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秦海巖
同一使命,新的征程
文 | 秦海巖
今年以來,氣候問題再度拉響警報。入夏,高溫天氣席卷全球。世界氣象組織7月21日發布公報稱,1月至6月全球平均氣溫創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高值,2016年正在成為“史上最熱年”。在超強厄爾尼諾的推動下,全球陸地和海洋表面氣溫連續14個月破紀錄。在我國,入冬以后,霧霾大戲早早上演。監測顯示,10月2日至3日,東北地區中部、華北中南部、黃淮北部、陜西關中部分地區出現輕至中度霾,局地出現重度霾。
面對嚴峻的氣候問題,我們該何去何從?事實上,各國已經用實際行動做出了選擇。2015年11月30日—12月11日,195個締約方國家出席巴黎氣候變化大會,并締結《巴黎協定》。今年9月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奧巴馬先后向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提交了中國和美國氣侯變化《巴黎協定》批準文書。這些均表明,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已經充分意識到解決氣候問題的迫切性,希冀通過全球合作來控制氣溫上升和溫室氣體排放。為此,必須轉變能源等社會發展要素的供給和消費模式,進行能源革命,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這即為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期,也對其未來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基于此,今年的北京國際風能大會將主題定為了“引領風能產業發展,推動能源戰略轉型”,期待為業內提供一個思想碰撞、坐而論道的平臺,共同探尋實現風能產業下一個階段有質量、可持續發展的路徑。
本屆大會的一大亮點是圍繞《巴黎協定》的影響新增了“風云對話”環節。誠如前文所言,協定的通過將會為可再生能源行業提供絕佳的發展機遇。那么,《巴黎協定》將會對可再生能源產業產生何種影響?為了順應全球能源轉型的浪潮,政府機構以及企業等需要做出怎樣的轉變?企業又該如何借助“一帶一路”戰略,抓住這股大潮中的契機,實現“走出去”,進一步提升全行業的國際化水平?上述問題將會成為嘉賓們探討的重要話題。
“十二五”時期,我國風電產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但是隨著“三北”地區棄風限電問題愈演愈烈,并且短期內無法根治,要保證未來5年的年均開發規模不低于2000萬千瓦,就必須調整產業布局,尋找新的增量市場,重點開發中東部和南方等低風速地區以及海上的風能資源。為此,本屆大會引入了低風速風電以及海上風電開發的議題。面對更加復雜的開發環境,需要進一步健全政策和創新技術,提高大功率機組等設備的研發能力,完善產業鏈,提升制造、運維等各個環節的智能化水平。針對這些關鍵點,大會都設置了相應的議程,供與會者各抒己見。
助力能源革命,是全體風電人肩負的神圣而光榮的使命。時代在變,唯有使命不變?!笆濉睍r期,我國風電產業將翻開新篇章,風電人也會肩負使命邁入新的征程中。相信本屆風能大會上的智慧與思想碰撞,將會為“十三五”風電產業的發展開好頭,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