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婧
近幾年來一直擔任藥學專業分析化學的教學,并設計建設了分析化學實驗室,組織了學生分析化學實驗。現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如何組織分析化學實驗課的教學。
1、分析學生實驗的基本情況
中的玻璃儀器(如燒杯、量筒、試管、滴定管等)損壞。
(2)實驗預習不充分。有的學生實驗前根本就不看書,對所需實驗儀器、藥品及操作步驟不熟悉,原理不清楚,實驗時邊看書邊操作,照方抓藥。
(3)化學試劑浪費現象嚴重。老師每次實驗前都會要求學生節約使用試劑,減少浪費,但是學生對試劑的使用上沒有準確用量的概念,總是貪多。那種“以量取性”進行操作的情況特別突出,導致試劑用量嚴重超出使用的計劃;對蒸餾水的使用浪費現象更為嚴重,亂用、亂洗刷儀器,有的不該使用蒸餾水的也用,完全把蒸餾水當作自來水使用。
(4)害怕心理。實驗中大部分學生怕酸、堿濺到衣服或皮膚上、怕異味、怕試劑有毒而縮手縮腳不敢操作。
(5)學生對實驗現象細心的觀察意識。實驗過程中只注意明顯的實驗現象,忽略實驗現象中的一些細微變化;只注意實驗的最終現象而不注意實驗過程中的現象變化(如滴定分析滴定過程中試劑對指示劑顏色的改變,特別是在達到滴定終點時指示劑顏色的突變,以此來判斷滴定終點),造成滴定過量,導致誤差。
(6)學生實驗后不注意散后整理工作。實驗結束后學生對所使用過的儀器不進行洗滌,試劑隨處亂放,扔的垃圾也不進行清掃,給實驗老師和實驗員帶來過多的工作量。
2、合理組織學生實驗課的教學
通過對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常出現的上述現狀,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及實驗室現有的條件,并根據藥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對分析化學實驗課的教學做了以下的組織:
2.1加強分析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訓練
分析化學實驗本身具有很強的技藝性,沒有長時間反復認真嚴格地訓練,是達不到要求的。不少實驗技能更要學生在反復的實踐和多次的成敗中,才能真正掌握并達到熟練操作的程度。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想使學生在動手能力上學到硬功夫,就必須通過實際操作去練習。
以下是學生在實驗中應加強的訓練:鐵架臺、鐵環、鐵夾的使用;分析天平的使用和保養;酒精燈的使用;吸管、移液管、量筒(量杯)、容量瓶、滴定管的使用;液體物質的量取;固體物質的稱量。
2.2提前做好實驗的準備工作
實驗的準備工作是學生能否正常有序地做實驗和實驗是否成功的關鍵。
實驗前應做好以下準備工作:
(1)教師應提前把實驗項目報給實驗員并協同實驗員做好準備工作。
(2)根據學生數量,把實驗所用儀器、試劑分門別類擺在實驗臺上,并檢查電源、水源、插座等是否正常。
(3)對儀器分析中要用到的儀器(如分析天平、色譜儀、電導儀等)進行靈敏度測定,檢查儀器是否能正常工作,以免影響實驗的進行。
(4)實驗前任課教師還應配合實驗員把實驗項目從頭到尾操作一遍,掌握實驗中的要點,以減少差錯,以便提高學生實驗的準確度和成功率。
2.3加強學生實驗前的預習指導,做到實驗有序
(1)實驗前的預習。首先讓學生提前預習,理解實驗目的、原理,掌握操作步驟以及熟悉實驗中應注意的有關事項,這樣才能讓學生明確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
(2)實驗安排有序。教師對實驗目的設計要創設問題情境,啟發學生思維,探究、驗證知識,掌握分析方法,加深學生對科學知識技能的理解。
(3)觀察實驗要有序。觀察實驗現象是分析化學實驗教學的基本環節之一。在實驗過程中,堅持觀察的有序性,使學生獲得詳盡、準確的實驗事實,為分析實驗提供全面準確的依據。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要使學生有序的觀察好實驗。首先要求學生對實驗步驟、所用儀器、藥品等每一步的操作都要全面掌握;其次,要明確各類實驗的觀察內容和觀察方法。觀察內容主要包括試劑、實驗裝置、操作步驟、反應現象四個方面,當然,在這幾個方面中不同的實驗具體內容的側重或有所不同。
2.4要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實驗條件,保證實驗的開出率
職業學校應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技能練習,因為這是關系到學生畢業后能否到生產第一線,能否達到技術人員業務水平的關鍵。
3.結論
分析化學實驗課的教學比理論課的教學要困難的多,它既有教學內容,又有實驗組織的內容,更有繁重的雜活,但它畢竟是藥學專業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能力培養和技能訓練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理應責無旁貸地認真做好。