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陳剛
(中鐵二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第四工程公司,陜西西安 710000)
鐵路施工中軟土地基的危害性及處理方法
趙陳剛
(中鐵二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第四工程公司,陜西西安 710000)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水平的不斷提升,在推動我國運輸干道建設工程發展的同時,也對運輸的安全性與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作為我國基礎運輸途徑之一,鐵道運輸的效率與質量直接受鐵路工程地基施工質量的影響。而在鐵路工程路基施工中,會經常遭遇到軟土地基,軟土地基的性質與特點會對施工造成較大的困難,若不采取合理的處理方法,容易導致安全隱患。本文針對軟土地基的特點及危害,介紹了一些軟土地基的處理辦法。
鐵路施工 軟土地基 特點 危害性 處理方法
作為鐵路施工中常見的一種不良地質,軟土地基的處理是否恰當,直接關系著整個鐵路工程的施工質量與后期的通車安全。因而掌握軟土地基的特點,了解其危害性,并制定合理有效的處理方案,對于我國鐵路工程的建設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軟土多分布于較平坦的丘陵邊緣谷底或平原地形,軟土的地層以軟粘土或淤泥為主,沉積年代久遠。通常情況下,軟土可根據形成原因被分為三大類型:河灘沉積軟土、湖盆地(內陸)沉積軟土以及海洋沿岸沉積軟土。一般情況下,軟土中所含天然水量會超出液限范圍,孔隙比超過1,沾聚力(不剪切排水)大于25Kpa,壓縮模量Es大于4000Kpa,標準貫入基數大于2。
根據軟土的性質,軟土地基通常呈現出以下特點:(1)表面常被可塑性硬殼覆蓋。(2)淤泥在底部具有流動性,呈流塑或軟塑狀態。(3)沉積厚度較大。(4)高壓縮性、透水性差、強度低。
第一,路基沉降。鐵路建成通車后,在路堤填土地段,列車運行的荷載與路堤自重的雙重作用下,軟土會逐漸發生沉降,若路堤基底沉降不均勻,路基就會發生橫向地傾斜,可能造成嚴重的脫軌翻車事故。若路堤基底土壤沉降均勻,路基會整段下沉,需要使用道碴不斷對地基進行添補,這樣不僅會使倒床厚度超過標準,同時還增加了鐵路養護的工作量與難度。
第二,路基開裂。軟土地段強度過差時,當路堤經過在荷載作用的影響下,路基的坡腳土會被隆起向外,從而造成路基本體開裂、下陷,甚至是坍塌,嚴重威脅運輸安全。
第三,橋梁、涵洞破壞。若在軟土地段上進行涵洞基礎或明挖橋梁基礎施工,會導致涵洞局部凹陷、墻體開裂,或橋臺(墩)的歪斜、下沉,從而使橋涵主體結構遭到嚴重破壞,造成安全隱患,影響正常行車。
3.1 袋裝砂井
袋裝砂井處理方法需按照實際的地質條件設置砂袋布,并設計大小不一的樁徑、樁長及樁間距。砂袋布必須是拉伸強度、滲透系數、有效孔徑、條帶質量、拉伸率等質量標準符合工程設計要求的聚丙烯編織布。砂袋的灌砂率必須大于95%,同時保證砂袋的暢通順直。每一個砂袋填充緊實,袋口綁扎牢靠。實際砂袋長度應比設計長度多出30cm,以使砂袋能夠被伸入30cm的砂墊層中。在下砂袋時,若出現砂袋無法下伸的情況,則需將套管拔出,對樁尖的活門進行檢查,徹底清除套管內的雜物及爛泥后,再進行施工作業。
3.2 塑料排水板
為防止塑料排水板被風化或發生老化,在對其進行施工操作時需注意做好必要的保護措施。砂墊層中排水板被伸入的厚度需大于30cm,并緊密的連接砂墊層與排水板,避免排水管道堵塞,防止污染外面的排水板。在對排水板進行施工作業時,應注意排水板不宜被長時間暴曬,在實際使用時先將濾膜從表面去除,有效連接每個接頭部位。排水板必須保持平整順直,防止被扭斷或出現斷裂。同時,施工完成后,伸出井口排水板的最佳長度為25cm左右,并確保排水板的頂端被埋入砂墊層中。
3.3 砂樁
在利用砂樁對軟土地基進行處理時,需首先保證砂粒質量符合工程設計要求,通常情況下含沙量小于3%,砂粒粒徑大于15mm為宜。在實際施工作前,對樁管的垂直度利用經緯儀進行準確測量,在確認符合標準后,方可進行施工。砂樁的施工順序須遵循“由外側至中間”的原則。樁管內利用料斗將砂漿灌入時,需科學控制料斗的容量體積,同時單樁所需注砂量需根據料斗的容量大小進行控制,以確保砂樁的施工質量符合標準規范。當進行灌砂振動成樁作業時,確保每次提升樁管的高度在13-16mm范圍內,控制反插的深度,一般以提升高度的二分之一為宜,以使樁身的均勻性和密實度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證。
3.4 碎石樁
利用碎石樁處理軟土地基時,必須先試樁。碎石的灌入速率與灌入量須根據試樁結果進行確定,并在此基礎上確認深度擠壓壓管的次數。在實際施工工程中,需確保施工的連續性和均勻性。一般情況下,根據工程的設計標準灌入的碎石量不能大于設計標準的95%,拔管確保其高度在1m上下。碎石應選用干凈,未經風化的,碎石粒徑不應超出20-50mm范圍,碎石粒徑過大容易導致卡鉆。達到相應密度和強度的碎石樁,才能夠使軟土地基的負載能力增強。
3.5 攪拌樁
攪拌樁施工作業前,首先需全面的清理施工現場的雜物垃圾和地表種植土,徹底排除積水,保證施工現場土壤的壓實度和平整度。測量施工現場,將樁基的位置確定,根據實際施工條件與要求,路基采用木樁鋪設,填補墊層可使用碎石,并將一層土工格柵鋪設于碎石層的內部。對軟土地基的參數進行計算和精確測量,確保軟土地基的負載力能夠滿足施工要求。通常情況下,攪拌樁的垂直偏差應控制在15%以內,樁位的偏差不超過50mm。若施工中出現停漿或斷樁時,應反復搭接下沉漿面的攪拌機。若停漿時間在3小時以上,則必須徹底清洗輸漿管道,之后方可再次進行灌漿。
鐵路施工中軟土地基的處理,應根據軟土地基特點,了解其危害性,根據實際施工情況,選擇袋裝砂井、塑料排水板、砂樁、碎石樁、攪拌樁等處理辦法,增強軟土地基的負載能力。同時,我國的軟土地基處理和加固技術需要與時俱進,順應社會和科技的發展潮流,不斷地改進和創新,才能夠真正保證我國鐵路工程的施工質量,提升我國鐵路運輸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從而進一步促進我國交通運輸事業和經濟建設事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1]郭永生.淺析軟土地基加固處理方法在鐵路施工中的實踐[J].科技致富向導, 2014,15∶138.
[2]馬桂珠.淺析軟土地基加固處理方法在鐵路施工中的實踐[J].河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2,03∶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