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懷念張震叔叔"/>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袁振威
『須鬢如霜白長征繼向前』
——深情懷念張震叔叔
□袁振威

2006年10日14日袁振威在杭州看望張震時合影
這一刻,時光之河停滯在2015年9月3日——
這一天,我是幸福的:作為首批著名抗日英烈后代,我參加了“紀念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大閱兵。當我們英烈后代的車隊經過天安門廣場時,面對天安門城樓,我舉手行了莊嚴的軍禮。
這一天,我又是悲痛的:下午17時,傳來了親愛的張震叔叔不幸辭世的噩耗!我頓時倍感悲痛,難過的淚水禁不住從我面頰上滾落。歲月無情,我又失去了一個最親的人……
在我人生之初的17年里,就經歷了兩次與親人的生離死別:1939年5月,我出生在安徽省涇縣新四軍軍部,8個月時就被送回湖南老家由祖母撫養。一年后,父親袁國平在皖南事變中犧牲——我的出生之日實際上就是我們父子生離死別之時,給予了我生命的父親沒有在我的腦海里留下任何印象;7年后的1946年,我回到了母親邱一涵身邊。然而,全身心投入革命工作的媽媽永遠是那么忙碌,我們母子分多聚少。更讓我痛徹心扉的是,僅僅過了十年,1956年11月媽媽又因病離我而去!從那時起,是張叔叔和像他一樣的革命前輩,用深沉的父愛母愛,代替我的父母給了我無盡的關懷。
母親病逝時,我年僅17歲。媽媽下葬后沒幾天,張震叔叔和馬齡松阿姨把我接到他們家,把一張張震叔叔親自拍攝的馬阿姨和小陽兄妹在我母親墓前的合影照片送給我,并動情地說:“你媽媽走了,還有江叔叔,還有我們,以后有什么事就跟我們說。”因為母親生前任江蘇省委常委兼省委監委書記,她辭世后,省委常委會決定我由第一書記江渭清同志帶養。馬阿姨則滿含熱淚指著照片上小陽等諸位弟妹對我說:“他們就是你的弟弟妹妹!”我禁不住放聲痛哭,馬阿姨緊緊地把我摟在懷里……媽媽去世三周后,南京軍區和江蘇省委根據媽媽的遺愿,將她與父親袁國平合墓。而這張照片就成了世上我母親獨立墓碑的唯一留影,也是我們兩家、兩代人情誼最珍貴的見證。
張震叔叔是我父親袁國平和母親邱一涵的親密戰友,他和我母親還都是湖南省平江縣人。遠在1930年紅5軍打下長沙時,剛剛參加紅軍的張叔叔就參加了這一著名戰役。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唯一攻占過的省城——長沙城頭,就留有張震叔叔清晰而堅定的腳印。那時,他就知曉袁國平是口才出眾、才華橫溢的儒將。其后,紅軍入閩作戰、五次反“圍剿”、萬里長征,他們一直戰斗在一起。在湘江戰役中,在掩護軍委縱隊和兄弟部隊渡江時,袁國平親臨前線指揮,率前衛團即紅10團搶渡湘江,阻擊追兵。這一仗打得非常慘烈。特別是在11月30日這一天,團長沈述清壯烈犧牲,紅4師參謀長杜中美接任團長后又光榮殉職,父親即令政委楊勇迅速接替指揮守住了陣地。紅10團一直堅持到完成任務才奉命撤離。此役,張震叔叔率領3營艱苦奮戰,前仆后繼,視死如歸,表現極為突出,對戰斗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給袁國平留下了深刻印象。長征途中,張震叔叔有時遇見我母親邱一涵,盡管關山重重,艱難險阻,斷炊斷糧,野菜充饑,他們總是相互關心、相互鼓勵,抱著一個堅定的信仰往前走。
他們在艱苦卓絕的戰爭年代結成的革命友誼,始終不渝,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越加深厚。新中國成立以后,母親又有緣和張震叔叔同在南京工作,后來還住在同一條路上,隔得很近,接觸就更多。父輩們的友誼也延伸到我們兩個家庭。小時候我母親曾告訴我,張叔叔是和父親在長征中一起搶渡湘江的英雄。長大了我才知道張叔叔的更多功績,特別是張叔叔協助粟裕叔叔指揮淮海戰役,打敗了國民黨的80萬大軍,令我崇敬。張震叔叔和馬齡松阿姨常來看望媽媽,我媽媽也經常去他家與他們長談。我那時還小,不太懂事,但是我知道張叔叔是我媽媽最信賴、能夠傾吐心聲的知己。因此,張叔叔和馬阿姨把她當作自己的大姐,家里的孩子也一直稱呼我母親為“姑媽”,自然我也就成為小陽兄妹中的大哥。
此后,張叔叔馬阿姨就把對我父母的懷念之情都傾注在對我的關愛上。他們不僅在生活上關心我,更是用我父母的優秀品質和事跡教育我,為我指點成長的方向,鋪設成長的道路。1961年7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即哈軍工)因快速發展國防科技事業的需要從各大院校擴大招生,我正在南京工學院(今東南大學)讀書。張叔叔對我說,你父母親當了一輩子兵,你也應該去當兵。他還說,我們的武器裝備還很落后,你要好好學習,為改變這個面貌做出努力。經他推薦,我被保送哈軍工海軍工程系,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員,不僅實現了我父親“兒子長大要當兵”的遺愿,而且使我從一個普通的青年學生變為革命軍人,實現了我人生道路上一大轉變。1985年,正當我在海軍駐船舶公司第724所軍事代表室任總代表時,又是張震叔叔推薦讓我到國防大學學習。畢業后,我被分配到海軍指揮學院任教,從一個普通的技術管理干部轉換為軍事學教授,實現了我人生道路上的又一次轉變。當聽說我工作中取得成績,獲得國家級、軍隊級的獎勵時,他高興地對我說,這些都是你父母親所期望的,他們在天上看著你會笑的。他還對我說:“你所從事的作戰指揮的研究很重要,現代戰爭打的就是指揮戰、信息戰,你還要培養接班人,一定要把作戰指揮學科建設好。”
2006年5月26日是父親袁國平百年誕辰,經中央領導批準拍攝了人物傳記片《父親·將軍》。張震叔叔說:“這個片子拍得很好,真實感人,使我看到了我所認識的袁國平、我所敬佩的袁國平。其實你母親心里是很苦的,這些年過得非常不容易。袁主任蒙冤受屈,他的英雄業績被埋沒,他的革命歷史受到不公正的對待,這對你媽媽是最沉重的打擊,是她最大的遺憾!”其實這也是一直留在張叔叔心中的遺憾。當他聽我說遲浩田同志代表軍委批準為袁國平寫傳時,他非常高興地說:“組織上是應該給他一個客觀公正的結論了!”他當場答應為《袁國平傳》作序。他還在《解放軍報》上發表《追憶袁國平同志》的文章,對袁國平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
張震叔叔情重如山,特別是對與他同生死共患難的戰友更是一刻不曾忘記。1994年9月,他特地到湘江界首祭奠犧牲的烈士。他說:“他們中間,有我的老上級、好戰友,他們的熱血染紅了湘江,我深深為之痛惜,時常念及他們。”1999年5月,他在安徽宿縣盛圩子憑吊當年在抗戰中掩護他們突圍而英勇犧牲的戰友時,在一座座黃土堆成的烈士墓前深深鞠躬。他還與馬阿姨臨時湊了4000元錢,委托地方政府為烈士立碑。在濟南、淮海、渡江、上海諸戰役中犧牲的烈士墓前,都留有他對戰友深深懷念的身影。
張震叔叔始終以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干工作,他認為“這才能無愧于先烈”。他64歲時,還親自率領工作組去“青藏萬里行”,在高原行走考查68天。這位壯心不已老兵寫下了大氣軒昂的詩句:“年逾花甲子,驅車上高原。呼吸頻頻喘,行路步步艱。欲效千里驥,莫笑學少年。須鬢如霜白,長征繼向前。奉勸后來者,惜陰莫等閑。”
他還把對烈士的懷念之情寄托在對他們遺孤的關愛上,把他們看成自己的孩子,給他們無微不至的關心、照顧,有的甚至成為他們家的一員。除我之外還有彭雪楓烈士的兒子彭小楓、張志遠烈士兒子張國瀛、羅會廉烈士的兒子羅承廉等。張震叔叔在我心中不僅是一個叱咤風云的英雄,也是一個情真意切的慈父。
2006年10月15日清晨,張震叔叔把我叫到他身邊,深情地說:“我今年已經93歲了,自然規律是不可抗拒的。我們的事業不是一兩代人就能完成的,你還要教育好下一代。你父母親的優秀品質和革命前輩的光榮傳統、犧牲一切為革命的奉獻精神,特別是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不僅是取勝未來戰爭的有力武器,也是凈化人們靈魂、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的重要法寶,要告訴孩子、告訴你的學生、告訴年輕人,要代代相傳。”張震叔叔的教誨是革命前輩對我們的殷切期望,我將永遠牢牢銘記在心。
親愛的張震叔叔,您已經離開我們一年多了!您那高大的形象、慈父般的笑容依然歷歷在目;要我像我父母親那樣做人,“要無愧于先烈、無愧于歷史”的教導依然在我耳邊回響,始終是我前進的方向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