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巖 張克夫
(長春信息技術職業學院,吉林長春 130103)
關于民辦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模式改革的幾點探討
李紅巖 張克夫
(長春信息技術職業學院,吉林長春 130103)
近年來,在人才市場上對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生的需求呈現供不應求狀態。這種狀態導致了企業要求學校加大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的培養和輸送量,同時更迫切地喚呼著營銷專業畢業生在專業素質上與工商企業實際工作需要的接軌。企業對營銷專業人才的需求向既懂得營銷技能和知識、又懂得知識的人才方向轉變,這使得民辦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改革的任務變得更加艱巨和緊迫。本文對民辦高職市場營銷專業的教學改革進行了探討,以其提高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素質。
民辦高職 市場營銷教學模式 探討
目前民辦高職高校的市場營銷專業教學是以社會對市場營銷人才需求的共性或無差異性為基礎進行定位的,也就是說這一專業的畢業生適合于社會一切經濟部門的營銷及經營管理工作,這種典型的無差異定位,使教學層次和個性特色不夠明顯,雖然培養出的畢業生能有較廣泛的適應性,但是這類專業的畢業生出校后還需要有較長的適應期,甚至需要重新學習才能勝任工作;而對于一些對市場營銷人才有特殊要求的用人企業則無法直接得到滿意的畢業生。
另外,在民辦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的培養目標中,都提出了“應用型人才”的要求,這種趨同性表現在片面理解“通才教育”和“專業面不可過窄”的要求,因此在制定市場營銷專業培養目標時,無形中擴大了目標范圍。這種教學模式使民辦高職院校的市場營銷專業難以辦出特色,為此有必要對目前民辦高職院校的市場營銷專業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使其更符合人才市場的需要。
(1)民辦高職院校的市場營銷專業在教學上要建立一個以市場營銷職業能力素質培養為中心,實現教育活動的全面、系統、和諧的人才培養模式(全面的教育教學要素、系統的教育教學活動、和諧的教育教學活動),形成一個教學要素目標統一、分工明確,責任清楚,步調一致,相互配合的教學體系。(2)建立與市場營銷專業培養目標相適應的專業理論教學體系、實踐教學體系、思想心理素質培養體系,構建一個體現專業特色、實現教育教學體系優化的人才培養方案。(3)探索創建一套適用于市場營銷教學的專業的理論教學模式、實踐教學與教學管理模式、思想心理素質培養模式、專業技能訓練模,構建一套能形成市場營銷職業能力的強化訓練方法,培養學生自我培養、自我管理、自我發展意識,探索一條市場營銷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4)建立一支結構合理的、教學水平強、實踐教學能力強以及勝任企業營銷管理素質要求的專業教師隊伍。(5)建立一批能夠滿足實踐教學需要的、穩定地、具有實效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逐步建立與形成依托企業辦學、校企合作、產學結合的辦學模式,探索“定單培養”的辦學途徑。組建一支由專業教師、校外兼職教師組成的師資隊伍。
民辦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采取集中性人才培養目標策略。即在對社會市場營銷專業人才需求分析的基礎上選擇一類或少數幾類營銷專業人才作為培養對象。其具體內容可表述為:為各類企業培養從事營銷實際業務工作即戰型、應用型、具有發展潛力的專業人才。主要定位在企業營銷的基層管理崗位群,重點放在各類企業執行層,如業務員、銷售部主管,也可以自辦公司成為獨立經營的老板。
集中性人才培養策略并非是某一民辦高職院校的決擇,而要想辦出具有自己特色和名牌專業,還必須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認真分析其他各類學校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的特征,為自己學校確定一個具有有利競爭位置的市場營銷人才的規格。即對現有的人才培養目標進行再定位。從現有的民辦高職院校培養的市場營銷人才來看,許多畢業生不能馬上進入角色,一般都有一個較長的適應期;大部分畢業生的事業心、責任感不高,目標功力化,道德虛無化,而且存在著某些方面的不良公德心理等,根據這種情況,為在人才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地位,必須將市場營銷的人才培養目標進一步定位為:為社會培養具有較強事業心和責任感,具有一般營銷業務技能、并在畢業后,經過較短時間的適應期或馬上就能開展某方面營銷工作,并為企業帶來效益,具有發展前途的營銷人才,即經過幾年的實踐就能成為企業營銷人才。
4.1 專業理論教學體系
人才的知識結構是一個多序列、多層次的動態綜合體。它取決于社會的經濟結構、具體的工作崗位。因此,在構建民辦高校市場營銷專業理論體系時要貫徹了實用、精練和動態原則。
(1)實用性原則:圍繞高校培養從事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工作的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這一培養目標,整個知識結構是以市場營銷崗位群職業技能素質培養開發設計,并且將就業崗位必備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落實到各門課程中,確定課程目標,選擇教學內容。形成職業針對性明顯,實用性強的理論體系,同時又考慮到知識結構的先進性和知識面以及給予學生發展潛力的理論基礎。
(2)精練原則:建立一個適應市場營銷職業能力的理論體系,必須正確處理好知識總量與有用知識量的比例關系,避免知識龐雜無序,互相重復;弱化學科系統性,專業理論夠用為度,保證在有限的時間內系統地掌握本專業所需要的知識,提高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的效率。
(3)動態原則: 客觀世界是在不斷變化的,企業市場營銷也是如此。市場營銷教學要適應這種變化,從而使得整個知識體系能夠在經得起實踐的需要,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參加企業的實踐,了解市場營銷新動態,向學生傳授新知識,同時補充教材在時間上的滯后所造成的不足,做到學以致用。
4.2 實踐教學體系
對民辦高職院校來說,突出實踐教學能力培養是專業教學的重點,以此作為突破口,打破原來的教學模式,建立以職業素質培養為基礎,能力培養為中心的新實踐教學模式。
(1)過程管理規范化。以往的實踐教學環節設置后,缺乏系統規范管理,有的起不到實效性。如畢業實習松散管理,沒有考核,學生只要寫篇實習報告就可以,出現放羊現象。因此,要制定實踐教學管理方法,加強實踐過程管理,實施全程控制,使實踐教學環節教學質量得到一定提高。
(2)成績考核學分化。為了加強實踐教學體系的完整性,各項實踐教學環節都有考核標準,考核方式方法,均采取實學分制管理。專業科課程實踐教學一般都占期末占總成績50%左右。
(3)實踐教學實戰化:許多實踐教學環節離不開企業支持,借助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的條件,提供實戰訓練的條件,校企結合在這個環節能夠較好地運作和體現。
4.3 思想素質、心理素質培養教學體系
在市場營銷專業教學中把思想素質、心理素質培養需要開展的課程,課外活動內容、訓練項目都納入教學計劃,實施系統化全程設計,并且注重過程規范化管理。通過各項活動制定的考核標準,考核方式方法,采取達標考試方式,確定優秀、達標、不達標作為成績考核。例如,根據市場營銷專業人才應具備的心理素質,具體訓練內容可以進行一年的全程系統設計。第一學期:毅力品質心理素質訓練;競爭意識訓練;第二學期:適應社會能力訓練。
通過上述教學改革,能夠有效的提高民辦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的專業素質。各類民辦高職院校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改進,但是以提高學生專業素質、適應社會需要是進行教學改革的出發點,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預期效果,實現人才培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