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永蘭 姬文娟
肺彌散功能測定在支氣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臨床應用
戚永蘭 姬文娟
目的 探討肺彌散功能測定在支氣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鑒別診斷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BA以及COPD患者各70例,對其行肺通氣功能及彌散功能檢查,并進行比較。結果 BA組的VC、FVC、FEV1以及FEV1/FVC等均高于COPD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BA組TLco/VA及TLco均高于COPD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肺彌散功能測定在鑒別診斷BA及COPD中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肺彌散功能;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氣管哮喘(BA)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均是臨床上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發病涉及多種炎癥細胞、炎性介質,都存在有氣流受限[1]。2005年美國胸科學會(ATS)與歐洲呼吸學會(ERS)認為,在結合臨床資料以及影像學資料的基礎上,通過進行肺功能及肺彌散功能檢查,可以有效的鑒別診斷BA、COPD及COPD并BA[2]。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科對收治的BA及COPD患者進行肺彌散功能測定,觀察其在鑒別診斷兩種疾病的臨床價值。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住院BA、COPD患者140例。BA患者的診斷標準均符合《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的相關診斷標準[3];COPD患者的診斷標準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的相關診斷標準[4]。BA患者70例,其中男42例,女28例;年齡48~77歲,平均年齡(63.56±7.24)歲;病程3~16年,平均病程(8.07±2.69)年。COPD患者70例,其中男43例,女27例;年齡46~77歲,平均年齡(62.28±7.08)歲;病程4~17年,平均病程(8.18±2.48)年。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1兩組肺通氣功能測定
如表1所示,與COPD組比較,BA組的VC、FVC、FEV1以及FEV1/FVC等肺通氣功能指標均較高,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肺通氣功能測定結果()

表1 兩組肺通氣功能測定結果()
組別 例數 VC FVC FEV1 FEV1/FVC BA組COPD組70 70 84.32±7.26 66.40±6.58 82.14±8.06 68.87±7.36 65.24±6.78 45.73±5.20 78.31±7.85 65.26±6.19
表2 兩組肺彌散功能測定結果()

表2 兩組肺彌散功能測定結果()
組別 例數 TLco/VA TLco (%)BA組COPD組70 70 87.28±9.14 54.36±8.12 91.87±10.23 78.60±8.36
2.2兩組肺彌散功能測定
如表2所示,BA組TLco/VA及TLco均高于COPD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BA與COPD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5]。由于BA與COPD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因此,在疾病急性發作期,僅僅依靠肺通氣功能檢測,難以進行有效的鑒別診斷[6]。彌散功能用于評價肺泡毛細血管膜進行氣體交換的效率,可以早期檢出肺以及氣道的病變,評估病情的嚴重程度、判斷預后,還可以鑒別呼吸困難的原因,診斷病變的部位,評估患者的肺功能對手術的耐 受力[7]。
本組研究結果顯示,COPD組彌散功能較BA組低(P<0.05)。提示彌散功能測定在鑒別診斷BA與COPD中有重要的意義。一般認為,COPD病情的不斷進展,可以導致肺泡壁破壞融合,肺毛細血管床明顯的減少,彌散面積減少,通氣/血流比值失調,發生彌散功能障礙[8]。由于哮喘患者的氣道基本結構未被破壞,因此,彌散功能無明顯的異常。綜上所述,肺彌散功能測定在鑒別診斷BA及COPD中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1]邊翠霞,閻琳,王秀梅,等.COPD及哮喘患者肺彌散功能測定分析[J].山東醫藥,2011,51(51):90-91.
[2]韓美榮,陳燕,李劍平.肺功能測定鑒別支氣管哮喘、慢阻肺及哮喘慢阻肺重疊綜合征的臨床意義[J].臨床肺科雜志,2016,21(5):934-937.
[3]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8,31(3):177-185.
[4]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3,36(4):255-264.
[5]李曉輝,林蕊艷,胥振揚,等.肺功能測定在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期鑒別中的應用價值[J].山東醫藥,2011,51(9):55-57.
[6]何薇,宋康,陳芳.肺功能在診斷支氣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應用[J].國際呼吸雜志,2013,33(13):1003-1005.
[7]何薇,宋康,陳芳.肺功能在診斷支氣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應用[J].中華哮喘雜志,2013,7(4):30-33.
[8]嚴玉蘭,榮光生,朱代峰,等.肺彌散功能測定在支氣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鑒別診斷中的應用[J].解剖與臨床,2012,17(3):240-242.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ulmonary Diffusion Function in Bronchial Asthma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QI Yonglan JI Wenjuan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Xiangyu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Dali Yunnan 67210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ulmonary diffusion function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ronchial asthma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Methods The pulmonary ventilation function and diffusion function were examined in 70 patients with BA and COPD,and the comparison was made between them.Results BA group of VC,FVC,FEV1 and FEV1/FVC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PD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BA group of TLco/VA and TLco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PD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Pulmonary diffusion function has important clinical value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A and COPD.
Pulmonary diffusing function,Bronchial asthma,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R562
A
1674-9316(2016)20-0083-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20.050
祥云縣人民醫院呼吸科,云南 大理 672100
1.2方法
采用全進口比利時麥迪HVP-Air肺功能儀進行肺通氣、肺彌散功能的檢測。BA組與COPD組患者均在發作期臨床癥狀得到有效的控制、吸入支氣管舒張劑后進行彌散功能測定,以肺CO彌散量(DL-co)測量法測定彌散率(TLco/VA)、一口氣彌散量(TLco),測定結果采用百分比表示。肺通氣功能指標主要包括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1秒鐘用力呼氣容積(FEV1)以及FEV1/FVC。
1.3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間的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