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巖,閆 偉
(吉林師范大學圖書館,吉林四平 136000)
?
中國圖書情報學核心期刊評價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劉 巖,閆 偉
(吉林師范大學圖書館,吉林四平 136000)
本文主要對中國圖書情報學領域的19種核心期刊的9種被引指標進行了橫向和縱向的相關性分析。結果表明,不同指標之間和同一指標之間都存在中度或高度的相關性。因此,對期刊進行一段時間內的綜合發展態勢研究時要考慮這兩種相關性。
評價指標;圖書情報學;相關性
中國圖書情報學核心期刊是圖書情報學術成果交流和展示的重要平臺,對圖書情報學核心期刊進行恰當的評價是非常必要的。自加菲爾德Garfield(1972)把影響因子(IF)作為期刊評價指標以來,新的期刊評價指標不斷涌現。同一期刊的不同評價指標是從不同的角度對期刊進行評價,不同指標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為了理清不同指標之間的相關性,很多學者進行了深入的研究。Yue &Rousseau(2004)指出影響因子和即年指標之間存在較高的相關性[1],這一結論適用于生物學等發展較快的學科。期刊評價指標之間的相關性是受學科影響的,學科領域不同,相關性也不同。王萍、王儉(2006)對科研管理類的10種期刊的文獻計量指標進行了相關性分析,得出總被引頻次與引用刊數、影響因子與即年指標呈高度相關的結論[2]。以往的研究都是針對某一年度的期刊評價指標進行分析,也就是對橫截面數據進行分析,而縱向的基于多維面板數據的期刊評價指標之間的相關性分析的文獻比較有限。縱向分析更能體現期刊的發展狀態。本文主要利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的《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的期刊評價指標對中國圖書情報學19種核心期刊2007-2012年的面板數據進行實證分析。統計分析圖書情報領域期刊評價指標之間的相關性及同一指標在不同年度的相關性,為讀者和編輯人員提供適當的參考。
本文選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19種圖書情報核心期刊為研究對象,分別為《中國圖書館學報》《圖書情報工作》《情報學報》《大學圖書館學報》《圖書館雜志》《圖書館論壇》《圖書館》《情報科學》《圖書館建設》《現代圖書情報技術》《圖書情報知識》《情報資料工作》《情報理論與實踐》《情報雜志》《圖書館工作與研究》《圖書館理論與實踐》《圖書館學研究》《圖書館與情報》及《國家圖書館學刊》。利用2008-2013年版的《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提供的2007-2012年的期刊評價指標,主要包括期刊被引指標和期刊來源指標,期刊被引指標更能體現期刊的學術影響力。因此,本文主要選取9種期刊被引指標進行分析,分別為總被引頻次、影響因子、即年指標、他引率、引用刊數、學科影響指標、學科擴散指標、被引半衰期和H指數。
由于期刊評價指標數據多數不服從正態性的假定,通過Pearson相關系數檢驗法確定不同指標之間的相關性不夠準確。Spearman等級相關系數法不需要數據正態性的假定,因此,本文通過Spearman等級相關系數法確定各項指標之間的相關性。Cozby給出了Spearman等級相關系數r值及其具體相關程度的界定[3],見表1,利用統計軟件R2.14進行數據處理。
表1 相關系數r值及其相關程度
3.1 評價指標之間的相關性分析
以圖書情報學的19種核心期刊為研究樣本,分析圖書情報領域的不同指標之間的相關關系。分析了2007-2012年間每一年度不同指標之間的相關系數及顯著性檢驗,結果見表2。
從表2可以看出,在顯著性水平為0.01時,總被引頻次與引用刊數、總被引頻次與學科擴散指標、引用刊數與學科擴散指標呈現顯著的高度相關性。2007-2012年間總被引頻次與引用刊數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932、0.756、0.882、0.852、0.887和0.923,按照Spearman等級相關系數r值及其具體相關程度的界定,總被引頻次與引用刊數呈現高度相關性。2008-2012年間引用刊數與學科擴散指標的相關系數均為1,表明這兩個指標之間是顯著的線性關系,因此當對期刊進行評價時可以采用其中的一個指標進行評價。從總被引頻次、引用刊數和學科擴散指標的定義來看,總被引頻次是指該期刊自創刊以來所登載的全部論文在統計當年被引用的總次數。學科擴散指標是指在統計源期刊范圍內,引用該刊的期刊數量與其所在學科全部期刊數量之比。三者都與引用刊數有關,因此三者之間的相關性較高。這三個指標的計算數據都是自創刊以來的累積數據,故應屬于累積規模指標范疇。在顯著性水平為0.01時,總被引頻次與H指數之間呈顯著的中度相關。總被引頻次屬于累積規模指標,而H指數屬于優勢規模指標,二者不能互相替代。
表2 2007-2012年被引指標之間的相關性
指標年度總被引頻次影響因子即年指標他引率引用刊數學科影響指標學科擴散指標被引半衰期H指數被引半衰期2007200820092010201120121.000.0320.3120.1730.1740.033-0.294
影響因子指標是國際上通行的期刊評價指標,多數高校以期刊影響因子來評價學術水平的高低。從表2可以看出,影響因子指標與即年指標之間在2007-2012年間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737、0.556、0.514、0.690、0.640和0.702,在顯著性水平為0.05的條件下,二者之間存在顯著的中度相關。從影響因子和即年指標的定義看,影響因子是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在統計當年被引用的總次數與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總數之比,體現每篇論文這兩年平均被引的次數,而即年指標是指該期刊當年發表論文在統計當年被引用的總次數與該期刊當年發表論文總數之比,體現每篇論文在這一年內被引的次數,二者均屬于篇均被引指標范疇,因此二者之間存在顯著的中度相關關系。影響因子與H指數也存在顯著的中度的相關關系,但二者所屬的范疇不同。影響因子屬于篇均被引指標范疇,H指數屬于優勢規模指標范疇。
3.2 同一指標在不同年度的相關性分析
中國圖書情報學領域的19種期刊同一年度9種不同被引指標之間存在一定相關性,這種相關性屬于橫向數據分析,同一指標在不同年度的觀測數據屬于縱向數據,也存在縱向的相關性。本文主要對國際上通行的期刊評價指標影響因子和總被因頻次進行了分析,表3給出了2007-2012年影響因子在6年間的相關性分析結果。從表3的斜對角線的相關系數可以看出,影響因子指標在相鄰近的兩年間存在顯著的中度相關,隨著間隔的增大,相關性逐漸減小。間隔越大,顯著性越不明顯。
表3 2007-2012年度影響因子(IF)指標之間的相關性
表4 2007-2012年度總被引頻次(TC)指標之間的相關性
表4給出了2007-2012年總被引頻次指標在6年間縱向相關性分析結果。從表4可以看出,在圖書情報學領域,總被因頻次在相鄰的兩年間存在顯著的高度相關性,隨著時間間隔的增大,相關性逐漸減弱,但減弱的幅度較小,2007年與2012年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804,在顯著性水平為0.01時,仍表現為顯著的高度相關。因此,研究期刊在一段時間內的綜合發展態勢時,不僅要考慮橫向的相關性,還要考慮縱向的相關性。
本文主要對中國圖書情報學領域的19種核心期刊的9種被引指標進行了分析,分析了9種期刊評價指標在同一年度不同指標的橫向相關關系,同時分析了同一指標在不同年度的縱向相關關系。橫向分析結果表明,在圖書情報學領域,總被引頻次與引用刊數、總被引頻次與學科擴散指標、引用刊數與學科擴散指標呈現顯著的相關性。引用刊數與學科擴散指標的相關系數均為1,表明這兩個指標之間是顯著的線性關系,因此當對期刊進行評價時,可以采用其中的一個指標進行評價。總被引頻次與H指數之間呈顯著的中度相關。影響因子指標與即年指標之間呈顯著的中度相關關系。縱向分析結果表明,影響因子指標在相鄰近的兩年間存在顯著的中度相關,隨著時間間隔的增加,相關性逐漸減弱。總被因頻次在相鄰的兩年間存在顯著的高度相關性,隨著時間間隔的增大,相關性逐漸減弱,但減弱的幅度較小,即使相隔6年,仍表現為顯著的高度相關。因此,在研究期刊一段時間內的綜合發展態勢時,不僅要考慮指標之間的橫向相關性,同時還要考慮指標之間的縱向相關性。
[1]Yue,,Wilson,CS,Rousseau,R.The immediacy index and 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 Two highly correlated derived measures [J].The Canadi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Library Science,2004,28(1):33-48.
[2]王萍,王儉.科研管理類核心期刊文獻計量指標分析研究:2004[J].科技資訊,2006(31):202-203.
[3]Cozby PC.Methods in behavioral research[M].New York: McGraw-Hill Co.,2008:56-57.
2016-03-07
劉 巖(1979- ),男,館員,碩士,從事圖書情報學研究。
G25
A
2095-7602(2016)10-01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