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鋒 李曉光
(內蒙古北方重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內蒙古包頭 014030)
淺談企業在實施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張小鋒 李曉光
(內蒙古北方重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內蒙古包頭 014030)
內部控制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不斷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對于防范舞弊,減少損失,提高資本的獲利能力具有積極的意。內部控制也是提升企業管理水平、促進企業健康穩定運行的重要途徑。有效的內控制度,是對企業經營的所有環節和從事經營管理活動的所有個人實施全方位控制。本文針對現行企業內部控制中存在相關問題進行分析,簡要闡述如何改善這些問題的措施。
企業 內部控制 問題 措施
內部控制是指一個單位或企業甚至團體的各級管理層,為了保證經濟活動順利進行,最終目的是達到經營目標,而利用單位內部分工來產生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關系網絡,并且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職能的方法、措施、程序,使之成為一個嚴密完整的體系。
1.1 公司治理結構方面
目前大部分企業已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內部管理制度,建立了與企業相適應的公司治理結構,而且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然而在實際執行中卻存在執行不到位的情況,如董事兼任監事或董事長擔任總經理,這就嚴重弱化了董事會以及股東大會的權利和控制力,從而導致企業的經營缺乏相應的民主性和科學性,造成企業內部權利的嚴重失衡,極大地阻礙了內部控制作用的發揮,而且對于企業內部的各項經營活動以及相關的工作人員也沒能起到有效的約束作用。
1.2 管理層思想認識方面
目前仍然有部分企業沒能意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其控制行為僅僅只是流于形式,特別是管理層對內部控制的思想認識比較薄弱,主要體現在:一是推廣宣傳方面,在內部控制建設過程中,管理層缺乏對內控知識的理論培訓,企業常常只是簡單的將內控手冊和執行指令印發給下屬公司,而忽略了對內控相關理論的推廣與宣傳。沒有正確的理論來指導實踐,往往會造成執行的偏差,甚至會變成一種應付檢查的行為。二是在資源保障方面,由于企業管理人員忽視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對內部控制的支持力度不足,沒有給予一定的人力、物力資源以及大量資金的支持,致使其不能充分發揮作用。三是在機制保障方面,缺乏相應的監督管理機制,管理層沒有注重對監督管理機制的建立與完善,沒有設立專門的監督部門,而是由其他部門代為管理。
1.3 內控制度建設方面
做好內部控制工作,必須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所以科學嚴密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內部控制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一是部分企業沒有建立完善的內控體系,沒有建立基于符合企業管理實際需要的內部控制制度;二是為了滿足成本效益原則的要求,企業一般是牽頭組織骨干人員成立內控工作小組,或者從外部聘請專家,按照業務模塊類別進行編制內控手冊,而不是依據下屬子企業個性化特點并按照“量體裁衣”的原則來編制內控手冊,這將難以滿足對下屬子公司個性化的內控管理的要求;三是制度執行僵化,隨著企業業務規模的發展、經營模式的創新,原先制定的內控制度將不能滿足管理需要,不僅不能實現企業的控制目標,反而成為管理掣肘,增加管理成本,制約企業發展。
1.4 內部控制評價制度建設方面
目前企業內部控制評價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一是企業的內部控制評價部門設置不合理、不規范,大部分企業中的內部控制評價工作由審計或財務部門來負責,而審計或財務部門的直接匯報對象又是董事長,受董事長直接領導并對其負責,由此造成工作上缺乏獨立性,內控評價意見一定程度上受到個人本位主義的影響,有失客觀公正。二是內部控制評價部門或工作組成員安排不合理。內部控制評價是涉及整個企業及至集團各部門、以及企業各管理環節的評價系統,一個部門的人員難以對整個企業的業務全部都熟悉,形成的評價結果上勢必不會理想。三是內部控制評價人員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實質的穿行測試問題上,而很少有通過內部控制體系來解決問題的,沒有真正發揮內部控制的作用。
2.1 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
良好的內控環境是企業有效實施內部控制的前提,對企業而言,在營造良好的控制氛圍時,一是要建立起同企業相適應的科學的公司治理結構,按照權責相適應的原則構建起合理的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二是應該加強對內部控制人員的培訓教育,引導企業內部工作人員都能樹立一種憂患意識,并且意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轉變其對內部控制管理的固有觀念,使企業的內部控制成為全體工作人員的責任,而不僅僅局限于某個部門或某個工作人員。
2.2 構建起完善的內控控制體系
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是有效實施內部控制的保障,企業在建立內部控制管理體系時,一是設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控制手冊與管理制度。設立完善的內部控制“一把手”的重要責任,從而有效規范內部控制制度。二是要重視對各個控制部門的責任和權力進行分配,注重對控制制度的責任和權力進行分配,注重對控制制度各個關鍵點的把握和分析。三是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不是一成不變的,它要緊隨時代的發展變化而做出適當的調整。
2.3 加強內部控制的執行力度
企業的內部控制,應該涉及到企業經營活動的整個過程,因此,強化內部控制的執行力度,一是要明確內部控制應該是全程性、全面性的,必須進行全程控制,對事后及事中的分析與控制也同等重要,特別是針對其實施過程中的問題,通過不斷的分析、處理,進而提升控制人員的執行力度。二是要設計科學合理的內部控制執行策略,做到人盡其責,使每個人能夠積極負責自己責任范圍內的工作,并與單位內部的其他人員進行積極配合,避免信息失真等現象的發生;三是要對企業的內控管理工作以及內控文化傳播工作進行綜合的評估,查漏補缺,提升企業的風險應對能力。
2.4 構建起完善的內部控制評價體系
完善的內部控制評價體系,有助于企業發現內部控制中存在的缺陷,并針對缺陷進行整改,防微補漏,以達到改善企業管理的目的。
2.5 積極利用企業的外部監督
除了企業的內部監督之外,企業的外部監督和控制也有著同等重要的作用,企業不僅要利用上級單位的檢查結果,而且還要積極利用外部審計或稅務等部門的檢查結果,通過將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結合起來,形成內外合力以發揮更大的評價監督作用。
總之,內部控制是改善企業運行效率、規避企業經營風險及提升企業競爭力水平的有效途徑,不斷加強內部控制的執行力度,構建起完善的內部控制評價體系,同時要積極利用企業的外部監督,大幅度地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最終實現企業經營效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