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
【摘 要】從某個角度分析,“零戶統管”是當前比較新穎的財務管理體制,是建立在預算基礎上所形成的,尤其在鄉鎮財政中得到廣泛應用。毋庸置疑,“零戶統管”的現實意義重大,能夠推動鄉鎮財政工作的有序發展。筆者于下文中針對鄉鎮財政所實施的“零戶統管”制度展開分析與討論。
【關鍵詞】鄉鎮財政;“零戶統管”;制度
所謂的“零戶統管”主要在鄉鎮財政體系中得到應用,是對鄉鎮財政預算管理以及資金使用加以規范的一種策略,從整體角度分析,“零戶統管”的應用不僅可以保證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使鄉鎮部門以及單位依法理財,能夠起到監督與管理的作用,杜絕各類徇私舞弊與貪污犯罪現象的發生。尤其在2005年我國將農業稅取消之后,“零戶統管”應用更加廣泛,在新形勢下對“零戶統管”加強探究與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鄉鎮財政實施“零戶統管”制度的重要現實意義
1.實現對鄉政府的宏觀調控
從整體角度分析,從單位銀行賬戶取消之后,在管轄之內的單位從各個渠道所獲得的資金均需要積極納入到“零戶統管”體系之中,除此之外,這種發展趨勢下各個單位對于暫時閑置或者分期支出的資金均需要納入到“零戶統管”的統一賬戶之中,如此一來則可以為政府統籌管理奠定發展基礎,為資金運作提供保障。當然還可以實現資金的“捆綁”,長此久往可以將資金分散所引發的資金困難現象進行解決。
2.促進單位財務活動的有效監督
眾所周知,在傳統模式下主要采取了“分戶多管”的模式,這種模式下不僅單位銀行的戶頭比較多,且收入以及支出的渠道比較多,財政部門并不能對其加以掌握,無法從根本上保證各項資金的有效應用。但是從實施“零戶統管”一來,不僅將單位銀行戶頭取消,并且還將所有的資金進行全部歸納,這樣能夠從本質上克服資金分散現象,所有的支出資金均需要經過財政部門的審批,在監督資金的同時保證資金使用率得到增大。
3.實現鄉鎮會計的規范處理
在傳統模式下,因為各個單位資金比較分散,并且相關的財務人員素養比較低,導致鄉鎮財政工作效率比較低,甚至無法滿足《會計法》以及相關規定制度的要求,導致會計工作呈現出混亂的局面。而自從實施“零戶統管”之后,大多數單位均設置了報賬員,并用來對日常資金收支結算業務進行審核,且財務人員的素養得到提高,在報表編制等方面更加規范。這樣一方面不僅建立了相對應的財務管理體系,符合《會計法》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也能夠保證財務會計核算的規范性,保證了單位會計核算的質量以及效率。
二、現階段“零戶統管”制度在鄉鎮財政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健全的規章制度
從全局出發分析,在當前鄉鎮“零戶統管”的應用中最為主要的問題便是規章制度的不完善,這種情況會導致各類不良現象的發生,并且主要表現在兩點:其一是會出現各種亂收費現象,據筆者調查與分析,有非常多的部門在收取保證金之后并不退換,且各類培訓費用等肆意收取,不合法,對鄉鎮財政而言形成了負面影響。其二是比較嚴重的現象,即亂支亂補,嚴重影響了資金的總體使用。
2.財政監督的作用未發揮
在鄉鎮財政體系中財政監督占據了重要的地位,且財政監督的主體是各個財政部門,進行監督的作用便是杜絕各類徇私舞弊與違法犯罪現象的發生。并主要表現在三點:其一是在很大程度上財政監督往往會受到個人意志的支配,尤其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有部分單位過分追求個人利益,并沒有對財政監督的作用有所認識。舉例說明,在按照規定將銀行賬戶取消之后,有的單位沒有根據規定要求,自行開設銀行賬戶。其二是財政監督方法比較落后,呈現出單一性,在很多情況下財政監督主要以事后核查為主,并沒有實施事中核查與事前核查,缺乏全方位的監督與管理,會將會計科目核算的意義失去,也會超出會計制度的范圍,嚴重制約鄉鎮財政工作的發展。其三是在財政監督力度方面比較薄弱,很多監督工作比較松散,如果遇到問題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三、鄉鎮財政“零戶統管”制度的實施策略
1.健全規章制度
在新時期鄉鎮財政要想得到有序發展,那么則需要積極健全規章制度,并且要做好各項培訓與管理工作,要對新出臺的各項財務制度以及規定弄懂。另外,對于年預算在10萬元以上的需要實施民主理財小組,采取民主理財,并自覺接受監督與管理,在經過小組以及財政部門審核之后才能進入到統管核算賬戶。另外,還需要選擇有能力的人員作為管理人員,從根本上改變鄉鎮資金調節器的現象,其中主要的做法是財政所需要向總務室選派會計人員,并且要對單位舉債鎖定管理,對于在實施“零戶統管”以前的債務,則需要采取比例消化的方式,當然還需要進一步發揮財政經濟自身的作用,如果舊債還沒有還清,那么不得建立新債,如果建立新債,那么則需要采取報告審批制度,將資金的使用情況加以分析與了解。
2.實現預算編制改革與財政國庫管理制度的有效銜接
現階段部門預算制度主要解決的問題便是要將預算編制中的“細”與“準”的問題,其中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務便是解決財政資金支付環節問題。對于鄉鎮財政而言,其一需要將財政監督融入到預算編制的各個環節,并且相關的財政部門還需要加強對會計核算中心的應用,要對各個環節的情況有所了解,對資金的使用情況加以分析,如此一來才能真正提高資金預算的準確性以及全面性。其二,在財政資金進行下撥之后,相關的會計核算中線則需要針對資金的使用環節以及財務管理環節進行監督與管理,盡可能的提高預算約束,只有真正做到這一點,才能真正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總而言之,要實現預算編制以及財政國庫管理的銜接,使其形成合力,提高鄉鎮財政工作水平。
參考文獻:
[1]藍文永,林琳. 廣西鄉鎮財政實施“零戶統管”制度的思考[J].經濟研究參考,2012,70:30-32.
[2]. 關注鄉鎮財政實施“零戶統管”中存在的問題[J]. 審計與理財,2004,01:35-36.
[3]李芳. 論荔浦縣鄉鎮實行“零戶統管”的難點及對策[J]. 廣西財政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S1:71-73+77.
[4]宋福香 ,李立春. 鄉鎮“零戶統管”后的弊端與改進[J]. 當代審計,2003,02:38.
[5]紀愛梅. 鄉鎮財務統管后固定資產管理不容忽視[J]. 農村財政與財務,2006,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