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力捷
職業技能競賽對高職生職業能力的影響
◎陳力捷
隨著職業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職業技能競賽作為一種教育模式,實現了對工學充分結合。目前社會各個領域都要求技術人才具有較高的綜合能力,而且對人才的創新性就有較高的要求。高等職業院校作為實用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基地,通過組織技能競賽以對人才的基礎創新能力進行培養。本論文針對職業技能競賽對高職生職業能力的影響進行探究。
高等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為各個行業領域輸送實用性、技術性人才。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要將行業優勢充分地發揮出來,就要注重吸收更多的創新人才。對于高等職業院校而言,創新人才培養成為衡量人才技術能力的一項指標。職業院校要提高學生的技術創新能力,可以將職業技能大賽引入到教學中,通過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而是使其技術潛力發揮出來,不僅提高了教學質量,而且通過這種實踐教學模式而使得技能型人才培養更具有時效性。
高等職業院校以技術人才培養為主,所以教學內容以技術實踐為主,以使得學生對職業環境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將技能大賽引入到高等職業教學中,重點在于對學生的專業技能進行考核。高等職業院校為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多采用“校企結合”的辦學模式。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以技能競賽為平臺展開合作,需要經歷賽前訓練、比賽和評價。教師和學生為了在技能競賽中獲得好成績,都會接受訓練,并針對技術專業理論以深入探索,力求實現技術創新。當進入到比賽階段,學生要將自己的技術能力充分地發揮出來,并接受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的檢驗和指導。比賽過后學生還要接受技術評價,主要是由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擔當,這也是學校師生與企業專業技術人員針對技術問題進行溝通的環節。通過技能競賽,高等職業院校可以對企業的人才質量標準有所了解而對學校的辦學方向進行調整,而企業也可以通過技能競賽而選拔優秀的人才。
高等職業院校以技能競賽為平臺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技術創新能力。高等職業院校要在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過程中發揮時效性,就要在技術人才培養的同時,還要承擔起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的責任。通常高等職業院校在人才培養上都會與企業合作,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職業技能競賽作為一種人才培養模式,就是對于學生的技術能力培養以競賽的形式展開,可以吸引企業前來賽場觀摩,在了解高等職業學校人才的專業技術素質的同時,還會從專業的角度予以指導,以對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發揮指導作用。前來觀摩的都是實踐經驗豐富的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而且這些企業技術人才還可以與學生針對技術問題進行交流,對學生的職業技術發展起到引導作用。以技能競賽為平臺促進學校與企業的近距離溝通,對學生的技術創新能力培養是非常有助益的。

高等職業院校以技能競賽為平臺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技術創新能力。高等職業院校開展職業技能競賽,可以促使學生對職業技能的學習產生主動意識,而不再是被動的學習。為了能夠在技能競賽中獲勝,學生會針對相關技術問題積極地探索,過程中自己的技術知識就會不斷擴展,而且技術能力也會有所提升。高等職業院校對于學生的教育,主要是從企業崗位需求的角度出發對學生的技術能力進行培養,以使得學生的技術素質與相關崗位對接。目前高等職業學校通過開展技能競賽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培養,學生對于專業技術的學習更有積極意識,他們在技能競賽中通過出色的表現展示自己,在獲得成功的體驗的同時,還有助于提高學生創新技術能力的信心。隨著學生的技術能力獲得認可,就更會帶著熱情投入到技術探索中并不斷地實現創新,逐漸地,學生自身的職業素質就會有所提高。
高等職業院校以技能競賽為平臺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高等職業院校組織職業技能競賽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學生自主參與學習中,能夠掌握適合于自己的技能學習方法。高等職業院校在技能競賽前,要對學生展開培訓,所有的培訓知識都圍繞著競賽展開。隨著學生的競爭意識被激發起來,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到技能知識的探索中,使其專業潛在能力得以充分發揮。通常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動手能力比較強,但是對理論知識掌握不足,使得學生在掌握了技術操作能力的同時,卻無法在技術能力上有所提升。學生參加技術競賽,不僅是對學生專業技術能力的檢驗,而且還促使學生對專業理論知識重視,并在準備比賽的過程中深化對相關理論知識的理解。在技能競賽之前做好賽前訓練工作,除了使學生的理論知識得到補充之外,還可以通過強化賽前模擬訓練而對學生的職業素質予以培養,使學生以良好的心理素質參與到比賽中,提高對比賽的適應能力,相應地,學生的技術綜合運用能力也會得以提升。
綜上所述,高等職業院校要發揮其技術優勢,就要適應目前的就業環境而對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進行培養。技能大賽是高等職業院校的重要人才培養模式,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技術能力,對學生的創新能力也起到了促進作用,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職業道德。
(作者單位: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