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婚姻殺手不是小三

1
幾個月前,我無意中看到一集真人秀的廚藝比賽。有一個女選手,三十幾歲,講了自己的人生:她曾經有一個非常愛她的老公,經濟條件也很好,生了孩子之后,就辭職在家。
她從小就愛做飯,孩子大一點之后,她開始學廚。為了可以練習廚藝,她去飯店打工,回到家總是深夜,累得連話都講不出。
家人不支持她學廚,認為在瞎折騰。老公跟她離了婚,兒子判給了老公,她一無所有,只能用盡全力。后來她終于成功了。
她說得很慢,盡量平靜,可是淚水盈盈。兩個女評委眼睛也亮亮的,場上氣氛一下子沉寂下來。當時有個男評委提問:“為什么沒有爭取兒子的撫養權?”
女選手說:“因為老公的經濟條件比我好,兒子跟著他會有更好的人生。而我沒有經濟能力和時間……”說到這里她明顯的哽咽,停了一會兒繼續說:“我非常想念兒子,常常夢見了就半夜哭醒……”
感情牌打得好,雖然她做的那碗面,反映不是特別好,但是還得以晉級。評委們把一個90后的小鮮肉淘汰掉了,理由是,“你還年輕”。
面對我看到的橋段,我想說:“對不起,我既不感動,更沒有同情。”我相信她撕心裂肺的痛是真實的,可是為什么要拿著家人的痛苦,讓別人同情自己,獲取晉級的權利?
每個人都有追求自己夢想的權利,可并不是因為一個人做出了追夢的選擇,愛人、孩子、全家就都要改變人生軌跡支持你。
結婚之后,每一次選擇其實都是在取舍,有得到必定有失去。結婚是兩個人的事情,婚姻是一家人的事情。支持、讓步、妥協還是放棄?這就是擔當的意義。
2
在我們的社會中,“舍家忘我”是一種被極端歌頌的美德。每次,無論是先進人物事跡講座,還是成功人士追憶往昔,不一樣的場景,但是一樣的內容和精神就是:要舍家舍業地忘我獻身。
把自己養大的老人去世;老婆生孩子;孩子入學、畢業、去醫院、考大學;更別說逢年過節,全家團聚,那個值得“歌頌”的人,都可以正大光明地缺席所有的家庭場合。
當然,為了避免非議,話要迂回著說。捧著心,皺著眉毛,痛心疾首:“沒能花更多的時間和家人聚在一起,是我一生中最遺憾和內疚的事。”
下面群眾抹著眼淚,吐著瓜子,一片嘩然:舍生取義,終成大業。既做家屬,得了名,有了利,就要懂得犧牲,全力支持。這點道理都不懂,有什么資格做家屬?
可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和絕大多數的婚姻中,戀愛的時候都用心表現著最美好的樣子,誰能知道,我們會嫁得一匹黑馬還是一頭跛驢?
我有一次坐飛機,一個人帶著兩個娃,發登機牌的小伙子一時心善,就把我們放在第一排。我們上去的時候,已經有一個很斯文的男人坐在靠走道的位置上了。
剛坐下,思迪說:“媽媽,我渴了。”整個飛機上的旅客和空姐們忙成一團。我讓思迪等一會兒。這時候旁邊的男士拿了一小瓶沒有開的礦泉水遞過來說:“空姐剛發的,還沒有開過,給孩子喝吧。”
他是公務艙的票,但是我們的飛機太小,沒有公務艙,所以他坐在第一排。我們聊了起來。人海茫茫,面對完全沒有交集的陌生人,我們更容易吐露心聲,反正后會無期。
他在銀行工作。領導挺賞識他,幾年前,給他換了一個肥缺。錢很多,但是永遠都在飛。他有一個一歲多的兒子,完全不認識他。樓下看門的保安,孩子還會給個微笑,而他一靠前,孩子就放聲大嚎。
他和太太是大學同學,太太原來也在銀行工作。因為他永遠不著家,生了孩子之后,太太就沒再去上班。
開始的時候,他拿錢回家,太太還很高興。可是現在太太的意見越來越大,家變得越來越冷。連一向無條件支持他的老媽都旁敲側擊地說,下次老爸住院時,作為兒子能不能去醫院看看,哪怕就半天?
我一直是一個杞人憂天,物質至上的人。我說:“貧賤夫妻百事哀。現在你們至少還有錢,生活安逸,可以安心呀。”
他長嘆一聲:“錢算什么,買不回那些已經流走了的時間。我要是在窮困潦倒的時候,妻子離開了我,我還可以說,這世事炎涼,女人都貪。可是現在,雖然我不是大富大貴,但是我們也不缺錢。如果妻子離開了我,我守著那些錢做什么呢?我這個人天生命賤,沒有什么花錢的愛好。就愛吃口兒手搟面。”
臨下飛機的時候他說:“我已經想好了,做完今年,我就申請調職。我要讓兒子騎在我的脖子上,送他去上幼兒園。”
其實婚姻最大的殺手,根本輪不到移情別戀。而是結了婚之后,兩個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3
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精力和熱情更是有限的。我們根本還沒愛上別人的時候,就已經被所謂的工作、事業、自我價值消耗得殫精竭慮。
更可怕的是,當我們從婚姻中游離出來,跟另外的人出軌,必然個個喊打,人人誅之。可是如果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和熱情去做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就可以光明正大、堂而皇之地要求伴侶支持自己。如果伴侶有異議,那就是他們不通情達理。
我曾經問過幾個人到中年的“成功”男人:“錢真的不夠嗎,為什么還這么不著家地拼命?”
為了保持自己多年的心血;為了挑戰自己的能力;為了造福跟了自己多年的下屬等,每個人的回答不一。有一個回答特別的悲哀:“要不我能做什么呢?我其實什么也不會,只會賺錢。”
我們生活在一個矛盾時代的激流漩渦里面。一方面,我們是最有家庭觀念的社會,哪怕窒息,也要拼命擠在一起,相親相愛,相殺相克,永不分離。另一方面,那些名,那些利,那些有的沒的狐朋狗友,漫天亂飛不著邊兒的微信消息,都是眼前需要處理的事務,唯一能等的就是家人。因為家是后盾,永遠在背后。反正看不見,所以從理論上說,永遠在那里。
黑和白僅僅是世界的兩個極端,其實整個世界都橫在黑白中間。每一次選擇必定有所放棄,重要的是,要找到那條可以左右平衡的線。為了平衡,要爭取也要放棄,陰陰陽陽,合起來才是一個整圓。
如果一定要選的話,我選家人,因為錢可以再賺,名可以再賺,但是生命不行,愛也不行,錯過了不能復返。
(摘自《大河報》)
生日禮物
女孩生日那天,男孩蒙住她的眼睛說:“寶貝跟我來。”輾轉半小時后,男孩說:“睜開眼吧。”女孩看著周圍陌生荒涼的一切,滿懷期待地問:“然后呢?”男孩沒有回答,拿出一部iPhone6遞給女孩。女孩激動地說:“愛死你了,這個禮物好棒耶!”男孩冷冷地說:“給你父母打個電話,就說你在我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