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秋
(河北承德豐寧滿族自治縣林業局,河北 承德 068350)
淺談現代林業與生態文明建設的關系
王新秋
(河北承德豐寧滿族自治縣林業局,河北 承德 068350)
現代林業由過去的樹林的認識轉變為向整個生態系統的轉變,建立全新的林業生態系統理念,發展和諧林業,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逐步實現生態林業與現代人類的和諧共存,體現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現代林業的基本特征包括:高效性、系統性和生態性。
現代林業;生態文明;發展;關系
生態的含義是指自然界的主體、要素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文明是指人們在生產實踐活動中產生的文化成果,是文化、物質、精神和制度等方面優秀成果的綜合。生態文明以尊重和維護自然為前提,以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共生為原則,建立可持續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引導人們走上持續和諧的發展道路。生態文明是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發展物質生產力,提高人的物質生活水平的。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強調以人為本的原則,認為人是價值的中心,人的全面發展必定遵循自然和諧發展的規律。
我國現代林業發展相對來說比較緩慢,森林資源自然增長率與人類社會對林業的需求之間存在著矛盾。森林自然資源增長率滿足不了現代林業對森林資源的需求。而當下現代林業建設是生態建設的重中之重,單純為了達到現代林業的需求,勢必會造成生態林的破壞。生態林業與現代林業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必定會產生相互沖突。正確認識生態文明建設與現代林業建設的發展關系,有機協調,就會抓好林業發展過程中的矛盾沖突,這也是研究確定現階段林業發展的重要問題。
現代林業的發展建立在生態林業發展的基礎之上,建設生態林業的方針是長遠發展的需要,發展建設生態林也要服從于生態建設的大局。加強監管和引導林業產業的發展,加大林業的高端化、高科技投入,將林業產業發展對生態建設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用發展的眼光看待生態文明建設,要用建設生態文明的新視野,建立新的森林資源管理系統,建立提高森林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新的管理體系,調整資源結構模式,利用新技術新工藝提高森林資源的綜合運用效益。生態系統化和理念是根本。利用生態理論系統發展生態林業,建立現代林業,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這也是現代林業發展的必然過程。生態林業的重要地位已經不容置疑,應通過采取有效措施來進一步推進林業生態工程的發展。
1.建設生態文明要遵循自然生態發展規律
建設生態文明,要建立在自然生態的建設和發展的基礎上。生態文明的建設過程是在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上,協調和適應自然生態規律的發展的。生態文明建設的同時必然推進生態規律的能力提升。研究林業建設的發展戰略問題,是適應發展生態林業的建設和發展的戰略問題。探索生態合理性平臺上的重大決策和重大項目,是建立在資源和環境和承載與恢復的范圍之內的。合理解決森林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問題,也是增加經濟總量的合理需求。從杜絕資源浪費和角度,杜絕資源耗竭和破壞環境的現象。建設生態文明要遵循自然生態發展的規律,保持生態文明和經濟效益的和諧發展。
2.建設生態文明要節能降耗,完善森林資源管理體系
完善森林資源管理體系,要探索新的森林資源管理模式。充分利用森林資源創新技術,推廣利用木材的利用率的項目,調整森林資源使用結構,提高森林木材的利用率。新設備會盡快取代落后的舊設備,對一些粗獷型設施要加大維護力度。新工藝需要的新設備的投資需要加大。這些都是建立在森林資源和生態林業資源的有機整合的情況下的。前提是森林自然資源與現代林業資源相結合,調整林業的產業和經濟結構,逐步擴展林業的發展空間,形成多策并舉的發展格局。努力實現現代林業的經濟增長,現代林業的經濟資源優勢體現生態型發展。發展現代林業的同時推廣特色林業、可再生林業和循環林業經濟。提高林業資源的利用率。
構建生態文明的林業理念,積極開展生態文明活動,推廣森林文化活動和生態系統工程建設。提倡建立生態文明的道德觀和消費觀。提倡全民形成尊重自然、善待環境的好習慣。在全社會開展綠色教育,構建綠色經濟,建設綠色家園,增強全社會的生態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提倡全民參與建設生態文明。
1.現代林業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都是以森林為基礎的
從獲得經濟效益的角度上來看,需要大量的木材。從生態的角度上來看,需要龐大的森林覆蓋率。所以生態林建設和經濟林的需求勢必要出現沖突。這個問題要找準平衡關系,現代林業建設要為生態文明建設服務,同時也要實現特色經濟林的創新發展。在建設現代林業,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注重生態效益的長遠效益。實現現代林業與生態林業的統一協調發展,實現林業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同步增長,建立可持續發展的長遠發展目標。
2.建設生態林,有助于改善生態環境
發展生態林是建設生態文明的前提。發展現代林業的同時能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這就是兩者的關系。林業的生態化發展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生態效應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顯現出來。而大量的木材運出,林業的經濟效益凸顯。而林業的生態效益需要假以時日,才能體現出來。大量的木材產出,林業的經濟效益才能體現出來。如果只為了追求生態林建設就會抑制經濟林發展。現代林業的正常運行就會受到影響。所以要平衡生態林和經濟林的關系,找到平衡點,達到經濟利益與生態林的同步發展。
3.建設現代林業與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是和諧發展的統一體
建設現代林業與發展生態文明建設都離不開森林。從獲得經濟效益的角度上來看,需要大量的木材。從生態的角度上來看,需要龐大的森林覆蓋率。所以生態林建設和經濟林的需求勢必要出現沖突。這個問題要找準平衡關系,現代林業建設要為生態文明建設服務,同時也要實現特色經濟林的創新發展。在林業建設中,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注重生態效益的長遠發展。建設現代林業和實現生態文明需要協同發展,共同建設成生態與自然的和諧平衡發展。
1.森林生態系統是現代林業的資源儲備
森林生態系統在自身的運作過程中,能源資源自身消耗減低,廢棄物重新利用變為可利用資源,一部分資源是可以重新循環利用的。所以森林生態自然資源的重復使用成為常態。當前生態文明建設要重視氣候變化的影響,氣候變化會影響森林資源。要正確應對氣候的變化。森林生態系統可以提供陸上需要的碳資源。所以森林生態系統具備的再生性和可降解性,這一項能源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以視為另一項能源資源。
2.現代林業對生態文明建設起到決定性作用
現代林業建設的同時要保護森林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也是現代林業建設的資源儲備庫。現代林業對恢復生態系統擔負著重要的任務。生態林業一直擔負著保護地球的重要職責。生態林業擔負著維護自然生態平衡,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態的職責。生態森林有森林、濕地,荒漠、草原。其中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發揮著決定性作用。科學研究證明,70%以上的森林和濕地起到了決定生態平衡的化學循環作用,對生物界與非生物界之間的物質和能量守恒起著主導作用,對維護生態平衡系統起到調節作用。這樣看來,現代林業必將是調節人與自然關系的重要工程。
3.建設生態文明是發展生態林業的追求目標
森林生態資源是建設生態文明的資源庫,生態文明建設是現代林業的追求目標。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同時,面臨著林業發展和建設的挑戰。建設生態林業的同時也是林業發展的機遇。全面建設生態文明的過程也是實現現代林業的發展過程。我們要利用現代林業的新科技對植樹造林的質量和效益進行評估。利用新技術手段對森林、濕地、沙漠的生態系統進行維護。從而提高森林整體質量,提高系統生產力。建設生態文明是現代林業發展的前提。最終目的是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是建設現代林業的基石,實現生態文明系統要保障生態林業的質量。生態文明建設需要現代林業科技對植樹造林的質量和效益進行維護。所以,對濕地、森林、沙漠等生態系統的建設和保護,就是提高森林的整體質量。
總而言之,現代生態林業的發展必將推進市場化、工業化、經濟化的發展,結合我國林業資源的現狀,合理調整林業經濟架構,拓展現代林業的發展空間,形成多策并舉的發展格局,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利用循環資源發展經濟,提高資源利用率。
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發展前提下,建設成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文明。
建設生態文明和建設現代林業要共同協調發展,保持生態建設和林業產業的相互并進。現代林業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用現代科學技術為前提,用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創新理念,在提高效益的同時發展生態林,最終建設成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文明。
[1]張國慶.論和諧發展與生態建設[J].安徽農業,2003(1):17-18.
[2]趙樹叢.中國林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J].國土綠化,2013(7):5-8.
TU9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