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艷 梁 萍
(天津市北辰區北辰醫院,天津 300400)
·革新與發明·
下肢肌力訓練器的設計與應用*
張 艷 梁 萍
(天津市北辰區北辰醫院,天津 300400)
下肢肌力訓練器;設計;應用
目前,對于長期臥床的病人預防下肢肌肉萎縮沒有專用器具,用于康復下肢肌肉鍛煉,只有囑其做足背伸及股四頭肌功能鍛煉。為了預防長期臥床病人下肢肌肉萎縮,最大限度恢復下肢肌力,設計了下肢肌力訓練器應用于臨床,效果滿意,介紹如下。
1.1 材料 各部件材質采用堅固耐用的鋁材 ;根部帶材質:硅膠。
1.2 設計 腳板長260 mm,寬130 mm,腳板上均勻間隔設置多個透氣孔,腳板的上端間隔連接吊環;側擋板固定在腳板的兩側邊;腳板下端兩側的側擋板上分別設有圓孔,圓孔與彈力索聯接;腳板下端兩側的側擋板端頭與硅膠制作的跟部帶的兩端轉動連接。腳板、側擋板和跟部帶上均設有透氣孔。見圖1。

圖1 下肢肌力訓練器
2.1 操作步驟 使用前檢查訓練器各部件連接及彈力帶的質量情況。將下肢肌力訓練器的吊環通過繩索掛吊于牽引床的床尾部的吊桿上,側擋板下端的圓孔與彈力索一端連接,彈力索另一端分別掛于兩側床頭的床檔部位,形成一個固定四個角的垂直于床面的下肢肌力訓練器,病人的腳部踩在腳板上,由側擋板和跟帶部托起,自如腳踏伸展運動,臥床病人達到如下地活動時的力量,有效預防牽引病人的健肢肌力萎縮,減少病人因久病臥床帶來的并發癥的痛苦。訓練時間30分鐘/次,每天2次。
2.2 注意事項 訓練前要嚴格檢查訓練器及彈力帶的性能,使用中觀察病人足根部的皮膚情況,避免皮膚壓瘡及擦傷,及時關注下肢的活動情況,觀察肌力情況。
術后患者,一般體質都未完全恢復,比較虛弱,在治療時,醫務人員應嚴格掌握禁忌證:肢體骨折不能負重者、肢體骨折及關節手術后未在恢復期者、足跟壓瘡及潰瘍者需要禁忌,要密切觀察。特別是不能負重傷肢的病人,每次治療前后都應對其評價,治療過程中若出現皮膚發紅及破潰等癥狀,應立即停止治療,給予對癥處理。每次治療結束后囑咐病人適當休息,緩解體力。
3.1 下肢肌力訓練器應用方便、操作簡單、易學、效果佳。適用于牽引、下肢一側骨折等導致的長期臥床病人。
3.2 下肢肌力訓練器有省時、省力、美觀、減少并發癥及骨科關節康復的功效。骨科臨床應用50例臥床病人,有效的預防了肌力下降、血栓形成等。減少病人并發癥的痛苦,能有效促進功能恢復,減少病人住院天數。
(2015-09-28收稿,2016-04-28修回)
*實用新型專利(ZL201420483517.6)
天津市北辰科技發展計劃項目(2015-SHGY-07)
R472
B
10.3969/j.issn.1006-9143.2016.05.036
1006-9143(2016)05-0440-01
張 艷(1982-),女,護師,體檢中心主任,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