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蓉, 王 曦
(1.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血液科, 四川 成都 610031 2.四川省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血液科, 四川 綿陽 621700)
入院健康教育對降低白血病患者住院期間感染率的效用研究
孫 蓉1, 王 曦2
(1.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血液科, 四川 成都 610031 2.四川省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血液科, 四川 綿陽 621700)
目的:探討分析健康教育對于預防白血病患者入院期間發生感染的作用。方法:根據入院先后順序隨機選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的240例白血病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120例。給予常規護理的患者設為對照組,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入院系統的健康教育設為試驗組。比較兩組患者對預防感染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入院期間感染率發生情況。結果:試驗組患者對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得分為(88.3±3.5)分,對照組的得分為(65.3±4.7)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試驗組患者住院期間感染發生率為5.00%,低于對照組的12.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白血病患者進行入院系統的健康教育可提高對于預防感染知識的掌握水平,有效地降低感染發生率,從而提高病人的生存質量。
白血病; 健康教育; 感 染; 并發癥
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科對入院白血病患者開展健康教育以來,院內感染發生率的情況進行如下報道。
1.1臨床資料:病患資料來源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年齡≥18歲的240例白血病患者。白血病診斷標準參照張之南編著的2007年版《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1]。醫院感染診斷標準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制定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2001》。根據入院先后順序隨機抽取240例患者,并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120例。對照組男性64例,女性56例,年齡18~74歲,平均年齡43.2±7.6歲,患病時間3~7年,平均2.6±3.3年,其中具有大學及以上學歷50例,高中學歷38例,初中及以下學歷34例。試驗組男性59例,女性61例,年齡21~68歲,平均年齡41.5±6.6歲,患病時間4~9年,平均3.5±4.1年,具有大學及以上學歷56例,高中學歷40例,初中及以下學歷24例。對照組給予常規入院宣教和常規護理,試驗組在此基礎上給予針對白血病的入院系統健康教育。患者分組后在性別、年齡、患病時間、受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患者入院后,給予常規入院宣教和常規護理。試驗組在常規護理及臨床治療措施的基礎上開展強化的針對白血病的入院健康教育。將健康教育的宣教內容打印成冊,在患者入院當日由護士對患者以及患者家屬進行口頭宣教之后發放到患者手中,并在每日例行的早晚查房中對患者強調健康教育的自我閱讀學習。其宣教內容主要包括:①疾病知識的宣教:向患者介紹白血病的基本常識,告知該疾病的可治療性,鼓勵配合醫生治療,延長壽命,預防并發癥,提高生存質量[2]。②預防感染指導:保持居室清潔,溫度適宜,勤通風;住院期間病房每日使用醫用空氣消毒劑消毒2次,每次1h;減少陪護和探視人員的數量,避免接觸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如需外出時戴口罩,盡量避免去人員密集場所;勤洗手,病房門口配置手消毒凝膠(2型)家屬進出病房戴口罩并與手消毒,告知患者避免用手指挖口、鼻;口腔和外陰是白血病患者感染的高發部位[3],為此在宣教中格外強調加強口腔、外陰部位的護理,保持口腔清潔,軟毛牙刷刷牙,早晚各一次,飯后復方氯已定含漱液漱口;分餐進食,餐前洗手,碗筷獨立消毒,建立良好的膳食習慣,均衡飲食的同時盡可能選擇清淡、易消化、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以免損傷消化道粘膜引起出血和感染;個人衛生管理,勤洗澡,內衣寬松舒適,必要時每日更換消毒衣褲,保持大便通暢以及會陰部清潔,便后溫水清洗會陰部,認真洗手。每晚睡前溫水清洗會陰部后用5%聚維酮碘擦拭。多飲水,尤其是化療期間,每日保證飲水量不少于1500mL,以預防泌尿系統感染、出血性膀胱炎等疾病的發生;③出院指導:根據患者的病情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活動,注意勞逸結合,避免勞累。關注天氣變化,做好防寒保暖,防止受涼感染。按時用藥,定期隨訪,及時掌握病情變化。
1.3觀察指標:①評估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設計健康調查問卷,問卷內容為50小項,每項分值為2分,調查主要內容來自于患者入院時發放的健康教育手冊。目的在于了解患者對疾病常識了解情況、對預防感染注意事項的掌握程度,調查患者的飲食習慣、自我護理能力以及在并發癥防治的能力。②統計醫院感染發生率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制定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2001》[4],并對病人住院期間的感染率進行統計。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0.0軟件(IBM公司)進行數據的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間計量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對健康知識掌握情況的比較:試驗組患者對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得分為(88.3±3.5)分,優于對照組的(65.3±4.7)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醫院感染的發生情況:試驗組患者住院期間感染發生率為5.0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2.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227,P<0.05)

表2 對照組和試驗組患者住院期間醫院感染發生率的比較
白血病的感染途徑有內源性也有外源性,但是內源性感染所占比率居多。醫護、患者及其家屬聯合起來采取綜合性的、多層次的預防措施,才能有效地預防發生,將感染率降到最低。在化療的過程中,醫護工作者不但要加強針對患者疾病本身的基礎支持治療,以提高患者抗感染能力,也要重視并開展正規的、系統的健康教育,督促病人采納有利于疾病康復的行為和生活方式,重視個人日常衛生的管理,預防呼吸道、消化道感染,關注口腔、肛周及皮膚護理預防感染的護理,做好保護性隔離,防止外源性感染。因此,在護理工作中為預防院內感染,我們需要切實地強化健康教育的意識,并且加強培訓相關護理人員,以便更加專業、有效地執行宣教工作。循證醫學是總結前人醫學知識的一門科學,我們在循證醫學中總結出的白血病患者感染易發的原因和特點是科學且可靠的。將這些知識總結成健康教育的內容,對患者以及家屬進行培訓及考核,不但有利于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也有利于加強醫、護、患對醫院感染管理的理解和認識,更有利于加強患者及家屬對感染管理的依從性,提高了患者自我管理的積極性和有效性。從而預防疾病,降低感染率,提高白血病病人的生存質量。
[1] 張之南,沈悌.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M].第3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214.
[2] 姚芳.白血病患者心理干預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08,17(6):866~867.
[3] 邵琰,周蘭月,周芳.綜合護理干預對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炎影響的研究[J].中國醫學裝備,2014(12): 139~141.
[4]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J].中華醫學雜志,2001,18(5):314~315.
1006-6233(2016)11-1896-03
A 【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6.11.061
四川省綿陽市衛生局2014年科研課題,(編號:MY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