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向
第六批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補助目錄公布
9月23日,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下稱“三部委”)印發《關于公布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補助目錄(第六批)的通知》(財建〔2016〕669號),根據《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家能源局關于印發<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財建〔2016〕102號)和《財政部關于分布式光伏發電實行按照電量補貼政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財建〔2013〕390號)要求,三部委公布了將符合條件的項目列入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補助目錄。為簡化管理流程,自然人分布式項目不再按目錄制管理,項目完成并網發電即可按電量享受補貼。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定期匯總經營范圍內的自然人分布式項目信息,并報三部委備案。地方獨立電網企業經營范圍內的自然人分布式項目,由省級財政、價格、能源主管部門定期匯總后報三部委備案。列入補助目錄的項目,當“項目名稱”“項目公司”“項目容量”等發生變化或與現實不符時,需及時向三部委申請變更,經批準后才可繼續享受電價補助。
甘肅省獲批建設國家新能源綜合示范區
近日,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支持甘肅省創建新能源綜合示范區的復函》(國能新能〔2016〕227號),確定甘肅省成為全國第二個新能源綜合示范區。國家新能源綜合示范區的獲批,對破解甘肅省新能源發展棄風棄光限電困局、建立高比例和高效率新能源消納體系、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和優化具有重要意義。根據復函,甘肅省在創建新能源綜合示范區中要提高新能源在電力供應中的比重,到2020年新能源裝機占電源總裝機比例達到50%、新能源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30%以上。為實現既定目標,甘肅省將建設新能源與傳統能源協調發展新機制,實現新能源全額保障性收購,完善有償調峰補償機制;加快完善促進新能源消納的政策措施和輸配電價改革,擴大外送電規模,有序推進風電產業發展,穩妥擴大酒泉風電基地建設規模;推廣應用風電清潔供暖等技術,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加強農網建設,推廣電能替代;支持推進能源科技創新和服務體系創新,努力把新能源技術及其關聯產業培育成帶動甘肅產業升級的新增長點。
CWEA牽頭成立IEA Wind IA中國工作組
9月19日,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CWEA)牽頭成立國際能源署風能實施協議(以下簡稱“IEA Wind IA”)中國工作組,并在北京金風科創風電設備有限公司召開“IEA Wind IA中國工作組2016年年會”。北京鑒衡認證中心、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中科院電工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內蒙古工業大學等多家研究機構、認證機構、高校和風電企業參加了會議。目前IEA Wind IA已開展研究了大規模風電并網的電力系統設計及運行、風能項目的社會接受度、風電場流場基準模型等多項課題。中國工作組的組建是對過去管理方式的變革,通過變革將更多的權利賦予課題牽頭單位,讓其帶領課題組參與到IEA Wind IA的課題研究中,從而使中國更有效地參與國際風電的研究。
我國首個“雙十”海上風電項目——中廣核如東海上風電項目全場投運
9月8日,中國廣核集團(以下簡稱“中廣核”)在北京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作為我國首個“雙十”(水深10米以上,離岸10公里以上)海上風電項目的中廣核如東海上風電項目已取得電力業務許可證,標志著中廣核自主開發建設的江蘇如東15萬千瓦海上風電示范項目(以下簡稱“如東項目”)全場投入商業運行,也標志著我國海上風電發展實現了歷史性的重大突破。作為國家示范項目,克服了海上施工、抗海水和鹽霧腐蝕、電纜遠距離鋪設等多個技術難題,有些甚至是世界級的難題。如東項目投運后,中廣核將逐步推廣應用如東海上風電的設計、開發、建設、運維等成功經驗,也將為我國海上風電發展的行業標準制定、上網電價確定等提供重要參考,推動我國海上風電持續健康發展。
金風科技助力工業大數據跨界創新,推動風電行業轉型升級
9月10日,以“創新驅動產業未來”為主題的“北京市產業創新中心政策發布會暨北京工業大數據創新中心成立大會”在中關村智造大街舉辦。作為主要參與發起單位,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金風科技”)將在新能源領域組建行業大數據應用平臺——新能源裝備和能源互聯網服務平臺,在服務自身用戶的同時,也服務于上下游合作伙伴,帶動行業生態系統協同創新發展。目前,金風科技以推動大數據與風電產業融合為目標,已開展數字化轉型工程,從風電大數據入手,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整合風電全生命周期數據,開展基于大數據的風電場設計、風電智能制造、風電場資產性能管理應用服務關鍵技術及模型構建;同時建立風電大數據分析處理平臺,開展基于海量經驗數據,創新風電場設計與運營服務模式,為全行業提供免費、可靠的風電數據公共服務。
中船重工海裝風電28兆瓦風電項目在美國并網發電
美國當地時間9月6日,中船重工海裝(北美)公司在美國愛荷華州舉行了28兆瓦風電項目并網儀式,向外界傳遞了作為裝備制造業國家隊,中船重工響應國家號召,推動優良裝備走向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領軍中國裝備加快“走出去”的戰略雄心。海裝風電機組出口美國,表明中船重工優良裝備率先打開了發達國家市場,為實現集團風電產業“十三五”末500億元目標和集團公司“十三五”發展目標奠定基礎,是落實國家裝備制造“走出去”戰略的具體實踐。海裝(北美)公司的成立,使海裝風電在海外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跨越, 28兆瓦項目的裝機也完全符合國家和集團公司“走出去”戰略的要求。
歌美颯再獲67.5兆瓦風電機組訂單,將安裝亞洲最高機組
日前,歌美颯簽訂一份新協議,將在泰國Sarahnlom風電場安裝亞洲最高風電機組,塔筒高度達153米,屆時將迎來一個新的里程碑。這些機組的葉片也是歌美颯所供應中的最長葉片,長度達56米,建成后地面離葉片頂端的高度將達210米。該項目規模達67.5兆瓦,將安裝33臺歌美颯機組(18臺 G114-2.0 兆瓦樣機、15臺G114-2.1 兆瓦機組)。歌美颯將在2017年第一季度提供機組,第二季度機組服役,并提供10年風電運維服務。這是歌美颯第二次獲取泰國機組訂單,2015年曾獲取該客戶60兆瓦機組訂單。除了泰國之外,歌美颯的亞洲足跡還遍布越南、菲律賓以及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在這些市場裝機容量達7760兆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