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軍
?
天堂“詩歌”塵世“性”要要要讀《尋找詩人郭子》有感
張麗軍
閱讀《尋找詩人郭子》,一下子就讓我想起了余華和蘇童。這部短篇小說特別像余華的處女作《十八歲出門遠行》,都是講述少年第一次出門遠行,重建我與世界、我與自我的關系的故事。小說中主人公,也極為類似蘇童楓楊樹系列中的某種焦慮、沖動的先鋒精神氣質。顯然,《尋找詩人郭子》是作家趙卡,也是其中故事主人公之一“趙卡”的內心精神探險,一次心靈的成長禮。
小說講述我、木子、和王燕燕到烏海尋找詩人郭子的故事。從呼和浩特到烏海,途經達察素齊鎮、哈素海、一個臨路的村子、薩拉齊鎮等地方,作者主要寫了這一路上這三個文藝青年的談資,和在三個旅館中的不同的行為和內心變化。這幾個據有著詩人情懷的年輕人思維是跳躍的,是新奇的。他們一路行走,一路拜訪,到新優佳養雞場找到名字叫“狼人”的詩人,隨心隨性的敞開胸懷,擁抱那種心靈的契合。這是普通人少有的經歷,這是一種詩意的出行。作者的這種對詩意的出行的描寫,對于當下社會中人們越來越迷失自我,逐漸變得墨守成規的一種精神的突破。
巧妙的敘述結構使得這部小說處處充滿驚喜。小說以一個問題“我們,要不去尋找詩人郭子咋樣?”開始,設置了懸念。小說在接下來沒有直接講述詩人郭子,而是描寫了幾個文藝青年決定去尋找郭子,層層遞進,使讀者漸漸和小說中的三個年輕人一起去探尋;尋找的道路是曲折的,五百多里的路程,步行必然是無聊的。那么路上三人的談論話題就是小說中必要的部分,這樣的書寫自然順暢,一切都在情理之中。而三人的談資大都是以性為話題,卻又在意料之外。性話題在一般的生活中是隱晦的,但在小說中兩男一女卻直接而大膽的談論著性話題,這也表現出這三個人物的率真,另一方面也表現出作者對于這種真性情人的贊美。小說中有兩段是看似偏離尋找詩人郭子的描寫,一個是在哈素海“我”教王燕燕游泳,另一個是去拜訪詩人“狼人”。在教王燕燕游泳的時候,“我”的手是不老實的。當木子問“我”為什么不游了,“我說沒多大意思”。木子也是在看了泳裝女之后說“的確沒多大意思”。這個在尋找路上的小插曲就像是代表了現實生活中的誘惑,體現出作者對在尋找自我的路上能不能抵擋的住這種誘惑的叩問。而拜訪“狼人”則是對尋找的助力劑,小說中寫到的狼人“是一個很厲害的詩人,據說比郭子還要先鋒”。在與狼人做過交流之后,木子和“我”都表現出一種敬佩之情,。而且作者還適時描寫了“狼人”對于詩人郭子的評價,“他把身體里被壓住的能量轉化為詩,這很了不起”。“木子一下子就被狼人這幾句鎮住了”。狼人一個初中就輟學的人竟然有著這麼深刻的詩學見解。那么詩人郭子呢,這無疑給將要尋找的詩人郭子又增添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作者將這種描寫處理的恰到好處,點到為止。最后小說以詩歌結束,留給人們一個比較開放性的結尾,留給人們充足的想象空間。結尾的詩歌是詩人郭子的,但是“我”和王燕燕卻是坐上了返回的中巴車,只有木子一人獨自繼續去尋找郭子。這樣的對比本身就是一種懸念,兩種不同的精神路途最后能通往何處?是回歸現實還是繼續自我追求?小說里尋找的是具有先鋒氣質的詩人郭子,這篇小說本身也具有著獨特的先鋒氣質。
詼諧幽默的通俗化語言使小說中要表達的內容變得鮮活。作者在這篇小說中使用了大量的口語化的幽默的語言,“Q是去的縮寫,S是死的縮寫,QS,就是說你吃完喝完之后,可以去死了!”作者對于這一食品安全標識的有意曲解,一方面表現出作者的幽默的想象力,另一方面“吃完喝完之后,就可以去死了”戲謔之中又包含著作者的人文關懷,人生不過是短短幾十年,吃喝占了生活的大部分,如果沒有著更高的追求,那還有什么意思。文章中還涉及大量直率的語言,將小說中的人物塑造成了一種追求自我,隨性而為的真性情的人,這也使得文章非常的流暢。同時,文章中看似是人物漫不經心說出的簡單話語又包含著一種無形的張力。
小說敘述從“性”話語出發,走向了對心中理想“詩歌”天堂圣殿的尋找,體現了超越塵世的詩意追求,但有意思的是,“性”依然是圣殿路上伴隨“我們”的共通的精神話語,或者說,作為精神天堂的詩歌圣殿就矗立在性的塵世之上,密不可分。小說中的木子、“我”和王燕燕一樣,心中雖然依然有著追求的信念,但是卻最終向現實妥協,回歸到塵世的“性”與原來的庸常生活。詩人郭子,類似于《等待戈多》中的戈多,都是作為一種在前方路上的人,是木子和趙卡王燕燕的堂吉訶德式行為的精神寄托。郭子到底是一個怎樣的詩人,比狼人如何?都是未知的,能不能找到詩人郭子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直在尋找的路上。或許,天堂詩歌與塵世之性,本身就是人存在的無法擺脫的生命兩極,我們眾生都在其中沉淪與救贖。好在,有一道光——詩歌之光——照亮了生活的暗夜。
小說在極盡言說詩歌殿堂神圣性的同時,也無意中游離了人物的生存處境和性格邏輯,以深邃的精神景深和華麗的辭章忽略了來自生活細節的質感和生命深處的獨特感受。這或許是作家趙卡需要向生活進一步挖掘的地方。從這里開始吧,這也是余華和蘇童走過的道路。我期待著趙卡。
(作者系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