軟件性能的改善會為制造商和客戶帶來長期利益。
該方法可應用到車輛ECU的轉換中,當車輛配備其它ECU,功能參數會隨著采用的燃料有所不同,因此應盡快編寫ECU與輔助控制單元的信息交換的代碼,實現通信協議的標準化。
刊名:Procedia CIRP(英)
刊期:2015年第33期
作者:P.Chiabert et al
編譯:王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