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蘇章
十二月的敬意
◎李蘇章
天空中有陣陣寒風作響。
那是預示著寒冷刺骨的十二月很快就要來臨了。
1825年的12月份,在這個冷徹心骨的日子里,俄國皇宮內發生了一起震驚全國的大事——一群沙皇貴族軍人,為了推翻沙皇政權,廢除農奴制,解放全國農奴,他們發動了政變,但政變失敗。
十二月黨人領袖彼斯特爾等人被處以極刑,數千名起義參加者被處以重刑,很多人將被流放到人煙稀少、寒冷荒蕪的西伯利亞。
他們將去寒冷刺骨的西伯利亞服苦役。此時正是12月份,正是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時刻。在這個地方,他們將面臨著沒有住的地方,沒有吃的東西,更沒有火烤,也就是說,他們都面臨著死亡。
這些他們都很清楚,但為了信仰,他們都愿意。
其實,他們都是貴族,受過良好的教育,家庭優越,生活富足,很多人饑寒潦倒時,他們都過著衣食無憂非常體面的生活,有一個很好的職業,有一份穩定的收入。
他們的太太也是貴族出身,舉止優雅,無憂無慮,每天都在快樂地生活。
然而,這一切都隨著丈夫參與政變結束了。有的丈夫戰死了,更多的丈夫活了下來,但他們都面臨著一個問題——流放,去荒蕪人煙、寒冷刺骨、零下四五十度的西伯利亞生存。
他們都是貴族,從小嬌生慣養,不會生火做飯,不會洗衣服,更不會尋找野菜,獵取野物。他們除了死亡,沒有別的出路。
可能考慮到這一點吧,沙皇政府規定,沒有參與政變的妻子們可以不隨丈夫流放,也就是說她們依然可以過著富足優裕的生活。
她們的貴族生活可以不受任何影響。她們依然可以生活在溫暖的房間里,吃喝玩樂,唱歌跳舞。
沙皇的恩賜,她們感動嗎?感動是有的,但更多的估計是恐懼與憂慮。她們憂慮自己的丈夫,擔心自己的丈夫,為丈夫的生死存亡而害怕。
她們可以不去,可是她們的丈夫一定要去啊,她們該怎么辦?
她們去之前,應該有很多方面的人出來勸阻。
丈夫應該是第一個跳出來的,他愛自己的妻子,肯定不愿意心愛的妻子受苦送死。
“親愛的安德烈,你不能去,你去了會凍死餓死,我們都死了,孩子怎么辦?”
第二個跳出來應該是娘家人。
“這些人都是吃飽了沒事干,生活得好好的,搞什么政變啊,現在弄得自己命都沒有了。夫妻本是同林鳥,你一起去送死有意義嗎?你不要去,一定不要去。”
還有很多人在說。
是的,應該有很多人在說,包括一些政府官員,因為參與者是貴族,有很多的官員就是他們的親人與朋友。
妻子們該怎么辦?安德烈們心里一定是這樣說:“你們說得都對,問題是他是我的丈夫啊。我的丈夫要走了,要去受苦受難了,我能離開他嗎?我不能,我做不到,真的做不到。如果丈夫不在了,我也活不下去,我愿意與丈夫共生死,我愿意!”
這些貴婦們沒有任何猶豫和不舍,毅然與自己心愛的人一起,冒著刺骨的嚴寒,踏上漫長的北上之路。
很多貴族婦人就這樣凍死餓死在路上,最終沒有一個人能夠活著回來。
沒有誰能夠留下名字,也沒有誰能夠記住她們。
其實,不需要,真的不需要。
她們這樣做,就是為了一個字——愛。為了愛,她們甘愿付出生命,用自己的一生捍衛自己心中那份神圣的愛。
每每想起這些愛的精靈,鄙人心里不禁充滿了敬意!
(責任編輯 高生榮)
李蘇章,1964年出生,湖南省茶陵縣人,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長沙市作家協會會員。歷任中建五局一公司黨委工作部部長、中建五局遼寧公司辦公室主任等職,在《長江文藝》《西湖》等幾百家報刊發表各類作品三百多萬字,部分作品獲全國大獎,部分作品被收入中國最權威的文學年選本,本人被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湖南當代作家大辭典》一書收錄,現為自由撰稿人,長沙知名寫手,著有《婚姻啟示錄》《凍死在春天的愛情》、長篇小說《工地紅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