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在江
職工集體協商代表切忌接受“意思”
◎ 伏在江

伏在江 漫畫
所謂接受“意思”,就是指參加工資集體協商的職工代表,在工資協商期間接受企業經營者吃請或饋贈等。
眾所周知,職工代表是工資集體協商勞資雙方的重要一方,是職工參與工資集體協商的代言人,是為職工據理力爭的“講理人”,也是職工訴求的表達者,其作用發揮如何,直接影響工資集體協商的質量和結果,在整個工資集體協商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近年來,少數企業經營者為了達到既進行了工資集體協商,又不至于讓職工工資漲得“太多”的目的,暗地里在“打”職工代表的“主意”:有的以征求意見名義,向職工代表承諾一些其它職工所沒有的“好處”;有的請職工代表座談,讓職工代表“大吃”一餐,臨走還發點“紀念品”;有的以外出學習考察為由,請代表到景區“玩”上三五天等等。
企業經營者對集體協商的職工代表表示這些“意思”,一定是有“意思”的。不論是以請職工代表多“關照”還是以尊重代表為名的“意思”,其中的意思只有一個,那就是請代表在工資集體協商中“高抬貴手”。一旦代表接受了企業的“意思”,在協商期間就很難從職工的利益出發,很難站在客觀公正的立場上說話,既不能、也不會、更不敢代表職工說話。往往是講企業發展豪言壯語,講工資增幅有氣無力,有的甚至“跑”到“老板”一方,幫老板打起圓場,替老板說起話來。最后導致的結果就是集體協商走過場,還是“老板”說了算。職工稱這種集體協商是“糊弄”職工。
為了使工資協商按照規范的要求健康進行,從而使協商的結果客觀真實并具有可操作性,達到“企業謀發展,職工得實惠”的“雙贏”目的,必須消除職工代表接受老板“意思”的現象。
一要把好代表“入口”關。企業工會在醞釀提名代表候選人時,要把為人正直、辦事公道并且敢于為職工說話辦事的職工確定為集體協商的職工方代表,而不去迎合企業經營者的意愿安排所謂“名譽”或“榮譽”性代表。
二要教育和引導職工消除“心有余悸”的心理。職工代表選出后,工會要及時加強對代表的教育和培訓,“手把手”地“教”代表參加集體協商的技巧,以充分的技能和心理準備投入集體協商,不至于在協商時被“老板”一句話“問倒了”;針對有的代表怕在協商中說“多”了事后被“穿小鞋”的顧慮,工會也要及時引導。
三是工會組織要加強監督。當發現經營方在職工代表“意思”時,要及時向企業指出,甚至帶領職工代表大膽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