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波
應國故里,豫中煤城,綿延三千多年厚重歷史,沉積漢魏隋唐歷代文明,河南省平頂山市以海納百川的地域品格卓然屹立于中原大地。近年來,平頂山市遠教人迎難而上,以多維的視角、敏銳的思維和探索的精神不斷創新,因應信息時代新形勢,拓展遠程教育工作外延,堅持實體服務與信息服務并進,打造了新穎的“掌上紅鷹”服務模式。
服務體系“網聯網”
平頂山市電教中心追求實體服務與信息服務相結合,依托黨群綜合服務中心(站),超前建立基于“O2O”(線上線下互動)理念的“互聯網+”遠教模式。
打造便民服務體系。平頂山市委組織部與市聯通公司合作,以“掌上紅鷹”手機客戶端為抓手,研發了黨群綜合服務信息化系統,打造了“1+1+1”智能黨建平臺,即“一個載體(三級黨群服務體系)+一個平臺(黨員群眾綜合服務信息化系統)+一個終端(移動終端)”。在縣鄉級黨群綜合服務中心,將相關職能部門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捆綁打包,與信息化系統聯網對接,組建鄉級虛擬網;在村級服務中心,對遠教站點進行升級改造,開通免費光纖和無線wifi,實行服務事項即時咨詢辦理。
拓展資源整合方式。“沒想到遠教節目在手機上也能看了!”寶豐縣的一位站點管理員興奮地說。實際上,為了給基層提供這個便利,平頂山市遠教人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難。為盡早使智能黨建平臺投入使用,電教中心進行了反復調研和論證,最后采取了一系列辦法解決投入問題。一是最大限度發揮原有站點設備的利用價值,與通信部門反復溝通,擰干價格水分,盡可能壓縮投資額度;二是借助外力整合資源,爭取一切可爭取的資源,甚至動用個人資源,以補充建設經費缺口。經過艱苦奮戰,2014年年初,智能黨建平臺在平頂山市建成“通車”。
創新平臺推廣辦法。在智能平臺推廣過程中,平頂山市電教中心吸取經驗教訓,采取了以實效換市場、以黨員帶群眾的辦法。“前兩天我又在網上買了一件衣服!”葉縣田莊鄉農民樸惠彩喜笑顏開地向人夸耀:“這個‘掌上紅鷹上啥都有,想買啥都能買到。”平臺好不好,還要看實效。當基層黨員群眾認識到智慧黨建的包羅萬象后,他們都自發產生興趣,很多人主動向本村黨員干部打聽,想在自己手機上安裝一個終端。基層黨員干部在這一過程中則扮演著推廣者的角色,不僅宣傳智能黨建平臺,還負責培訓群眾使用平臺。一傳十,十傳百,智能黨建平臺的推廣速度迅猛,如今已覆蓋全市所有鄉村,月登錄量達12萬人次。
便民服務“面對面”
平頂山市不斷豐富智能黨建平臺的服務內容,堅持線下與線上服務相銜接的原則,整合共享各領域信息服務資源,讓黨員群眾通過網絡即可享受面對面服務。
打造黨務服務新窗口。黨員群眾通過網上服務平臺,可直接視頻咨詢辦理各類窗口業務。郟縣老黨員石鳳池年屆七十,已經有四十多年黨齡了。由于已經退休,年紀也老邁,以前他總是不能正常參加組織生活,這成為他的一大憾事。社區遠教管理員向他推薦的“掌上紅鷹”使他驚喜萬分。“我們這些離開崗位的老同志參加組織生活總是有些困難。現在這個‘掌上紅鷹很方便,可以在線上學習,可以了解黨建動態,還能在線交黨費。這為我們解決了大難題。”石鳳池笑呵呵地說。
暢通民生服務新渠道。家住在魯山縣庫區鄉黑虎石村的任西民老人是村里的留守老人,子女都常年在外打工,老人獨自生活,經常遇到困難。后來,老人從村上的宣傳活動中得知“掌上紅鷹”的作用,便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學會了使用“掌上紅鷹”。有一天,他通過“掌上紅鷹”聯系了當地醫療機構,在線進行了健康檢查。誰知,這不經意間的一次體檢卻挽救了他的生命。診斷結果,老人患上了肺結核,卻不自知。醫務人員給他提供了治療方案,并根據國家防治肺結核的政策為他提供了免費醫療服務和藥品,使他的病得到了及時救治。如今,一提起“掌上紅鷹”,任西民老人就挑大拇指,說這是救了他命的“活菩薩”。
締造遠教助農新課堂。“掌上紅鷹”不僅是黨員群眾工作生活上的好助手,更是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方面的設計師。吳自明是尹集鎮有名的香菇種植大戶,他的香菇種植基地一年產值近500萬元。今年秋季,天氣突變,他擔心菇蕾減產。在遠教管理員的建議下,他安裝了“掌上紅鷹”,并通過惠農平臺與舞鋼市農科所的專家建立了長期在線聯系。“掌上紅鷹”的在線專家非常靠譜,幾乎24小時在線,隨時可以請教,為吳自明解決了很多問題。吳自明把“掌上紅鷹”當成了種植法寶,并在專家幫助下確保了香菇豐產。
截至目前,“掌上紅鷹”為平頂山市基層黨員群眾提供的服務項目已達1200多個,服務范圍覆蓋了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
運行機制“實打實”
平頂山市本著打造環境、夯實基礎的原則,不斷為“掌上紅鷹”的成長鋪平道路、添磚加瓦,力求使這一平臺長效運轉、長遠發展。
機制健全強基礎。“咱這網上服務太好了。可是,會不會是一陣風,過段時間就沒有了?”已經愛上“掌上紅鷹”的基層黨員群眾不免有此擔心。事實上,電教中心對“掌上紅鷹”一直有著長遠的規劃。為了平臺的長遠發展,平頂山市委出臺了《關于推進全市黨員群眾綜合服務信息化系統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在市委的指導下,電教中心也把創機制、創環境當作了工作的重點內容,制定了《掌上紅鷹平臺運行管理辦法》,推行AB崗管理制,開發網絡監督管理系統,真正把這個平臺打造成了便民服務的“高速路”。
籌措經費做保障。2015年,平頂山市率先把村(社區)級組織工作運轉經費、黨建經費、服務群眾專項經費等“三項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并建立穩定增長機制。相關職能部門按照“費隨事轉”的要求,將平臺運行管理、網絡建設維護、辦公經費等列入預算;市級采取“以獎代補”方式,加大資金投入,推進平臺和遠教站點服務器、終端、網絡建設。強有力的經費保障機制不僅使平臺運轉沒有了后顧之憂,而且也加速了平臺的快速傳播推廣。去年,市電教中心免費送給每一位平臺用戶5G的黨建專用流量和500分鐘的網內通話時長,讓很多貧困戶迅速地成為了平臺的受益群體。
綜合協調拓事業。按照標準化辦理、一站式服務原則,建立由56個市直部門參與的聯席會議制度,健全協調聯動的審批服務機制,統籌各部門進駐事項、服務權限、服務質量標準,加強各網絡平臺之間的工作銜接和跟蹤服務,變“分散辦”為“集中辦”、“ 多門辦”為“一門辦”。這一協調機制大大拓展了“掌上紅鷹”的服務功能,也使“掌上紅鷹”的使用和受益人群擴展至全社會。在葉縣經營農產品倉儲批發生意的蘇先生就反映說:“使用‘掌上紅鷹確實很便利,我用這個平臺不僅能查詢產品信息、完成在線購銷,還能辦理工商執照網上年報等一系列經營事宜。”
“掌上紅鷹”的觸角已延伸至千家萬戶,涉及基層黨員群眾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覆蓋城市鄉村諸多人群,成為平頂山市黨建信息化的領航者。雄鷹展翅,瞬息千里,平頂山市電教中心引領的信息化遠教已匯入時代洪流,勢不可擋。
(作者為河南省平頂山市委組織部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