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秋霞
摘要:少數民族預科生的英語語音基礎薄弱,本文試圖在分析少數民族預科生的英語語音現狀的基礎上,探討開設少數民族預科英語語音課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建設英語語音課程的具體方案。
關鍵詞:少數民族預科生;英語語音;交際
一、引言
少數民族預科是少數民族預科生從高中到大學的過渡階段,少數民族的預科英語教學同樣如此。筆者從事少數民族預科英語教學多年,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少數民族預科生的英語基礎普遍薄弱,尤其是英語語音基礎。目前國內研究者對非英語專業(yè)大學英語語音課堂建設的研究為數不多,對少數民族預科英語語音課程建設的研究更加少。
二、少數民族預科英語語音課程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少數民族預科生英語語音現狀。Gimson(1980)曾指出:學好一門語言,一個人只要學會它的50%—90%的語法,10%的詞匯就夠了,但語音必須幾乎100%的掌握。英語語音是英語口語的基礎,一個語音不好的英語學習者,口語必然不好。少數民族預科生英語語音現狀令人擔憂,筆者所教授的少數民族預科生英語語音基礎薄弱,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沒有系統(tǒng)地學習過國際音標,很多同學連基本的元音都不會讀。第二,根據給出的音標不能準確地拼讀單詞,對單詞重音把握不準。第三,對句子重音把握不準,句子的停頓不準確,讀句子無節(jié)奏感。總之,少數民族預科生的英語語音狀況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他們的口語交際,同時也影響了他們其他方面的英語學習。羅義榮(2014)曾經提到,我國民族地區(qū)的英語教學現狀更加復雜,任務更加艱巨,而研究者對民族地區(qū)和民族院校的語音習得和教學研究相當匱乏,對民族院校或民族地區(qū)如何有效開展語音教學尚處于探討階段。
交際語言教學的理論依據。許魯之(2004)提到,語言學家發(fā)現在語言交際中,完美的單詞發(fā)音遠不如語句重音、節(jié)奏和語調等超切分音位來得重要,語音教學的重點也就從音素和單詞的發(fā)音轉到連續(xù)、同位、縮音、省音、語句重音、節(jié)奏和語調等方面。同時很多學者提到,對發(fā)音規(guī)則的解釋和分析應盡可能簡短,要盡早地把語音教學和交際互動的學習活動和語言功能結合起來。另外,語音的學習與外語詞匯的習得有很大的相關性,正確的發(fā)音可以幫助學生英語詞匯的習得,反之則會影響學生的詞匯習得(肖旭月,2001)。因此對少數民族預科生進行英語語音培訓顯得尤為必要。何毅(2015)指出,大學預科英語語音教學的目的并不是通過語音培訓使學生的語音和“英語母語者”一樣流利準確,而是通過培訓使學生能運用外語自如地交流。
(二)可行性。第一,從事少數民族預科英語教育的一線教師基本是英語專業(yè)出身,有良好的英語語音基礎,其中不少教師的語音基礎非常好,因此開設少數民族預科英語語音課的師資力量是具備的。第二,少數民族預科生的預科教育一般為一到兩年,在此期間,少數民族預科生有足夠的時間接受語音培訓。第三,英語語音系統(tǒng)并不復雜,只要具備前兩個條件,相信一定會有很好的預期效果。
三、少數民族預科英語語音課程建設
(一)課程目標
少數民族預科英語語音課程的開設是為對少數民族預科生的英語語音進行系統(tǒng)的培訓。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1)通過對少數民族預科生進行系統(tǒng)英語語音教學的培訓,使其掌握標準的英語發(fā)音、節(jié)奏規(guī)律和語調,達到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目的。2)英語語音教學可以有助于預科生發(fā)現音標與字母組合的對應規(guī)律,幫助學生學習詞匯。3)通過對預科學生進行英語語音語調的聽辨訓練,打破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存在的聽力瓶頸,為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課程內容
在已有的少數民族預科英語教學的現有基礎上專門增設《英語語音》課程,系統(tǒng)完整地講授英語語音知識與技能。何毅(2015)總結了英語語音課程學習的六大內容:
1)訓練英語的輔音、元音、輔音叢的發(fā)音。主要介紹英語音素與輔音叢的正確發(fā)音方法,進行辨音能力、模仿能力綜合訓練。
2)英語字母及字母組合的發(fā)音規(guī)則。主要介紹元音字母、輔音字母、“元音字母 + 輔音字母”的發(fā)音規(guī)則。
3)英語音節(jié)、重音和節(jié)奏規(guī)律。主要介紹英語的單詞重音及語句重音基本規(guī)律、表現形式及表意功能,英語語流的節(jié)奏規(guī)律、基本特征,進行辨音能力、模仿能力綜合訓練。
4)英語的語流音變。主要介紹連讀、同化、異化、失去爆破、弱讀等英語語流的基本規(guī)則,進行辨音能力、模仿能力綜合訓練。
5)英語的語調。主要介紹降調、升調、降升調的使用情況與功能,英語所特有的語音語調的結構、功能及其在交際中的運用基本要素。
6)連續(xù)話語的連貫朗讀訓練。檢測實際使用能力的訓練,即以完成某項任務為手段的交際練習。口語練習先以模仿為主:簡單的模仿進而轉入較為復雜的、將訓練項目置于自然語音環(huán)境中的模仿。口語練習既有單獨摸索型的練習,如模仿和朗讀;也有小組練習,學生或分組或一對一進行練習;還有要求學生進行真實的體驗,如使用所學的知識進行交際并聽取實際的反饋信息。
(三)教學評估和語音教學實驗研究
羅義榮(2014)提出了教學評估的形式和方法,他在文章中指出教學評估應采用語言實驗室教學環(huán)境下的考核體系,包括學前、學中和學后測試,具體做法是教學初期進行語音摸底測試;教學過程中進行課堂考核,包括隨堂進行的錄音和課后的自測錄音;教學期末課程考核,采取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
四、結語
總之,英語語音課程的開設是少數民族預科英語教學改革的必然環(huán)節(jié)。少數民族預科生通過接受英語語音教學的培訓,可以掌握正確標準的英語發(fā)音、節(jié)奏規(guī)律和語調,可以改變他們的英語語音面貌,增強他們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同時也可以促進他們英語口語、詞匯的學習,從而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能力和水平。
參考文獻:
[1]Gimson,A.C.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of English [M].London:Edward Arnold,1980.
[2]何毅.大學預科英語語音課程建設研究[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5(1).
[3]羅義榮.民族院校大學英語語音課程建設初探[J].雞山大學學報,2014(6).
[4]肖旭月.語音表征在取詞拼寫過程中的作用——中國學生英語拼寫錯誤的心理語言學分析[J].外語教學和研究,2001(6):422-429.
[5]許魯之.英語超切分音位及其語用功能[J].國外外語學習,2004(2).
[6]張靜.大學英語語音教學方法新探[J].山東外語教學,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