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旦科
摘 要:作為以提高全民素質為目的的社區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關系也變得日益緊密,學校與社區的文化共建已成為學校與社區建設的重點之一。從學校教育與社區教育、社區教育的資源運用及發展特質、社區美術課程設計原則三方面,研究美術課堂教學與社區文明結合,以培養學生人文態度,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關鍵詞:美術;課堂教學;學校教育;社區文明
中圖分類號:G623.75;G7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4-0062-01
社區是社會學中一個從空間形式反映人們社會生活的概念,常常指以一定的地域為基礎的社會群體。而社區教育的提出與發展則是與教育地區化、教育社會化的發展趨勢相呼應的。學校以及學校的教育,還有其他各類的教育也都無一例外存在社區之中并與之產生各種各樣的聯系。
一、學校教育與社區教育
社區教育是個開放的、系統的教育體系,對本社區的所有成員實施終身教育,它包含終身教育的所有內容。社區教育的興起,可以說是繼續教育的一種深入,學校教育與社區教育的結合,才是教育的真正內涵。如果說社區教育是一個大系統的話,那學校教育應成為其中的一個支系統,支系統有其本身的特殊性和特殊任務,但支系統的主要特征則應能體現大系統的一切特點。學校美術教育與社區資源積極合作發展,能拓展學校美術教育的學習空間,建立學習者、學校美育、社區資源三者之間“人”與“環境”的合作互動理念。社區的美術教育學習,有助于學習者打破學校教室一時一地的資源缺失的局限,能擁有更豐富、多元的藝文學習環境。所以,在強調尊重不同的族群、文化等多元價值觀的當今社會,新世紀美術教育要積極向多元化發展。社區教育能促使美術教學結合學生的生活環境與生活經驗,提供多樣化的教學資源,突破了過往只限于教室與黑板的學習模式,使美術教育不再局限于固定的學習空間,將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成果。
二、社區教育的資源運用及發展特質
課程目標與內容要滿足學校與學生的特殊需求,重視教育情境以及師生互動的過程與結果。教學活動要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激發學習的潛能。教師應根據學生個體差異,達成適性化、個別化教學。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課程的研究者、詮釋者、發展者、實施者、評鑒者。參與人員主要以學校為主體,并結合校內外人力資源,整合運用多元的各類資源,建立適合特定社區文化的學習活動。課程主題應以學校為主兼顧校外,發展由下而上的課程發展模式,并把握觀察、計劃、行動、反思的動態教學過程。此外,由于學校課程發展是強調學校有發展課程的主導權,因此學校應根據各自的教育哲學觀、生態條件、資源投入、社區背景,發展各具特色的課程,建構不同的發展類型或模式。學校課程將走入自主發展學校特色的課程教學階段,因此當課程是由學校設計規劃時,學校課程的品質優劣、教育成效,將是學校課程規劃者應重視的課題。社區美術教育必須突破傳統分科的限制,突顯社區文化特色,符合地方需求,與學校教育相互結合。社區美術教育的課程要重視資源的使用。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或學生需要使用學校資源、社區資源、圖書館資源、博物館的收藏、社區文化中心等資源。課程設計過程中,教師必須改變過去單打獨斗的封閉教學形態,而采用團隊的方式進行課程設計與教學。團隊成員可包括各科教師、學校行政人員、學生、家長及社區人事等,視實際情形進行彈性調整。統一整體的藝術教育注重學習的多元化、非單一知識的獲得,因此,在評量上應采用如開放式評量、小組互評、成員的互評與自評,并應用觀察、訪談、討論、逸事紀錄、評定量表等多元方式評量。
三、社區美術課程設計原則
將美術融入生活之中,透過生活取材,以社區的自然及人文特色為美術元素,設計主題教學。教學內容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區藝文活動,引導學生探索和發現生活中各種不同的文化及美感經驗,并融合于藝術學習的過程中。制定統一整體課程主題,是將社區生活中或各學科相同的概念,統一整合為一個主題單元,并訂出欲達成之目標。課程設置必須有中心主題。學生比較容易接受主題教學,主題教育既可與其他領域相聯結,又有助于延伸認知與深入的了解,而非僅限于欣賞的層次。對教師與學生來說,主題教學法的優點在于它將美術與其他人文課程整合的可能性很高。課程所采用的教材必須多樣化,兼顧社區需求與學生興趣,并符合學習者的生活經驗。取材可來自學生周遭環境、社區文化、學校重要事件或社會議題,亦可來自學生感興趣或共同關心的材料。不論取材的來源為何,最重要的在于教材必須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滿足學生的需要,符合社區的需求,以利于統一整體的進行。
四、結束語
總之,培養學生人文態度,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是一個長久的工程。文明程度高,就能為學校提供一個良好的外部德育大環境,這無疑對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四有”人才是十分有利的。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去做好這方面的工作,以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王莉.學校教育與社區關系研究評析[J].菏澤學院學報,2008(06).
[2]黃秋生,楊廣暉.論學校教育與社區教育的融合發展[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02).
[3]魏芳.社區教育與學校教育融合與發展研究[J].教育探索,2014(02).
[4]裴洪偉.學校教育與社區教育融合與發展研究[J].成才之路,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