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記者 姬忠實) 9月22日,商務部、國
家統計局、國家外匯管理局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正式發布《2015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公報》顯示,2015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創下1456.7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占全球流量的份額由2002年的0.4%提升至9.9%,投資流量躍居全球第二。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超過同期吸引外資規模,首次實現資本凈輸出。從統計上而言,這意味著從2015年起,中國正式成為資本對外輸出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張向晨說。
張向晨表示,2015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邁上新的臺階,實現連續13年快速增長,創下了1456.7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8.3%,金額僅次于美國的2999.6億美元,首次位列世界第二。2015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是1356億美元,實現資本項下凈輸出。2002年至2015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年均增幅高達35.9%,“十二五”期間中國對外直接投資5390.8億美元,是“十一五”的2.4倍。
張向晨說,2015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主要有6個特點:一是投資流量躍居全球第二,超過同期吸引外資規模,實現資本凈輸出。從統計上來說,2015年中國正式成為資本的對外輸出國。二是存量居全球第8位。截至2015年底,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10978.6億美元,占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出存量的份額由2002年的0.4%提升至4.4%,排名由第25位上升至第8位。2015年末,中國境外企業資產總額達4.37萬億美元。三是對外直接投資并購活躍,領域不斷拓寬。2015年,中國企業共實施對外投資并購579起,涉及62個國家和地區,實際交易金額544.4億美元,并購領域涉及制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采礦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18個行業大類。四是“一帶一路”建設扎實推進,對相關國家投資快速增長。2015年中國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投資占當年流量總額的13%,達189.3億美元,同比增長38.6%,是全球投資增幅的2倍。五是投資涉及領域廣泛,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步伐加快。截至2015年底,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覆蓋了國民經濟所有行業類別,流向裝備制造業的投資100.5億美元,同比增長158.4%,占制造業投資的50.3%,帶動了裝備、技術、標準和服務“走出去”。六是境外企業對東道國稅收和就業的貢獻增大,對外投資雙贏效果顯著。2015年中國境外企業向投資所在國家(地區)繳納的各種稅金達311.9億美元,較上年增長62.9%;雇傭外方員工122.5萬人,較上年年末增加39.2萬人。
今年以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又延續了快速發展的態勢。對于中國對外投資快速發展的原因,張向晨用“四個有”來概括:一是國際市場上有需求。發達經濟體總體經濟在復蘇,對外國投資有需求,發展中經濟體進行工業化也需要外來資金。無論是發達經濟體還是發展中經濟體,為了吸引外來資金,均出臺了一些投資便利化措施,從外部環境上便于中國企業“走出去”。二是中國有能力。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第一貨物貿易大國和第一制造業大國,外匯儲備連續多年居世界首位,這是中國企業開展對外投資的堅實物質基礎。三是政策有效應。中國開展“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都發揮了引領和推動作用。同時,政府簡政放權采取了便利化措施,也促進了企業加快對外投資。四是企業“走出去”有動力。中國在進行經濟結構調整,企業的發展方式也在發生轉變,要轉型升級必須要充分利用國際上的市場和資源。所以,我們感覺到目前企業的“走出去”愿望非常強烈,要積極融入到全球的創新網絡、制造網絡和市場網絡。
據介紹,《公報》從中國對外投資的概況、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特點、中國對主要經濟體的直接投資、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者的構成情況、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企業的分布情況和附表共6個部分。《公報》對2015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情況進行了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