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房地產中介格式條款有貓膩
日前,深圳消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16年證券、房地產中介格式條款調研中存在的問題,并予以評點。
今年年初,深圳消委會注意到證券公司開戶合同文本協議存在不公平格式條款,隨即開展了調查活動。調查結果發現,國信證券、大通證券、民生證券、華西證券、國泰君安證券、招商證券、平安證券、中泰證券(原齊魯證券)、長江證券這9家券商,存在要求消費者承諾遵守其無從知曉內容的“規定”等9項不公平條款。深圳消委會對這9項條款進行了法律分析,并就相關問題致函中國證券業協會。
絕大部分證券公司在接到深圳消委會發出的整改勸諭函和評議內容后,認真對照,對涉評的條款進行了修改,并陸續啟用了新版本的開戶合同。不過,平安證券和長江證券對個別評議持不同意見。
深圳消委會還將對各證券公司的整改情況進行跟蹤調查,減少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情況的發生,從源頭避免證券消費者糾紛的發生,進一步推進證券市場規范化。
近期,深圳消委會還攜手深圳市房地產經紀行業協會,調查了二手房買賣合同中“獨家委托”條款存在的問題。
調查結果顯示,部分房地產經紀公司的“獨家委托”合同條款存在“合同名稱不明確體現‘獨家委托’字樣,易誤導消費者認為是普通合同”、“房地產經紀公司依據《合同法》規定,對含有嚴重排除或限制消費者權利的‘獨家委托’條款,進行顯著標識和說明。”這兩個問題。
為了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規范深圳房地產經紀行業的發展,深圳消委會針對房地產經紀行業“獨家委托”合同中存在的問題,提出3點意見:①若房地產經紀公司的委托合同旨在進行“獨家委托”,須將“獨家委托”字樣寫入合同名稱中;②合同中涉及“獨家委托”的條款和因“獨家委托”而排除或限制消費者權利、加重消費者責任的條款,要以顯著方式標識,提請消費者注意并予以解釋說明,充分保護消費者知情權,實現雙方權利義務對等。建議對此類合同涉及條款進行更改,如字體加大標粗,以紅色字體顯示或在條款旁讓消費者簽字確認等,并在簽訂合同時向消費者予以解釋說明。③涉及此類合同問題的房地產經紀公司應自覺進行對照整改,市消委會將通過“3.15消費通”等方式接受消費者對此類合同問題的投訴,并通過媒體對未整改的房地產經紀公司進行公開譴責。
據悉,深圳市房地產經紀行業協會表示,已于今年4月11日向社會正式發布應用《房地產經紀服務指引暨標準流程》(以下簡稱指引)及其配套文件《二手房交易重要事項告知書》(以下簡稱告知書),并要求各中介機構在其營業場所張貼、懸掛指引。若消費者在接受服務過程中發現中介方未按指引開展業務或未與其簽訂告知書的,可直接向房地產經紀行業協會進行投訴。
(蔡祖國 傅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