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秋玥
中學生語文有三怕,作文、古文、周樹人。我向來是對魯迅先生帶有敬畏之心的,不是因為課本中晦澀難懂的文字、考試中變幻莫測的題目,而是因為先生文筆的尖銳和思考的深度。讀別人的文章,我常會感同身受,反思自己為何無法這樣表達出來;而讀先生的作品,我卻會想:為何我沒有想到這一點呢?說來也慚愧,除了課本上的《朝花夕拾》和《吶喊》,我再沒有讀過先生的其他文章。但有些東西,是超越時間與空間,烙印一般,永不磨滅的??赡芫褪沁@些東西,使我心中的某處被突然喚起,想提筆寫下點兒什么。自知是不成熟而片面的理解,詮才末學,有感而發而已。
初次接觸先生的文章,大概是小學課本中的《少年閏土》。猶記得閏土向“我”傳授捕鳥的秘訣,“我們沙地上,下了雪,我掃出一塊空地來,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鳥雀來吃時,我遠遠地將縛在棒上的繩子只一拉,那鳥雀就罩在竹匾下了”。當時的我看完這段文字,還真的找來了竹筐和木棒,放上芝麻,守了許久,只是沒見到半只鳥影罷了。現在想想,可能是先生的文字帶著與生俱來的吸引力,讓我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而幾年后,當我完整讀完《故鄉》時,才真正體味到先生內心的悲涼。當“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時,當“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時,當“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時,當他歡喜而又凄涼地分明叫出“老爺”時,我才明白,“我”腦里閃出的那幅神異的圖畫,終究只能是一幅圖畫了。在社會壓力下形成的封建禮法扭曲了人性,而先生通過描寫兒時玩伴的改變,讓讀者著實感受到那個時代的辛酸與無奈。
再次拜讀魯迅應該已經到了初中。百草園中“確鑿只有一些野草”在先生筆下成為有著無限趣味的樂園,三味書屋里樸真的私塾老師,還有美女蛇、何首烏,冬天捕鳥的“我”、上課作畫的“我”……一切的一切,都與我們那么相似,那么生機勃勃。許多人看慣了先生對封建制度的批判,認為他勾勒的三味書屋是一個封建的囚牢,禁錮兒童身心的場所,我卻不這樣認為。三味書屋的確是“全城中稱為最嚴厲的書塾”。而所謂“三味”,實是經、史、子三類書籍,“三味書屋”這一名稱就鮮明地表現了這所私塾的辦學宗旨和教育內容。在文章中,先生也著實描寫了三味書屋里的陳腐味。每天上課前,必先“對著那匾和鹿行禮,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而上課內容,也只有千篇一律的“我就只讀書,正午習字,晚上對課”。私塾先生有一條戒尺,也有罰跪的規則。這些事情都告訴讀者,這私塾是名副其實的“全城中稱為最嚴厲的書塾”,有著許多封建規矩,限制著孩童的自由,不再是百草園那樣的樂園。但僅僅因為這些理由就斷定先生的想法,未免有些太過武斷了。品讀這部作品,任誰都會真切地感受到親切的氣氛流淌其中。先生筆下充滿活力的孩童,是枯燥的學習生活中的一抹亮色。塾中園里折蠟梅花的身影,課上張開喉嚨人聲鼎沸的讀書聲,還有老師讀書入神時偷偷作畫的樂趣,這些充滿童趣的故事,是封建制度無法壓抑的,是孩子的天性和本能。就算是最黑暗的年代,每個人也都會有美好的經歷,而對于先生來說,大概就是他的童年生活?!冻ㄏκ啊肥俏易钕矚g的先生的作品,除去生動活潑的描寫,隨處可見的美感,還有絕望中的那抹微光。孩子永遠是純潔的,充滿希望的。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所以當先生在《狂人日記》中發出“救救孩子”的吶喊時,才那么震懾人心。
上高中后,先生更多地成為一種符號。大家漸漸變得麻木,聽到“魯迅”二字想到的只有“本名周樹人,字豫才,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關于他的作品,也有評論為“晦澀的文字和永無止境的諷刺”。可能是因為課本中先生文章的頻繁出現,反而讓我們不再認真品讀其中的妙處。作為孩子,我們好像漸漸失去了寶貴的好奇心與童心。先生在百年前發出的“救救孩子”的吶喊,現在仍然值得我們深思。而先生所描寫的那些人物,也只是變了個模樣,繼續活在當今社會里。想到這里,一股無力感涌上心頭。民族的劣根性,到底何時才能改變,抑或根本不能改變。但至少,現在的中國,已經比先生在世時好了太多,我們已經看到了先生所說的他們從未經生活過的新的生活。我有些慚愧,因為自己不是有勇氣為大義犧牲自我的人,充其量寫篇文章抒發一下自己的感情。但看到先生的一句話后,又有些明朗?!拔颐靠催\動會時,常常這樣想: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的競技者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梁?!彪m做不了競技者,但至少能做一名肅然的看客,不再笑對他人看似無用的努力。最近正趕上里約奧運,面對錯失機會的運動員們,又有一些不肅然的看客發表很不友好的言論了。對此,用《華蓋集》中的一篇評價真是再適合不過了?!皯鹗繎鹚懒说臅r候,蒼蠅們所首先發見的是他的缺點和傷痕,嘬著,營營地叫著,以為得意,以為比死了的戰士更英雄。但是戰士已經戰死了,不再來揮去他們。于是乎蒼蠅們即更其營營地叫,自以為倒是不朽的聲音,因為它們的完全,遠在戰士之上。的確的,誰也沒有發見過蒼蠅們的缺點和創傷。然而,有缺點的戰士終竟是戰士,完美的蒼蠅也終竟不過是蒼蠅。”對于這樣大快人心的批判,我對先生的敬佩只得再加一層。愿社會上多一些戰士,少一些蒼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