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倩++苑愛強++單金玲
[摘 ?要]電力供應的中斷,不但會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引起工農業生產的經濟損失,而且會影響社會的安定。只有加強供電系統自身的可靠性管理,才能適應當今社會各界對電力供應可靠性的要求,電力設備的狀態化檢修和運行、維護一體化工作可以說是供電可靠性的基礎保證。
[關鍵詞]電力設備 供電可靠性 狀態檢修 運行維護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TM5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23-0070-01
狀態檢修就是通過設備狀態評價、風險評估、檢修決策等手段開展設備檢修工作,達到設備運行安全可靠,檢修成本合理的一種檢修策略,是一種針對性的主動維修方式,與定期檢修相比,能降低檢修成本、減少檢修停電時間、提高設備利用率、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狀態檢修是電力設備的“保健”工作,電力設備的安全、穩定、可靠運行離不開狀態檢修,實行“專業化檢修”和“運維一體化”相結合的生產工作組織模式,整合現場操作、設備巡視、運行類維護及維護類檢修業務重組,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資源和物質資源,達到提高工作效率,優化增效的管理目標。
1 開展狀態檢修的意義和條件
1.1狀態檢修及其意義
狀態檢修是以設備當前的實際工作狀況為依據,綜合設備的日常檢查、定期重點檢查、在線狀態監測以及預防性試驗等獲得的狀態量信息,通過先進的可靠性評價手段以及壽命預測手段,評價設備的狀態,識別故障早期征兆,并進一步對故障部位及其嚴重程度、故障發展趨勢做出判斷,并根據分析診斷的結果在設備性能下降到一定程度或故障將要發生前進行檢修。
開展狀態檢修,主要基于兩方面的考慮:一是滿足提高可靠性的要求。之前的預防性檢修試驗工作是按照春檢安排的,由于春季是用電高峰的開始以及試驗設備量大,所以僅預防性檢修工作就對供電可靠性的影響很大,顯然難以滿足供電可靠性的要求。二是設備的性能及健康狀況比以往的情況有了較大的改觀。如果完全按照當時的規程進行春檢,不管設備的狀態如何,只要到期就修,不僅加重了現場的勞動強度,而且對設備的健康、供電的可靠性和人身的安全未必有好處。只有根據設備狀態進行檢修才能提高設備的檢修質量和效率,達到保證系統安全和供電可靠性的目的。
1.2 開展狀態檢修的條件
(1)由設備基本參數、日常運行維護記錄、缺陷記錄、檢修記錄、離線試驗數據以及在線檢測數據等組成的設備數據庫,是開展狀態檢修的依據,數據必須保證其完整性和正確性,否則失去數據支撐,就無法有效正確開展狀態檢修。
(2)通過設備個體的各種狀態量數據錄入,形成一個包含巨大信息量的數據庫,對其進行縱、橫向交叉比較,及跨專業的綜合推理和分析,對設備運行狀態進行綜合評定,最終得出設備運行狀態的綜合評價及提出設備狀態檢修決策建議。
2 運維一體化的意義
(1)按照國家電網公司“大檢修”體系建設的思路,將原本需運行專業和檢修專業雙方配合的簡易、低效的作業劃歸單方全程負責,也就是通過生產管理職責的適當調整,實施設備的運行與檢修業務的“雙向滲透”,減少運行與檢修交叉、重疊工作,從而有效地提高生產效率和效益。
(2)在實行運維一體化之前,設備的巡視工作由運行人員進行,由于運行人員專業性深度不夠,對相關設備的性能掌握不夠,本應該及時能維護處理設備問題,不能及時發現,隨時、及時處理。而實施運維一體化后,經過專業的培訓學習的“運維”人員,具有設備運維的專業知識,能更深入開展設備運維工作,有利于發現問題,能夠隨時對設備進行維護,出現問題也能及時的處理,大大提高了設備運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在實行運維一體化之前,設備檔案及運行記錄,設備履歷、工況等相關資料都由設備運行單位管理;而檢修維護、試驗記錄等則由檢修維護單位管理。完整的設備檔案及運行、檢修數據、資料是狀態檢修工作的基礎,但由于管理體系的不同,資料不能共享,設備狀態檢修工作的開展需要檢修單位和運行單位的配合,因此就需要重復的協調、安排,工作效率低下。在實行運維一體化后,設備的相關運行維護工作由一個單位、一個班組同時進行,大大的提高了效率和效益。
3 狀態檢修和運維一體化雙向滲透和有效融合
(1)經過實際的運行,狀態檢修和運維一體化的有效融合給管理提升帶來的益處顯而易見。一是, 充分利用了有限的人力資源。經過對現有人員的重組,實現運行和維護人員相互補充,緩解了人力資源短缺的矛盾,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運行、維護整合為一個專業,運行、維護工作同時開展,相關運行、維護資料統一管理,提取方便,保證了狀態檢修工作的順利開展。三是,自我價值得到有效提升,實現了運行、維護工作的有機融合,干運行的可以學習和從事狀態檢修工作,干檢修維護的可以熟悉掌握運行工作技能,人才潛力得到最有效的充分發揮。
(2)狀態檢修和運維一體化管理模式的有效融合,必須在以下關鍵點上下工夫。首先是以安全原則把關。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任何是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安全方針、理念,緊扣安全生產及風險防控主題,結合實際,從管理、技術、教育三方面入手,建立標準化、規范化安全管理模式。使運維一體化和狀態檢修工作始終保持在安全的條件下進行,以最大化效益保障電力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其次是以實踐帶動培訓。鼓勵培養一崗多能的復合型人才,不斷提高人員的技能素質,最終達到運維一體化和狀態檢修工作的有機融合。 (3)在實踐過程中,將傳統生產業務組織方式與運維一體化的生產組織方式,從人員專業素質、工作協調、安全質量控制、人力資源效能、發展能力五個方面進行對比,確定了運維一體化模式下的設備運維人員的工作職責、業務范圍、組織方式、培訓重點等,進而確定狀態檢修工作的推進方式。 一是匯總分析現有的檢修業務,分階段穩步推進維護類檢修業務由檢修人員向運維人員的移交;二是工作推進堅持先35千伏后110千伏、先簡單后復雜、先一次后二次的原則,嚴控安全風險;三是明確工作推進中運維人員的安全職責,制定運維一體化和狀態檢修工作實施細則,力求各項管理制度、工作要求操作性強;四是劃轉部分檢修人員到運維專業,同時明確檢修班組對運維班組的指導職責,加快推進運維一體化的人員融合、專業融合和狀態檢修常態化。
4 結束語
要提高供電可靠性,就離不開電力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綜上所述,電力設備的狀態化檢修和運行、維護一體化工作就是電力設備安全穩定運行的基礎保障。只有深化、細化狀態檢修和“運維一體化”建設,將設備狀態檢修工作和“運維一體化”體系深度滲透融合,提高工作質量,不斷發現問題,持續提升巡視、運維、檢修工作質量,提高設備安全系數,把設備安全基礎夯實,供電可靠性才能得到切實的提升。電力企業才能夠健康地發展,獲得長期的利益。
參考文獻
[1]徐行,李華強,趙祥云,黃昭蒙.基于運行狀態和網絡結構的節點綜合脆弱性評估[J].電網技術,2014.
[2]張彩友,丁一岷,馮華.關于開展變電設備運維一體化的認識與思考[J].浙江電力,2011.
中國科技博覽2016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